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泥土巢
泥土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7,907
  • 关注人气:5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然与焦庄户

(2014-04-24 11:29:15)
标签:

浩然

梁秋川

萧永顺

焦庄户

文化

分类: 资料

浩然与焦庄户

 

梁秋川

 

在北京城东北60公里外的燕山余脉歪坨山下,有一个著名的村庄,那就是焦庄户。

焦庄户位于京郊顺义区东南接唐洞村,西北靠大北坞,因姓而得名。在战争年代,焦庄户人依靠地道同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而又艰苦卓绝的斗争,1948年11月10日被解放区冀东十四分区授予“人民第一堡垒”的光荣称号。焦庄户地道战遗址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名闻遐迩,与农民作家浩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54年6月1日,22岁的浩然从通县专区地委党校调到《河北日报》,成为驻通县记者站年轻的新闻记者。那时,顺义还是隶属于河北省通县专区的一个县,因而自然也就包含在浩然的工作范围之内。

1954年10月,浩然来到顺义县采访,当时县委办公室主任吴国柱接待了吴国柱听了浩然采访计划提供了两条线索一是离着箭杆河源头很近的荣各庄,那里有一位老劳模,把互助合作工作开展得很出色,全村百分之九十的农民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一是东北边紧靠大山的焦庄户村,村长萧永顺是打过仗、负过伤的复员军人,支书比赛似的带领山民们搞互助合作组织,这会儿正进行小社并大社的酝酿和磋商,并且干得有声有色。吴国柱最后告诉浩然,两个村都属于先进典型,都是县委领导抓发展互助合作的重点,但是焦庄户不如荣各庄有名气到哪儿去采访,由他自己决定。

如同天生缘分,听吴国柱主任的简要介绍,浩然立即就对焦庄户发生了兴趣,就对那复员的荣军产生了好奇心所以不假思索地选定了焦庄户作为这次采访的对象,而且吃过午饭就马上动身前往。

    焦庄户距离县城六十华里。这六十里路除了沙窝就是坡岗,加上老北风扬沙撒土,施加力又迷眼睛,路非常难走。有很多地段不能骑车,只能推着一步步地吃力地跋涉,累得浩然连呼哧带喘,汗水顺着两腮往下流,沿着脊梁背往裤腰里流,直到太阳大平西的时候,才艰难地赶到怀抱河水、背靠山峦的焦庄户。

那时的焦庄户饱经贫困折磨和战争蹂躏,呈现出一幅破旧、瘫痪、没有生气的景象。街上没有一道整齐的墙壁,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屋。石头院墙断的断,坍的坍。坯垒的住房,又低矮,又破烂。有几间古老的砖座瓦顶的屋子,跟一些孤零零地立着的房岔子掺在一起,更点缀出村庄的残败和苍凉。浩然在这样的情景中来到焦庄户,成为踏上这块英雄土地上的第一位新闻记者。

    在焦庄户采访的那些天里,浩然结识了萧永顺、焦克诚、韩伯忠等等众多的农民。采访之余,他们在一起商量土地入股,研究牲口作价,制定和修改各种条例。浩然为即将诞生的新农业社起了社名——“东方红”,执笔草拟了社章。在为一个共同目标操心费力工作过程中,浩然跟萧永顺和他的伙伴滋生了情义,建立了友谊。这年的冬季里,浩然往偏僻的焦庄户跑了三趟每趟都住在萧永顺家的土炕上。们彼此无保留地向对方开心灵的门扉,逐渐成为最贴心的朋友。

浩然一趟趟的往焦庄户跑,到了1955年冬,他深感焦庄户可歌颂可宣传的事迹太多,而自己力不从心,很难尽多尽快地写出来,便趴在萧永顺家的炕桌上,一连气写了13封求援信,分头寄往《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等报刊,呼吁他们派人来采写。许多报刊收到信立即给予积极的回应,派记者来到这个鲜为人知的山村。《解放军画报》发表的几版表扬荣复军人的图片,引起军界首长的注意,到焦庄户实地参观,并发现抗日战争的地道仍有许多完好无损地保持着原貌。自此,地道战遗址几经开发修整,对国内外人士开放,焦庄户的名字被传播开。

1956年9月,浩然从《河北日报》调到北京俄文《友好报》后,与焦庄户人的交往并没有中断,继续着密切的往来。

    1957年,浩然的一些稿件被《北京文艺》退回,编辑告诉他说,要敢于写暴露文学,这样文学之路才能走得长远……浩然冥思苦想,也没有写出一篇那样的文字。正在苦闷彷徨中,萧永顺来到北京开会。到家中做客的萧永顺了解到情况后,对浩然说:“萝卜青菜,各有一爱。你不用听他们那一套。他们不给你发表,我拿回去给社员念,我们喜欢这样的东西。话语不多,却是最有力量的鼓劲和启示,发挥出神奇般的作用

萧永顺告辞的当天晚上,浩然在日记上写下八个字:“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八个字成为一种信念,在以后的几十年间一直发挥着效力

浩然与焦庄户人不断往来,与那里的乡亲们保持着深厚的情谊,加深着相互的了解。

经历了“文*革”初期的暴风骤雨,浩然于1969年5月来到京郊房山县周口店公社新街大队下放劳动。一次,萧永顺到那里看望浩然,并带来一大包酱肉,两个人边吃边聊,十分畅快。1972年,浩然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金光大道》出版发行,请萧永顺在家里喝五粮液、吃肉丸饺子,以示庆贺。在吃饭的过程中,浩然才得知,当年的那包酱肉并不是牛肉,而是萧永顺夫妇为了给浩然补养一下身子,将自家养的狗打死,酱好了送去的。深知浩然不习惯吃乱七八糟东西的萧永顺,为了让浩然高兴,能多吃一些,就谎称为牛肉。

    从1978年开始,广东等地的几十家报刊陆续发表一些文章,对浩然及其作品进行了“批判”,使得浩然陷入了人生的低谷。萧永顺是第一个从偏远农村到家中看望浩然的农民他故意当着好多人的面就大义凛然地开导浩然:“没啥了不起,谁不知道你浩然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要有野心想当官,早爬上去了。说你犯了错误,我不敢打保票证明没有。说你反党,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安心整人。热爱党热爱不够呢凭啥反党呀!别泄气,你是从乡村来的,再回乡村去,从头开步,干出个实际样子,让党看看谁是真金、谁是粪土!”

当浩然能够再次下乡来到焦庄户时,萧永顺拿出最好吃的东西款待办喜事儿似浩然所喜欢的焦庄户和周围村的农民朋友都召集来,一同开怀畅饮。萧永顺的老伴儿很动情地对浩然说:“他们要是开除你了,你就到我这儿来;如今我家孩子大了,日子宽绰了,我能养活你写书!”

在近半个世纪的交往中,浩然总是尽其所能帮助焦庄户的乡亲们,而他也从中获得了许多素材,创作出大量文学作品,其中以萧永顺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就有《风雨》、《一匹瘦红马》、《从上边下来的人》、《老来红》、《一担水》等,以萧永顺为原型的长篇小说《艳阳天》更是家喻户晓,而八十年代的《能人楚世杰》和《赵百万的人生片段》等作品里,都或多或少有他的影子。

 

                                  2013.7.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