浩然早期通讯之《必须清算这种“捞一把”思想》(节选)
(2014-09-03 09:13:58)
标签:
浩然早期通讯必须清算捞一把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早期通讯之《必须清算这种“捞一把”思想》
(节选)
凉水河的工程,工期短促,预计四月初开工,六月底完工,大部是些土方工程。这个工程完成后,可有效地排泄首都的污水,并可减免凉水河两岸二十五万亩土地的沥涝灾害。全部工程设计预算都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拟定的规划,全部工程预算确定六百三十万元的控制数字,具体细目委托省水利厅负责编造,省水利厅又把这项工作责成通县专区水利局作。通县专区水利局接受这项任务后,应该是兢兢业业努力做好,可是,恰恰相反,该局竟在编造工程设计预算细目工作中,错误地想从中“捞一把”,给国家资产造成不应有的浪费。
该局编造这个工程设计预算细目时,中共通县地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阎振峰同志,曾对该局局长王策说过:“编造这个预算要掌握‘实事求是,注意节约’的原则”,并嘱咐王策和刘振声(该局副局长)要具体负责审查。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王策局长曾一再向实际作编造工程预算的干部们说明的是什么呢?他说:“凉水河的工程主要是土方,用钱最大的地方是土方和民工住的工棚,这两笔费用要打宽绰点;要购置一些工程用的机器,这从目前和长期着眼都很必要;如果钱还有余剩的话,可以再多打预备费。”据王策局长自己解释:“既然水利部给六百三十万元的控制数字,不超过这个数字就没有毛病,况且编造这个预算时间比较短,难免有不周到之处,可以避免把钱剩回去了,以后出了问题再闹追加预算可就自找麻烦了。再说多置买一些器械,日后水利局使用也方便。”这是“一文不剩”的原则,与“实事求是,注意节约”显然没有共同之点。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凉水河的工程设计预算发生严重的“宽打窄用”追求铺张浪费的现象,自然就不奇怪了。
由于该局存有这样的错误的指导思想,所以当这个工程设计预算细目初步编制出来还余剩将近五十万元的时候,副局长刘振声、工程科长高学辛和财务科长李振川,便大胆地从铺张浪费上想办法来达到“一文不剩”的目的了。他们不管是否必需和急需,一切要多、要好。比如原计划买国产水准仪十架,又增加进口货水准仪、经纬仪各两架;把一百多眼饮水及工程用水的土井改为打洋井下铁管;原计划买一架普通油印机,只用六十五元,又增加手摇油印机一架,造价一千二百六十五元;铺板由一百付增到一百五十付,刘振声副局长还不满足,主张再买所谓贵客“双人床”五张;原计划买木椅子七十二把,又增加软椅子三十八把;还要买电动计算机一个、收音机一个,可是工程处所在地张家湾是使不上电力的,他们并不考虑这一点;特别严重的是原计划租赁四部打椿机,后来听说可以买到柴油打椿机,可是柴油打椿机到了十月份才能交货,而工程六月底就可基本完成,也编造进去。当时作编造工作的技术员杨学慧曾提出了意见,财务科长李振川说:“局长要这么办你就这么编,你管这个干什么!”这样编造下来,最后还余剩下一万二千八百多元,李振川叫杨学慧又造成了一笔“不可预见费用”,彻底执行了王策局长的计划,六百三十万元一点没剩余,都找到了花项。
这个设计预算从三月七日开始到三月二十二日编造完成,水利局便派李振川带着这个预算去省水利厅请求审批。本来审批工程设计预算是个十分细致的工作,必须逐项认真审查。可是,水利厅有的干部也不是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个工程设计预算一份送到计划统计处,计划统计处的王建业处长没有好好审查,就批准了。一份送到财务处,财务处作初审工作的娄志华和审计组长丁南,没有详细审查。因为他们了解到计划统计处已经很快把工程设计预算批准了,便只把直接费用和开办费用项目中的柴油抽水机、打椿机、水泵、打字机等削减了六个,共削减下一万九千九百六十元,另外,把不可预见费一万二千八百多元,改成了预算上批准,但由厅控制。初审过去了,就交给了该处耿卓云副处长,耿卓云见初审娄志华和丁南都签了字,可能没啥问题,也便没看这个预算就签上了字。这几个关口闯了过去,最后经厅的负责人签了字,这个工程预算就被批准了。
…………
发表于1955年6月1日《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