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国奋斗有我
(2022-12-15 17:10:28)
标签:
教育 |
分类: 青春出击 |
科技兴国
忆往昔,志存高远,力拔山兮气盖世。 “志”,犹如种子,一旦种下就会在心里生根发芽。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1956—2022,六十余载的航天发展史,一代代航天人锐意进取,使我国的空间技术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跟跑、再到并跑和领跑,其中的辛酸和付出,谁知?冒死回国效力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知道,一丝不苟研制纠错编码设备的陈俊亮院士知道,勇攀高峰的“嫦娥一号”研发团队知道……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知道!多少前辈们经过无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艰难探索才成就了当今这片红色土壤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突破性成就啊!科技之路,是他们的人格在闪耀。
看今朝,2016年“神舟十一”号升空,让“孩子,我要出趟远门,为你摘颗星星回来”(航天员王亚平)成为可以实现的梦想;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至此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空间站建造阶段收官之战圆满完成,11月30日,空间站的航天员们“胜利会师”,他们在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续写新的航天篇章。科技之路,一代代航天人,从未停止奔向远方。
中国的航天科技从零开始,历经三十多载的钻研、攻坚克难,成为继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科技之路,从不缺一代又一代甘愿付出的航天人。“不管主份备份,都是宇航员的本分”邓清明,备战23年没上过太空,不计功名兢兢业业,一路前行,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他,无愧于我们的人生,无愧于这个时代。航天路上,他从未缺席,备份亦英雄,!
我们要勇于创新,敢赢亦不惧输。丘吉尔曾言“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依然热情不减。”科技路上,我们通过加倍的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空间技术如此,“华龙一号”三代核电如此,淀粉全人工合成如此……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接再厉,敢创新,勇尝试,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在“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伟大今朝,广大青年们应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情怀,从丰富历史中,从科技实践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共同实现我的梦----中国梦。
笑将青春托奋斗,应从伟业恋韶华,功成不必有我,功成必定有我,科技兴国,奋斗必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