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早期特写之《“小银行”的女会计》(节选)
(2014-02-26 09:16:25)
标签:
浩然早期特写小银行女会计文化 |
分类: 著作 |
浩然早期特写之
《“小银行”的女会计》
昌平县苏家坨乡信用合作社办的可不错,老乡们都习惯地称它是“小银行”。“小银行”里有个女会计叫李素萍,老乡们说起来夸赞不绝,都说给乡里办了大事。
乡里需要咱当会计
李素萍个儿不高,身子骨可很结实,两条油黑的辫子挂在圆圆脸庞的两旁,看来挺精神。半年前,她还是个高小学生。临毕业时,她就打算好自己的前途了:继续上中学,中学毕业后到北京进医学院。当然啦——素萍自己想:只要努力学习,将来当个医师是不成问题的。当了医师不一定在城市中工作,到农村,做一个“乡村医生”也是很崇高的工作呀!爸爸现在虽是村里的金融委员,可也是一个医生,他一定会同意自己的打算。
可是,爸爸并没有同意她的打算。
“素萍,甭往远处飞啦,在村里的信用合作社里当个会计吧!”爸爸在素萍高小毕业没考上中学时,就这样说了。
“在村里当会计?”素萍没考上中学,满肚子的委屈正无处发泄,听到爸爸这样说,心里就更不高兴。“这是你的主意呀,你爱和钱打交道,还得人家陪着你呀!”
爸爸看到女儿生气了,也站起身来结结巴巴地说:“我的主意支部书记可赞成哩!他说,金融工作,是大事!咱不去掌握,难道让地主、坏分子去掌握吗?乡里需要咱干这个工作,咱就干这个,你还是青年团员哩!”
这几句话说得很沉重,素萍听了竟答对不上来了。
晚上,素萍在炕上翻来覆去总合不上眼,她想:“乡里需要咱……爸爸说得对,他叫我学当会计,不是为了他个人,是为了给乡里办事。信用合作社是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不可缺少的组织,学习总路线时已学到过这点,为什么想不通呢!这,原是光荣的工作岗位,干吧!”
不能让算盘子和数字闹别扭
不久,苏家坨乡的信用合作社正式成立了。每天傍晚,素萍就坐在社里的小桌边,对当日的现金账,作借贷小结。账可真不少,一笔一笔没个完,算盘子又不听她的使唤,故意和她闹别扭,一个小结,算了三次,就是三个数目字,怎么也闹不对。有一次结账,账上短了三千元,让乡长帮助着算了半夜也没算出来。回到家后,她又守着油灯,一笔一笔地重新算,直到天快亮了,总算把三千元的账找出来了。
长此下去怎么行呢?当会计还能让算盘子和数目字缠住手吗?素萍迫切地需要学习。就在这时,她得到了到县里银行举办的会计训练班去学习的机会。经过这次学习,她懂得了会计的基本知识,还进一步认清了金融工作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