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语文教学反思
(2018-01-24 11:57:30)分类: 教学反思 |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主张引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在培智一年级新生中怎样来实现学生“主体”呢?学生探究合作学习应该是其中的一方面。在培智一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中,怎样让刚上学的新生适应合作型的学习方式呢。
一、激励交往热情
程等重要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诸多方面的人际交往
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
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针
对培智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特点,教学要多方激发学生参与
交往的热情,引导学生从交往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可以从两
个方面尝试:一是创设交往情境,让学生入境生情,产生良
好的交往情绪,从而主动地参与交往。创设问题情景、游戏
情境、交际情境都是激发学生参与交往的有效做法。在识字
教学《自选商场》时,针对孩子都喜逛超市、商店的习惯,
设置到商店中的情境,让大家说说商店中有哪些物品,学生
立即充满兴趣地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二、改变评价方式。
教师对合作交流的评价,除了对小组成员个体的评价以
外,更要注重对小组团体交往过程的评价,会利用恰当的时
机表扬小组学习过程中团结合作精神,并对这些小组给予整
体的小励(如小红花、小红旗等),激发学生的小组荣誉感,
让学生愿意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培养交往技能
学生会因缺乏合作而显得生疏,难免会出现乱说乱叫,秩序混乱等状况。为了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教师必须进行恰当地引导。比如提倡学生“说明白话”,小组合作交流,每个成员都有说的机会。培智学生可
以说并心直口快,往往还没有想好就急于脱口而出,有时是
会说半截话,有时说一半话又重说。对于这样的学生,要求
小组成员要对他们提出更正的意见,再重新来说。还要培养
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小组成员在交流时其它成员必须
认真听,才能听清楚别人说的意思。在实际课堂上我们发现
许多培智学生听的习惯特别好,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比如让学生静静地听老师说一句话,然后再同学重复。也可以请同学说一句话,听完之后让同学来复述,逐渐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当然,学生交往技能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小组合作交流的质量才会得到逐步提高。
四、提供交往机会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目标导向的活动,强调课堂上的互
动交往,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尽量提供适量的交往机会,不要老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而剥夺学生交往的机会。教学中注意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交往情感和合作意识。
(1)在交往中识字。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学生在听读识字的过程中,通过听与问的途径自学生字,还可以自制生字卡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提供让学生在课堂里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在互听互检的形式下交流,每个人把认的字读给伙伴听,如果遇到不懂的字,伙伴可以提醒再认一认。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内互教互学,其乐融融,教师则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针对难认的字再重点指导,提高了识字效率。
(2)在交往中欣赏。在学习识字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制生字卡片,下课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许多学生会做出许多的漂亮实用的生字卡片,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小组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在伙伴的欣赏中体验亲自动手劳动的快乐。从而更愿意动手去做这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