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辑分享小文【372】

(2024-06-21 09:11:5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漫谈

有了想法却不为之坚持奋斗,是成不了事的

文/李尚龙

我写过的一句话流传很广——"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特别简单,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一根网线,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同时我也认为,一个人的堕落,首先是从负面思维模型开始的。在这里,我先给大家讲几种常见的负面思维模型。

第一种叫作悲观性反刍。我有一个创业成功的同学,如今是两家上市公司的老板,但他总是不停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痛苦。第一次见他这样时,我还不停地安慰,后来才知道他始终如此,讲的还都是2008年金融危机那段时间的儿件事,完全忽视了当下的幸福。这类人就像反刍动物一样,喜欢把早已过去的事情翻出来反复看、反复想,让自己沉浸在过往的痛苦之中,让自己的情绪在人生的低谷里循环。但其实,只要朝前看认真生活,一切都会好起来。

第二种是间歇性鸡血,持续性低迷。我曾经有个一起创业四五年的合伙人,后来,我和其他几个朋友陆陆续续离开了那家创业公司,开始打拼自己的事业。而最近,我才知道这个合伙人前段时间关掉了自己的公司。听闻消息,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因为这个人经常在兴头上说"我要把公司做上市",可第二天他还是躺在家里不动。大多数时间里,他都是颓废的,有时候却跟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如果有了想法却不为之坚持奋斗,是成不了事的。其实,我特别不爱讲"坚持",每次一讲,大家就觉得我在灌"心灵鸡汤"。但我仍然认为,人不用天天打了鸡血一样喊口号,然而人真的需要持续性的努力。即便不是夙兴夜寐地拼命奋斗,只要你不停下来,一切都能变得很好。

第三种叫只想不做。一个学生连续三十多天在微博给我发消息,前段时间我把他的消息都看完了,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这些碎碎念通常是他在晚上萌生的一些想法,但第二天发的和前一天发的几乎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这些想法他从没去实践,仅留存在脑海中,夜晚时又冒出来。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学生。也许,这个世界上很多烦恼,都来源于想太多做太少。为什么很多人说,"我听了这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就是他只听,但从来没有做点什么。

还有一种思维模型特别吓人——时刻被手机打断。我也经常用手机,但是我一直记得,发明手机的初衷是为了方便联系,而不是让人成为手机的奴隶。很多人没意识到,手机已经成了自己的主人,每天把大把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而且还失去了主动意识,别人推什么他看什么,别人介绍什么他买什么。如果被手机操控,那你离""就不远了。

坏的思维习惯对人危害无穷,而一个好的思维习惯,则能帮你很多忙。我再跟大家分享两个令我终身受益的思维习惯。

     第一个叫作清单思维。刚上大一的时候,我特别迷茫,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后来,一部电影改变了我。这部电影叫《遗愿清单》,主角是两个癌症患者,他们想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完成十个目标,每完成一个就从清单上划掉一个,直到目标结束,人生走向终点。这部电影给了我巨大的启发,我也学着给自己写下十个目标,依次去实现。现在,我每天要面临无数复杂的事情,但因为清单思维,我依旧可以让生活过得有规律、有条不紊。

第二个思维模型叫作跨界思维。当人们开始只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不想往外走一步,故步自封,就是走下坡路的开始。有一个概念叫美第奇效应,源于15世纪的美第奇家族。美第奇家族是佛罗伦萨的一个银行世家,当年,他们慷慨地资助来自各行各业的艺术家。而因为他们的资助,各个领域的人才纷纷涌进了佛罗伦萨,诗人遇到了科学家,科学家遇到了哲学家,哲学家遇到了作家,作家又遇到了画家,他们遇见彼此、相互学习,打破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天然屏障,碰撞出无数的创意。他们有人的跨界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那就是文艺复兴,也因此,佛罗伦萨成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

美第奇效应,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跨界思维。可惜的是,现在人们总是强调"专才"的重要性,从而忽视"通才"。但我相信,很多时候解决问题需要的肯定不止一门学科,而当我们把不同的观点、文化融合在一起,极有可能产生伟大的创意。

我们一定要终身学习,因为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不停地提升、改变。若你持续学习并懂得理性思考,你的生活就会跟别人不一样。

【编者语:亲爱的同学,“梦中行千里,不如现实走一步”,想想好分数,心里怪美的,然为了好分数,坚持去学,做做又怪麻烦的,最后没考好,无论跟家长或老师谈谈,皆怪上火的,就这样无数次真正的学习被搁浅了;除了考试考的,老师倘若拓展一点,有同学就狂呼“考试不考!”,言外之意,不用学,不用记,如此认知,加上平时的不作为,语文的知识面何来宽泛,知识功底何来深厚,成绩又怎能稳步提升,这是每位学语文的学生面对的问题。亲爱的同学,请自幼为读书出力,真正做到听说读写,扎扎实实,语文学科才会无往而不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