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晓宁:浩然,你让我想起……

(2012-08-23 11:17:21)
标签:

浩然

刘晓宁

你让我想起

文化

分类: 评介

浩然,你让我想起……

                               刘晓宁

 

    浩然,你到底还是走了——在早春二月,在农历第一个“望月”的前一天……你的离去,也带走了最后的春寒。因为,在28日你上路前的这段日子里,天空始终高悬着一轮艳阳!

我无法描述艳阳天下“苍生”们的悲怀,但在为你送别的路上,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震撼——那是源自千万人心灵的真情“共振”;那一刻,也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为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会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你走了,一个为农民跳动的心脏停歇了;你走了,一个“歌者”的喉咙关闭了;你走了;一个时代的背影也会渐行渐远……但是,随着你的离去,“浩然”二字,将大写进当代文学史的卷帙,一代代艳阳下的苍生们,将永远珍惜你留下的那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在我们接受了你永远离去的这个现实时,也开始了围绕“浩然”的思索——

“浩然”,代表着一个特殊的文学时代;“浩然”,是一种文学现象;“浩然”,观照着一种历史和文化语境;“浩然”,就是作家“干预生活”的最忠实的践行者;“浩然”,是根扎在厚土中的一株苍劲的大树。——然而,浩然永远都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农民!今天,当“浩然”二字再度温热我们脚下这方热土的时候,也让我这位读着其作品长大的晚生想起了许多许多——

你首先让我想起了当代文学史上的“十七年”。那是一段特殊的永远值得回味的历史。因为,“十七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第一次繁荣;“十七年”,代表着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十七年”是一幅画卷,是史诗,是里程碑。——毫无疑问,在“十七年”的库存里,谁也无法忽略《艳阳天》的价值,它是这个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每每捧读你牵系着泥土和草根的作品时,我就会想起35年前一位“工作员”的话。他说:“很少有人能像浩然那样理解农民;也很少有人像浩然那样对党在农村的政策吃得那么透……”我觉得,这位长期做农村工作的老同志的话,是对你农村题材作品的最中肯的评介……今天,“三农”、“民生”等又成了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命题。其实,近半个世纪以来,你的笔下始终关注着“民生”——农民的生存状况!只是,在今天的中国,“理解农民”“吃透政策”的人太少了——无论是作家,还是干部。正因为如此,人们就格外怀念你这位“哀民生之多艰”的“中国农民的歌者”!

想起你,当然无法回避“举目望文坛,南北一浩然”的那个时代。然而,那并不是你的过错,那是畸形年代特有的畸形现象……我从来不看那些对你的诋毁、攻击甚至上纲上线的“批判”言论。因为,同许多爱着你的人一样,我们“依然相信自己心中的感觉”:你是一位正直厚道的农民的亲人,你的心中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乐土”和“活泉”。无论在怎样的压力和背景下,即使是应景之作,也无法遏止你那源自心泉的热流——情系苍生!

回溯你的人生轨迹和创作历程,我们不能不强烈地感到“政治”总在干预“艺术”的历史困惑。你能在这样的困惑中生存并挺立在艳阳天下,你能一如既往地带着枷锁跳舞并为父老乡亲们“歌唱”,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壮举!

浩然老师,在当代中国,你有最广泛的读者,你同样有着最为众多的乡亲——千百万生活在泥土里的中国农民。你的故土并不仅仅在宝坻与三河,广袤的大地上,处处都是你永远的家园。因此,作为乡亲,我同许多后生们在心里已开始默默地叫你“梁叔”了——

梁叔,你一路走好!

                                  200836日星期四

 

原文网址:http://www.yzjs.com.cn/blog/user1/liuxiaoning/archives/2008/1245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