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得雨:《广泛吸收 必定深厚》
(2013-07-24 08:31:57)
标签:
浩然苗得雨吸收深厚文化 |
分类: 评介 |
广泛吸收
苗得雨
报载有一厂家让浩然在电视上作广告,只“吹”一句,报酬一百万元,三番五次没动员成。只一句话,就得到一个人几辈子工资都达不到的数目的钱,他坚决没干。显然他知道这轻易的得,所丢失的,几个一百万也买不回来。这一事,让我想到了多年对这位作家的了解。他是作家中一直坚持写农民的一个。他为人,也像一个庄稼汉似的朴朴实实。他留着老农民那样的光头。因血压高不断患病,但从不停歇地勤奋耕耘。他五十年代在俄文《友好报》时,曾在咱们山东昌乐县下放劳动一段。从那,他把昌乐,也把山东看作他的第二故乡。他和昌乐的乡亲一直保持着联系;那里人都叫他“老梁”(浩然姓梁,原名梁金广,故籍天津),“给老梁盖个书屋,好让他常来常往!”当年他的一批精彩短篇,就是在昌乐时汲取的素材。有一篇写青年人劳动中爱情的《送菜籽》就是写的东流水村一带的故事。这个村庄,1959年秋我去昌乐时住过一段,村前靠河,对面是安丘县,是个像我的故乡那样美丽的村庄。我每天早晨到河边洗脸,眺望对岸,想象那个可爱的女青年,就是从这里渡过河给村上男友送菜籽。有一次,浩然来山东,我陪他上街转,他说:“咱不看,上书店!”我们先去了城里路南面新华书店。他说:“你帮我瞅着,见山东作者的书就挑出来!”我帮他挑了十余本,他都买了。出门又去对面的旧书店。大本小本又挑了三、四十本。我说:“这些小薄本,也要吗?”他说:“要!”就这样,一“新”一“旧”二处书店,基本上把当时山东作者的作品都买到了。重重的一抱。1983年夏,由《丑小鸭》杂志社牵头,在山东青岛开了一次农村题材座谈会。山东是我和王兆山同志参加的。全国写农村题材的作家来了十几位。浩然与刘绍棠是两个主讲。浩然说:“这个会在山东开,好,山东作家,老一茬,新一茬,大都是写农的!”会议空隙中我们一起叙旧,浩然问山东一些老作者情况,一连说了十几个名字,事后,兆山问我:“他对山东老作者,怎么这样熟悉?”我说:“那些人的书,他都读过!”我讲了他一次来山东买了山东作者一大抱书的事。我多年久久地想,一个作家去过一个地方,就永不忘那里的乡亲,他读书对不管有名无名的都喜爱读,这样善广与人交,善广泛吸收的人,他的思想与感情,定然是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