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分享小文【166】
(2022-03-25 13:28:3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漫谈 |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孩子的成长没有捷径,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省。作为父母,多年后最后悔的事,就是让孩子选择了所谓的捷径,而没有好好坚持一件事。
央视这档古诗词类综艺节目,一度掀起了全国的古诗词热。在海选中,一位叫邓淇文的小姑娘火了。年仅六岁的她,在赛场上对答如流,古诗词储备达到了100余首。爸爸邓祖恒和女儿邓淇文爸爸邓祖恒说:女儿4岁时,就开始学习古诗词,每周至少学习两首古诗词,主要通过一些歌唱的方式来学习。火爆朋友圈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仅让我们记住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董卿,同样也让更多的小朋友爱上了古诗词。这并不是偶然,中国泱泱大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动人的古诗文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这里面有祖国的名山大川,有历史的星河浩瀚,能给孩子带来更开阔的视野,更深厚的积淀。小时候,古诗文能让他出口成章,充满想象力,陶冶美感;长大后,关于古诗文的记忆,会成就他的气质,让他在面对现实中的一地鸡毛时,仍有一颗“诗心”。心存柔软,也有勇气和力量去抗击一切风浪。被古诗文喂大的孩子,总带着别人没有的灵气。
乐乐今年三年级,背古诗词成了他最痛苦的事情。每天晚上到了背诵古诗文的时间,家里就鸡飞狗跳。看着儿子磕磕巴巴记不住,乐乐妈就觉得恨铁不成钢。想帮帮儿子又不知道怎么办,毕竟背诵记忆都是自己的事。几番折腾下来,乐乐妈也急了,吼了乐乐。乐乐也很委屈,小嘴一撇掉了眼泪:“古诗好难啊,怎么背也记不住!让我背一万遍我也记不住啊……你只知道骂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乐乐妈理解孩子,既心疼又焦急,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到儿子。同事知道了乐乐妈的焦虑,推荐了她一个快乐学古文的训练营。
每天5分钟,重点讲解一个名句,不仅讲透字句,还带着孩子穿越回历史现场,了解名句背后的故事。每句古诗文的应用更还原到实际生活的场景中去,听完孩子就能运用起来。乐乐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每天陪乐乐听5分钟。一周下来,乐乐居然记住了5首诗,不仅如此,他还能准确地说出古诗的意思。渐渐地,乐乐也喜欢上了古诗,每背会一首诗,都迫不及待地要背给全家人听。
当看到公园初生的荷花时,他能脱口而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中秋节,他能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福家人;秋天落叶的时候,他会感慨“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任翔所说,孩子从小就要打好古诗文的基础,要从小学一年级起就感受音韵的美。古诗文是一定要背的,现代著名诗人俞平伯先生就说过:诗与文章不同,好文章是要背的,但诗则是非背不可。而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能强迫孩子死记硬背,要引导、要陪伴、更要设置情景和画面。就诗歌气氛的熏陶而言,家庭教育的效果是要胜过学校教育的。
还有一女孩多多,所有功课都很好,唯独语文成绩总拖后腿,写起作文来很吃力。作文分占比重,不得不重视。妈妈试过很多的方法,作文补习班也没少报。时间久了,精力跟不上不说,多多甚至开始讨厌语文,讨厌写作文。想起闺蜜家的孩子,每次作文都能拿高分,还常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年级传阅。多多妈打电话求助闺蜜:是不是有什么写作文的秘诀呀?闺蜜告诉李姐,哪有什么秘诀。作文不过是素材的积累和运用。原来,闺蜜从小就教女儿读古诗文,读课外书,日复一日的积累让女儿拥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当她遇到相关知识时,也会很快地掌握。闺蜜一句话点醒了李姐,想想自己小时候如果没有背过《木兰辞》,又怎么能在女儿看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时告诉她“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诗句。那天以后,多多妈每天都和女儿一起读经典,背古诗文。从《琵琶行》《长恨歌》到《孟子》《诗经》,母女俩越背越有兴趣。不久一天,多多迫不及待地把作文拿给妈妈,说被老师当做范文念给全班同学听了。拿来一看,这是一道语文期中考的作文题:说一说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诗的理解并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女儿这样写道: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就好像是在用知识搭建一幢大楼。看着大楼一层层变高,我的心里非常有成就感。当我多去思考和温习,我就会有新的感受。我读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只在写庐山,也在说生活中的智慧;我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提醒我,交个好朋友的重要;我也明白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要告诉我脚踏实地的意义……
古诗文的积累,是学习语言最好的开始。从小学诗,之后学习文言文,写作文,都能轻车熟路。有诗书托底的孩子,未来不可限量。
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2017年9月份后,教材中文言文比例达近50年来最高峰!据媒体报道:此次“编本”教材,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1到6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增幅高达80%;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
高考,不管是全国卷I、卷II、卷III,单古诗文考察就占34分;而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考察分数高达44分!
一个学生如果不读古诗文,这几十分怎么拿?不得不说,高考语文变难了,得古诗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考试。
【编者语:有的家长,不解但很有理的质疑‘考试又不考,背这些有什么用!’;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及家长,更是理由满满地强调‘中学这么累,这考试又不考,背什么背!’,面临教学中类似唱反调、演对台戏的无数尴尬情形,我从不愿出一言驳之,因多说无益,其实我完全不用教这些管这些,可我总觉语文学科的教学绝不单为一个分数,孩子们未来的工作、生活与语文学习息息相关,为此我的骨子里执拗的坚守着背书与读书的两大要务,也就出现了我的每堂课都有孩子不用心背,完不成任务被留下的场景,也许我费力做了件不讨好的事儿,但我坚信,古诗词的熏染,是每个孩子年幼必须的。通常孩童学语言的最佳年龄是8——12周岁,懵懂的年龄错过了黄金记忆时间,日后去往谁要回呢?为此,教学20多年里,我一直固守着这个信念:‘凡我任教的小学生,一定要背古诗词,再累,我也要咬牙督查’,这样做不是为了显示给谁看,有的孩子很灵动,小六毕业之际就把高中文言文背完了,到了中学,没怎么上过辅导课,阅读加古诗词的积累,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幼时积累的成效。考什么学什么的应试短见,即便恶补到高三,也难说语文会有多高的分数。有些孩子貌似选择了所谓捷径,其实财力和精力一点也没有少付出,结果却大大折扣。我有点喜欢宋词,但绝不是自身耽溺于此,而强加给我的任何一个学生。坚持让幼童古诗词的背诵,不为被人理解,不为被人感谢,我认为对我的学生成长有利,我就坚持到我教书的最后一堂课,这点我笃定自己可以做到,同时也感恩多年里默默支持与帮助我的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