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一匹瘦红马》与我的《卖牛》

(2013-03-28 14:54:56)
标签:

转载

分类: 评介
 

 

    《一匹瘦红马》,是浩然的一篇短篇小说。我当浩然的“粉丝”,就是从读他的《一匹瘦红马》开始的。不可思议的是,这篇不到8000字的小说,在我的脑海里已经盘旋30多年,而且依然挥之不去。

    一匹“前身、后胯上的毛都脱落得光秃秃的,浑身像涂了污泥”的瘦马,变成“深红的鬃毛,乌亮的眼睛”,“溜圆的屁股后边,又长又光的尾巴摆动着,四条腿,像四根石柱子,四个蹄子,像四个扣着的小盆”的大红马;肩上搭着绳子,“像一头牲口那样,拉起帮套”,套绳绷得紧紧的,身子贴着地皮,“看不见脸,只能看见他那剃过不久的头顶,冒着热腾腾汗气”的焦贵;金鸡塘春天的清水和随风摇摆的绿柳、随绿柳摇落的桃花……

    质朴、生动,真实、感人。

    这篇小说,是我从叔父的一本语文书上读到的。那年刚恢复高考,我准备复习应考,找不到复习资料,但我从楼上找到了那本发黄的语文书,读到了那篇精致的小说。那天晚上,这篇小说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感动之余,我试着做结构分析,找语言特色,试图找出它如此吸引我的原因所在,在父亲的一再催促下,我睡觉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以后,我便有机会找到浩然的长篇《金光大道》、《艳阳天》等细细研读,并从中受益。后来《光明日报》搞了一个“老爹酒”征文,我写了一篇不足千字的小散文《卖牛》,没有想到在本次征文中,这篇文章居然获得了全国唯一的一个一等奖。不久,中央电视台两个记者看到文章,还写信给我,说读了文章很感动,准备做一档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希望我给与支持。后来,由于妻子反对我“进京卖牛”,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浩然在回答文学青年的提问时说:小说靠什么动人、抓人,让读者常常怀念它,有机会就津津乐道地议论它呢?他说,“靠栩栩如生的人物,靠曲折有趣的故事,靠活泼贴切的语言。”作家怎样才能做到这一些呢?他的回答是:“决不是捏造、编排和装腔作势所能奏效的;归根到底,靠的是‘情’!”“作家本人有正常的、健康的、美好的感情,拿起笔来的时候能够动情,所以描绘出来的人物才会‘活’,展现的故事才会‘真’,运用的语言才会‘生动准确’、才会有‘感染力’;读者读这样的作品,才会动心、动情,引起联想,发生共鸣,爱不释手。”

    浩然说,在写作上,他走过弯路,曾经机械地把文学创作当成单纯的宣传工具;带着框框搜集写作材料,写作起来板着面孔,端着一副教训读者的架势;给笔下的人物贴标签,让笔下的人物替作者说大道理,甚至指挥它们呼政治口号;希冀用这些方法和手段表现主题思想和达到教育读者的目的。最后形成“公式概念”和“苍白无力”的“作品“;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也写了几十篇废品。最后他是在“不自觉的状况下”,写出了几篇“动情”的小说,这种滋味,就是“从写《一匹瘦红马》和《新媳妇》这两个短篇开始尝到的。”

    想到自己写过的《卖牛》,也正是在感动之中形成的文字记录。牛的背后,有一匹瘦红马的影子,寄托着一段质朴动人的感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