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辑分享小文【215】

(2022-05-12 08:04:36)
标签:

教育

分类: 智慧哲理文转载

要拿自己的皮囊当回事

在一个以貌取人的社会里,把自己打理到妥当十分必要。当然了,你可以决绝,对势利的世界不屑一顾。但你的不屑一顾,根本不值一提。因为,所有被你蔑视了的,都将可能回你以蔑视。

你蓬头垢面,没人会以为你是隐在民间的高人。你衣衫褴褛,也不会有人认为你是遁世的大侠。现实情况是,别人唯恐避你不及。因为,在众人眼里,你不是叫花子,就是神经病。

注重自我形象与活到洒脱逍遥并不矛盾。随心所欲的生活,不是事事都不在意,而是凡事都不刻意。在意是为了保全必要的体面,不刻意是为了扔掉绑缚的绳索,从而避免囚禁自己。是的,必须要有所在乎。直到,在别人的眼神里,看到对你在乎的在乎。

一个整洁干净的自己,既是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爽心悦目的馈赠,也是一天美好心情的开始。你愉悦,世界就灵动。一个人优雅的气质,也必然是从外在的干净整洁出发的,那是一场下在人世的雪,一轮照彻穹宇的月,潘安“妙有姿容,好神情,挟弹出洛阳道”, 卓文君“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抵达的,便是这般诗意的清秀和圣洁。

世俗是一个强大而无所不在的存在。人与人初见,一个世俗的判断,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彼此从对方的衣着打扮、精神气象推测收入、家境、社会地位甚至性情等,进而敬重、平视或者不拿你当回事。——就是这么直接,世俗的特点就是粗暴、外露、无遮掩。这一刻显露的,是各自的真实。一切真实本身,都是可爱的。赤裸裸的势利比装模作样的势利,更显得有真性情。见世俗而不世俗,是很难的。那些真正超越于世俗的人,从不远避山林,也不用隐匿古寺,他们活在闹市,很自然地与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徒在一起,不嗔,不怨,不畏,不念,浑然无觉。这就是所谓的,在其中,却在其上。

要拿自己的皮囊当一回事。于外在,要赢得世俗;在内里,要饱读诗书。前者,获得世俗的敬意,后者,获得内心的通达。最后,表里兼修,通往人生的轻松。

一个人干净,就容易让人亲近。其形体精神共生的舒服感,会生成天然的亲和力。亲近干净,其实是一种生命自觉,抑或可以说是一种欲望需要。

一见钟情,本质上就是这种欲望需要,然后,才回归到情感和爱。

如果在干净的基础上投射出气质,就会被人欣赏。欣赏是一种彼此的濡染,精神影响大于耳目所娱,就会从心底生出趣味和情致。这时候,陌生人会被折服,身边的人容易仰望。如果在气质之上自带优雅,且从年轻绵亘到年老,就会成为征服人心的力量。

当然了,至此不易。这需要一个人在自我的精神天地里,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富有贫穷,一辈子的坚守和修行。

把生命经营到内清静,外蓬勃,葳蕤生光的人,自在高处。“草木有本心,何须美人折”,这时候,别人怎么看,已经没有意义了。

因为,活着的意义尽在这里。于内,能安妥内心,于外,对得住寄居的皮囊。对得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花园的树底下,捧卷静读,过往的人向你微笑致意,而你,沉浸其中而又超然于外。

【编者语:亲爱的同学们,看到此文,也许你读到了一点,我要干净点……‘平时,来上课,老师不强求你红装而蹇,鲜妍明媚,盛装而至可我发现有的同学,那书包的纸张、书籍,没任何分类,就像大烩菜;横七竖八,亦如残兵打了败仗,再看铅笔盒模样,俨然出土文物,里面的水壶倒不少,爷孙辈皆有,让他(她)拿出我们的课上书籍、本子,埋头苦寻半天,木讷、无辜地告知不好意思,房老师,我忘带了……”  几十斤的书包,负荷之大,来上课,什么都带来了,就是不带我们这节课的有关用具……亲爱的学生,学习设若最基本的习惯都没有,还奢谈什么学习成绩,每每欣赏到某些学生的书包,犹如一所好房子,被主人改造成一猪窝,老师的内心是崩溃的。孩子,你想想,书包在内心里会何其憋屈,何其痛苦,这时,我实在看不下去,弱弱提醒一句,宝贝,咱的书包,快变货仓了,你家开杂货铺的吗?贵同学笑笑,很会替自己打圆场,还特会宽我心:房老师,请不要在乎这些小节嘛,不拘小节嘛……”,岂不知,细节才决定成败!?怒目而视其歪理邪说,今天丢个这,明天丢个那,就差把自己丢啦!同学,请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清爽地出入任何课堂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