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早期小品文之《白灰问题》
(2014-05-26 10:00:24)
标签:
浩然小品文白灰问题习作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早期小品文之
《白灰问题》
中共通县地委党校的同志们,因为就要建筑新校舍,都非常高兴,一有工夫,就跑到工地去看,见到工地上无故损失一点儿东西,他们都很心疼。通县专区建筑公司的某些领导干部却跟他们是两股劲儿。也许是因为他们经的多,见的广了,处处很不在乎。
七月初,建筑蓝图还没有从省里批好,他们就决定十二日开工,结果让党校干部把七十多亩地基上的庄稼都砍倒了(其中有一部分地麦秋后没让种),可是,直到九月十二日已经是大秋以后才动工。七十多亩地要损失多少粮食先不去算它;因备料无计划,买的木材不长就短,光檩子几百根,就大部分因为过长,都锯下去二尺多废料。这些也不去算它,单说那一百九十一吨白灰……。
白灰(每吨二十一万元)一车一车地拉到现场,堆了二亩地那么两大片,堆的又很矮(平地二尺高左右)。党校李科长见到这种情况,忙到公司材料科提意见,让他们缩小面积,往高里堆,这样雨季不容易淋透。材料科的干部满口应承了。过了两天,白灰却还是那样堆着。李科长又马上给建筑公司工程科打电话。工程科的刘科长说:“你们的意见很好,我们研究一下保管起来吧!”党校的干部接着又找过公司经理、工地负责人,建议他们把白灰保管好。
一次又一次提意见,每次都是“虚心接受”,可是一直到九月初,这两堆白灰仍然原封没动。
狂风卷走了白灰,暴雨冲跑了白灰,被雨淋湿了,又被太阳给晒干。两个多月来,这堆白灰已经失效了。
“盖房的泥浆不能使这些失效的白灰!”党校的干部提出了这个意见;为了这事,又不知跑了几趟公司,找经理,见科长,而得到的回答,仍和要求保管白灰时一样:“你们的意见很好……。”结果,盖房的泥浆使的仍是这些失效的白灰。
九月十五日晚上,党校常青校长找到公司经理刘建国,提出另换用新白灰的意见。
刘经理坐在床上为难地摇摇头,然后,像吃了苦瓜似的把嘴一咧说道:“还是使原来的白灰吧,不的话,那样就浪费了,这样……。”
“‘这样’什么?”常青校长打断他的话说道:“这样用失效的白灰盖房子,能使房子牢靠吗?白灰被雨淋的失效,你不管;将来房子坍不坍你不管,到底什么叫浪费呀?”
发表于1954年10月21日《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