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辑分享小文【358】

(2023-12-18 08:03:5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漫谈

学好语文,关键在于学会“说话”!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语表达是人类独具的优势,

  会说话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班里有个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他的家长很是烦恼,经常问我:“究竟怎么教,才能让孩子提高成绩呢?”

  我对这个孩子还是比较熟悉的,很内向,不爱说话,学习倒很踏实,就是成绩一直提不上去。于是我问她:“孩子在家也不爱说话吗?”

   家长回道:“他每天一回家就做作业了,一做做两三个小时,哪有时间说话啊玩耍啊!”我想,问题就在这里。

  受性格与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习惯了沉默,不喜欢表达自己。家长可能以为这只是性格问题,但性格决定命运,孩子不爱说话,他们的前途有可能受到影响。想要学好语文,想要快乐成长,家长们、老师们应该让孩子学会“说话”。

“能说会道”的重要性

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有一句名言: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会说话,能够一击即中,直指问题中心;会说话,其语言更具艺术感,有利于人际交往;会说话,就能自如利用语言的力量,做起事来得心应手。由此可见会说话有多重要。

作为老师,我遇到过许多在语言表达上比较笨拙的孩子,他们在组织语言上有障碍,往往花了很多时间都无法流畅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即使和其他孩子讨论也容易被带偏,或者急得说不上话来。

这一影响同时体现在写作上。

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写好一篇600字作文一般需要40分钟,也就是一堂课的时间。平时能够主动发言,积极发表见解的孩子往往能在40分钟内完成,甚至比别人写得更多。而那些羞于言谈的孩子,在组织语言上花费了大量时间,有时一堂课下来还写不到400字。巴尔扎克先生说:言谈是衣着的精神部分,用上它、撇开它,就和戴上或摘下装饰着羽毛的女帽一样。

  作文是一种经过加工的语言艺术,需要学生以更精确的语言表达观点,才能把内容讲得引人入胜,入木三分。而这种表达的功力不仅在于平时要多写,更在于要多说,多动脑,多表达,在表达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思想,丰富表达语言,从而做到不管说话还是写作,都能说服他人。

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现象:孩子语文成绩好,往往能说会道,不怕说话,也敢于主动表达自己。上课时,他们能够主动举手发言,就算站在众人面前也能大胆发表意见;平时在小组讨论中, 他们往往扮演组长角色,不仅表现出众还能引导同学发言;他们是演讲的小能手,站在舞台上既能脱稿演讲,也能即兴发挥……

为什么语文好的孩子都“能说会道”,

 首先,每位家长朋友要弄清楚“说话”和“语文”的逻辑——

并不是语文好的就会说话,而是会说话的语文一般都会好。这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是——“语感”。学语文的过程中,老师一直强调形成语感的重要性。语感好的学生,他的语言逻辑思维会发展得更完善,在判断表达正误与优劣上比理性思维更加直接、迅速。

   同时,良好的语感还能发展孩子的语言世界,因为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其语言使用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并且将这些能力运用到语言表达上。

   运用到对话中,孩子拥有了出口成章的能力;运用到写作中,孩子下笔如有神,所创作的作文更为形象生动。况且,孩子因为学习语文而渴望表达,能够运用自己所积累的素材,所以他们表现得爱说话,主动争取表达自我的机会。

学好语文,关键在于“能说会道”

“能说会道”不仅仅是口头的,它包括孩子的一切语言表达行为。家长要想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最好做到以下3点:

主动倾听,给予孩子表达自我的机会。

孩子愿意说,家长却懒得听或不愿意听,就会打击他们的说话积极性。要知道,孩子最初的表达环境以及表达愿望都是由父母提供的: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所以才不断提问;他们有各种想要分享的事情,所以总是有表达的欲望。因此,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学会耐心倾听,让孩子完整地把话说出来,把想法和见解都表达出来,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抓住各种表达机会,让孩子有话就说。

另一方面,语文学习和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孩子的生活经验过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欠缺,能够写出来的东西就很少。因此,家长不但要为孩子创设语言表达环境,更应该抓住各种让孩子表达的机会。如去旅游了,就让孩子说说见闻;做好事了,就让孩子说说感受。

在家长的鼓励下,孩子更愿意主动表达自我。

帮助孩子丰富词汇,积累表达方式。

孩子总是直抒胸臆,想到什么说什么,很少现在头脑里加工在表达出来,那么家长就要帮助孩子改正这种表达方法,既要鼓励孩子说,也要培养好的表达习惯。

其一,丰富孩子的表达词汇,这种方法比死记硬背更有效;

其二,理顺孩子的表达逻辑,避免孩子说得前言不搭后语,没有主题思想;其三,鼓励孩子尝试多种表达方式,如独白、提问、演讲等等,锻炼其口才。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正是在与他人的沟通与互动中锻炼而成的。在这一方面,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只能完成一半,另一半需要家长的参与。

  让孩子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建构者,是老师与家长需要配合完成的事,为他们创设合适的环境与条件,让孩子们敢说、会说、乐说。

【编者语:我们的课堂上,孩子们从容的做自己。外向的孩子,不会乱说,因无根据的,重复的表达要扣0.5分,虽分值少,但每个孩子都格外在意;内向的孩子,我就多鼓励,耐心等他(她)言说,一来二去,孩子们的表达日渐清晰与明白,继而风趣与地道,这是语文课堂该有的样子。互动是每课必备环节,因互动,孩子们喜欢上了表达;因互动,孩子们爱上了语文课,因互动,孩子们最终学会了勇敢地做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