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川:悄无声息的转载
(2014-07-03 09:42:42)
标签:
浩然梁秋川悄无声息转载文化 |
分类: 资料 |
悄无声息的转载
梁秋川
在网上查阅资料,非常偶然的发现2012年发表在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被一家省级杂志社转载了,而转载至今已过了半年有余,我竟毫不知情。
任何一个作者,只要他的文章不是抄袭来的,都希望能被广大读者喜欢、认可,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当然也希望被多多的转载。但是类似于这种悄无声息的转载,却是很难让作者从内心欢喜的,不仅转载前没有得到一点音讯,就是转载半年后的今日,若不是在网上偶然发现,恐怕今世也难以知晓。
任何一部作品,不论其长短,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即使转载前没有经过作者,事后寄一本样刊,也算是对作者劳动成果最起码的尊重。
怀着些许忿忿不平的心情,按照网上的电话号码给杂志社打了过去。接电话的同志态度很好,听完我的述说后答应询问一下编辑。几分钟后电话回了过来,告诉我因编辑当时不知道我的联系方式,所以没有寄样刊,并答应马上邮寄,稍后汇稿费。
严格说起来,找不到作者的通讯方式是不能成为理由的。我那篇文章描述的是家父浩然生前的几段往事,我是一个无名小卒,知道我的人少的不能再少了,但编辑能选中这篇文章,则说明他对家父是有所了解的,即便不知其生前曾在北京作协任职,在网上查一下也是毫不费力的,只要找到北京作协,再找到我的联系方式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了。
对于这种悄无声息的转载,我不是第一次遇到,但愿是最后一次。尽管对编辑的责任心抱有一定的遗憾,但还是衷心感谢他能看中拙作予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