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改良并通过审查的《艳阳高照》,唉
(2013-12-17 09:57:08)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评介 |
艳阳高照
与友人神聊,他“哗啦哗啦”地翻着《传记文学》,忽然冒出一句很经典的警句:选择比坚持更重要。我大笑,这是个伪命题嘛——此二者相互作用,哪有什么孰重孰轻?选择了正确的目标,自然值得我们全力坚持;而只有坚持自己的理想,才有可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整整一百年了,每每想起历史上风起云涌的这一页,先贤们的精神依然让今人敬佩不已。“拼将血肉填平等,博得头颅换自由”,革命成功三十多年后,居正回忆当年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何以能坚持到底时说:“无他,一种主义的正确信念而已。”
辛亥革命成功十几年后,为扫荡盘踞中原的大小军阀,北伐军挥剑誓师,踏上征途。在他们的对手孙传芳的帐下,有一员骁将,五省联军第九师师长、代理第一军副军长段绳武。内战的炮声中,段将军痛苦地反思,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么?终于,1930年,段绳武脱下戎装,在武训故事的感召下,实施屯垦救国,救助伤残军人,轰轰烈烈地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年。
选择和坚持,统一的枢纽在于人生有无理想。本期的主打人物浩然是“文革”时“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中的那“一个”。尽管对他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许多人因此对他会有些先入为主的不喜欢。专题的稿件陆续排出,浩然的一生在纸上缓缓舒展开来。幼年失怙,三年学龄,千万文字,苍生文学……作为编者,我的态度由讶异而叹服,终至肃然起敬起来——这浩然真是一身的浩然之气啊!从看到赵树理的作品,立志做一名作家开始,浩然的一生便再没有任何的惶惑。“写农民,为农民写。”这一终生坚持的信念像艳阳般照耀着浩然前进的方向,他的脚下自然永远是一条金光大道。在友人的记忆中,报社宿舍夜幕中亮起的那盏灯很有象征意义。灯下的浩然,眼肿如桃,但用茶杯里的蒸汽熏一熏,便继续扒开眼皮,津津有味地“爬格子”……也正是因为这高照的艳阳,浩然在面对文化部副部长这一高位的诱惑时,才能轻松抉择,不至使自己误落尘网后再空叹归去来兮。
评价浩然,也许他的作品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充实的一生的原动力才值得我们深思。许多怀疑浩然的人也许比浩然要多读十年的书,但并不是每一个十年寒窗的人都能成为浩然。倘没有艳阳如炬,就只能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对很多人来说,革命的首要问题一定是方向和目标。尤其是乌云蔽日的时候,怀疑,彷徨,很容易迷失心性,左顾右盼。此时更需要坚定信念,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若是一场旅行,浑浑噩噩走马观花也算是一种过程,但如果有志于远方的风景,直道而行才是最好的选择。
自从选择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秦文玉的笔便像一眼清泉般汩汩不息。他安然地跋涉在雪域高原,寻访亡友的足迹,记录西藏的历史。每天清晨,他绕布达拉宫跑步一周,登上红山山顶,目送着金色的阳光次第铺向千家万户。若干年后,工作途中的秦文玉突罹车祸。那一刻,他也应该没有任何的惶惑。因为他知道,艳阳天下,路的尽头,圣洁的珠穆朗玛一定会伸开双臂,迎接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