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进:仙月湖游记(节选)

(2013-06-13 08:49:36)
标签:

浩然

马进

昌乐

高崖水库

文化

分类: 评介

仙 月 湖 游 (节选)

马进

游览完景区回到接待室喝茶时,不经意间,发现墙上一幅题字:“美不美家乡水,昌乐是我第二故乡,高崖水库是昌乐财富源泉,是我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我永生不会忘记昌乐和高崖水库。”落款浩然,时间1983年9月3日。让我们忽地想起,当代著名作家浩然先生和高崖水库结下的那段割舍不断的感人情结。

四十四年前,高崖水库进入了大坝合拢的关键阶段。这项全县空前的水利大会战,也牵动了当时正在我县下放劳动锻炼的作家浩然的心。他随东村民工,也来到大坝工地,和民工们同甘共苦,每天不顾疲劳和饥饿,一起架起推土车,一趟趟奋战在水库工地上。也就在这火热的生活里,农民那战天斗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了他,从而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在短短几个月中,他先后写出了《太阳当空照》、《车轮飞转》、《送菜籽》、《婆媳两代》、《冬暖》等多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一直到高崖大坝合拢后,浩然才离开高崖水库。从此,他没有忘记这块他曾经洒过汗水,对他有过馈赠的地方。1983年9月,当他重游这片故地时,无限感慨地留下了上面的肺腑之言。1987年8月,他第三次来水库,又欣然提笔写了“彩墨金图,人民血汗”八个苍劲大字。那次我曾陪同他一起来的,返回时在车上他悄悄告诉我,还有三个字“当珍惜”,没有写上,是留给昌乐人民的。1990年10月,浩然带着女儿春水第四次来水库,在这里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活泉》的第三部分和纪实文学《东村的乡亲们》。曾动情地向我说:“我只要来到高崖水库这块土地,文思就涌动,写作也有激情,连我自己都觉奇怪。”时逢中秋佳节,当时的邢培斌县长带着全县人民的深情厚意亲切前来看望,在营陵山庄与作家共度佳节。此时此刻,他望着碧波荡漾的湖水,满坡飘香的野菊,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端,第三次为水库留下了令人生发情思的诗章:“野菊遍坡岁岁开,三十春秋返高崖。把杯邀会荒山月,碧水苍林入楼台。”

1995年10月,浩然又偕老伴杨朴桥第五次来高崖水库,先后到高崖村、善庄和东水码头等故地重游。途中,我曾问他:“记得您的《金光大道》是在密云水库那里写的,《乐土》、《活泉》是在我们高崖水库这里完成的。您的作品是否跟水有关?”浩然说:“凡是有水润泽的地方,我都喜欢。说来也怪,我一到昌乐这方水土,就产生灵气,铺开稿纸,文思就涌动。这次我又带来了第三部自传体作品《圆梦》,也想在这里封笔。”我问老杨:“梁老平日喜欢什么?”她不假思索地说:“他就喜欢天喜欢地,喜欢山水什么的!”她怕我们听不明白,又举例说:“大儿叫红野,是地,二儿叫蓝天,是天,三儿叫秋川,又是地,女儿叫春水,又是水,大孙子叫东山,二孙子叫大海,三孙子叫活泉,小外甥叫绿谷,侄儿叫乐土,从他给孩子起名上看,就知道他喜欢什么啦!”她的一席话,把一车人都说乐了。

浩然来到高崖岭顶上,看到高一村的村民们正在忙着刨地瓜切瓜干。他接过一村民手中的镢头就刨起来,边刨边和那村民拉呱,问今秋收成情况,交多少提留,负担重不重。浩然双手沾满了黄泥巴,脸上挂满了汗珠,还在不停地抡着镢头。那村民悄悄地过来问他是谁,当他得知是浩然后,激动地说:“啊呀!他就是我父亲曾讲的当年也来修过高崖水库的作家浩然啊!我还读过他的《艳阳天》看过他的电视剧《苍生》来!”说着跑过去兴奋地握着浩然的手说:“您写俺农民的那些书,俺们都爱看!”并要求摄影的小刘给他和浩然合个影留做纪念。

车到东水码头村。展现在浩然面前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白菜地。他触景生情,感慨地向我们介绍了3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走到这里,看到这片白菜地,灵感大发,连夜写出了《送菜籽》这篇被后来译成外文的佳作。他说:“当时《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有关大种秋菜,以度粮荒的社论,这是党中央的号召。我又看到白菜长得这么好,就想配合社论写篇文章宣传一下。于是我边顺着白菜地转悠,边构思成了那个送菜籽的故事,书上写的孟家小滩就是这里的孟家小洼村。晚上回到高崖工地,一直写到半夜停电时,从写好寄出到《人民日报》发表正好七天时间。”他笑着又十分感慨地说:“如今老了,写不出当年那样带有灵气的文章了。”为了纪念这块使他产生灵感的发祥地,他让摄影的刘树滋特意拍下了他和老伴站在那片绿油油的白菜地的镜头。

浩然来到善庄村地片,和几个正在浇萝卜的村民亲切交谈,他询问这里的土质为何这么好,井水这么浅,瓜菜长得这么旺。临行时,当一村妇知道他是浩然时,兴奋地说:“我上中学时就读过您的书,没想到在俺地头上见到您。”说着从自家地里拔出两个大萝卜,用井水洗得干干净净,撵到车上,定要浩然捎着。十几天后,在河北三河,笔者看到那两个大萝卜已发出鲜黄的嫩芽,完好无损地放在茶几上。问他,他说:“留着吧,看到它,就想起昌乐人的朴实、好客。”

四十年春秋作证,高崖和高崖水库是浩然先生心常所系,情常所牵的地方,至今他依然深深眷恋着这方热土,已成历史佳话。浩然先生是当代文化名人,全国著名作家,他对高崖水库的深厚感情和留下的足迹,当今还鲜为人知。临走时,我们一致建议,在湖区建一所“浩然纪念馆”,作为人文景观,借用名人胜迹,开发旅游资源,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善举。

回来路上,大家仍游兴未尽,思绪依依。都觉得此次仙月湖之行,不仅饱览了湖光美景,也使自己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又得知湖区建设,已被列为全县近期旅游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县市政府都给予大量关心支持,积极争取基础建设资金,聘请外地专家帮助设计,真诚欢迎海内外朋友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我们相信,不会很长时间,仙月湖风景区,将以更新更美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4年10月1日


原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1403990100l96l.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