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逼人的打抽丰

标签:
文化刘姥姥凤姐红楼梦打抽丰 |
http://s7/mw690/0033bv1Gzy6RjmxCUfA06&690
运气逼人的打抽丰
文|曹声明
刘姥姥虽是一个芥豆之微的乡野老妪,可她却同贾府这个百年侯门世家扯上了剪不断的关系。在权贵熙熙,美女攘攘的红楼里,刘姥姥竟成了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其重要性不亚于地位显赫的权贵,其深刻性不输于风情万种的美女。她言粗理不粗的幽默话语不仅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还透露出贾府诸多兴衰的信息,她坚韧无畏的行动更是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研读《红楼梦》,刘姥姥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第六回,刘姥姥悄然登场。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既没有旅游观光的那份轻松悠闲的雅兴,也没有走亲访友的那种愉悦欢畅的心情,有的只是忐忑不安的羞怯和无奈。刘姥姥的女婿姓王,祖上曾在京城做过一个小小的京官,昔年同王夫人之父,凤姐之祖认识,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如今刘姥姥女婿家生计艰难,万般无奈之下,刘姥姥只得厚着老脸,来到荣国府里碰碰运气打抽丰。通过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引荐,刘姥姥首先拜见的是荣国府里实权派人物王熙凤。作者借刘姥姥的一双老眼,极力的渲染了侯门的豪华霸气,凤姐的高傲尊贵。刘姥姥打抽丰的成败犹如过山车一般,时刻起伏于凤姐的一言一笑之间。
王熙凤在没有摸清刘姥姥同贾府有何亲戚关系,王夫人是何种态度之下,她先是满面春风的问好,随后又放低身段,亲亲热热的叙起了亲情:“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做了个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穷亲戚’呢,何况你我。”凤姐说过便派周瑞家的请示王夫人,王夫人传过话来:“不过是连了宗的同性,她既然好意来瞧看,也不可简慢,叫凤姐裁量就是了”。王夫人的态度再明白不过了,她根本没拿这个所谓的宗家当一碟菜,让王熙凤随便赏俩钱打发了事。摸清了王夫人和刘姥姥的底牌后,凤姐先向刘姥姥寒暄了几句亲戚理应照应的客气话,紧随其后又诉起了大有大的艰难的苦处,旁观者都明白,这不过是为了堵住对方再次上门打抽丰之路的。但是,刘姥姥却像从火炉旁跌进了冰窖里,从头凉到了脚。想不到的是,凤姐顷刻之间又刮来一阵温暖的春风:“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回向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服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去了罢。”这真是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让刘姥姥感动的千恩万谢。二十两银子,说多不多,讲少不少,对贾府的王熙凤们来说,不过是拔根寒毛而已,大观园里一顿螃蟹宴就吃掉二十多两银子,这对刘姥姥们来讲,足够庄稼人过一年的了,这也是大观园里大丫鬟们二十个月的工资。刘姥姥做梦也想不到撞上了这么一个大运,但是,更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王熙凤比刘姥姥撞上的大运更大。
人们一定会奇怪,王熙凤对金钱的态度历来是‘终朝只恨聚无多’,她是有名的只进不出的捞钱手,就连姨娘的小丫鬟们微薄的月例里,她也能克扣下一吊钱来,如今为何如此慷慨大方?细细分析,无非是一下几点因素,促成其完成了这次善行。刘姥姥恰巧出现在凤姐春风得意,心情愉悦之时。刘姥姥刚要开口讨要,东府的贾蓉前来借玻璃炕屏,宁国府的贾蓉是个面目清秀,身材俊俏的帅哥。他虽属凤姐的侄辈,但二人年龄相近。别看贾蓉年纪轻轻,但却是风月场上的老手,向美女灌迷魂汤是其拿手好戏。一对俊男俏女说逗打趣,实乃其乐融融。二人短短几句对话,竟发出五次笑声,靖藏本似乎看出其中的玄机,对此批注道:“五笑写凤姐活跃纸上。”贾蓉临走时,凤姐意犹未尽,向窗外叫:“蓉哥回来。”等贾蓉回到凤姐身边,凤姐却只管慢慢吃茶,出了半日的神,又笑道:“罢了,你且去罢”。这一组特写的慢镜头,留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此时的王熙凤好像坠入了心旷神怡的忘情境地,这莫非是王熙凤式的梦游太虚境?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王熙凤心花怒放时,正是刘姥姥打抽丰结丰果的最佳良机。摆谱显阔是众多豪门富家的通病,刘姥姥的恭维奉承,极大的满足了凤姐处处要强的虚荣心。除此之外,还有重要的二点是,王熙凤已经得到了上层领导王夫人的授权,何况拿的是公家的银子做人情,绝不会感到心痛,世上有那个女子不喜欢拿别人的脂粉为自己化妆!拔公家的一根寒毛而有利于自己的形象面子,聪明的凤姐何乐不为!这么多的良机聚集成了这笔飞来的横财,砸在了刘姥姥的脚背上,如此好运,逼得她老人家不捡都不行。
作者安排了正副二条线描写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正线渲染的是王熙凤富贵逼人的豪门气象,副线勾勒的是刘姥姥运气逼人的打抽丰情景。从而伏下了二人未来命运的惊天大逆转:打抽丰时王熙凤是刘姥姥的恩人,十年后刘姥姥反成了王熙凤的大恩人,世事难料到如此吊诡的地步,作者是否警示得意忘形者,该从中汲取些什么教训呢?
王熙凤的女儿巧姐的判词是:“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一个‘偶’字,真是画龙点睛,它点破了王熙凤救济刘姥姥善行的实质内涵。这二十两银子同发自内心的慈善义举是无法挂上钩的。但是,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也不论是偶然还是必然,这毕竟是件善事。让王熙凤想破脑袋也想不出的是,自己这次偶发的善心,竟结下了日后刘姥姥拯救自己宝贝女儿的善果。十年后,贾府树倒猢狲散,巧姐被狠兄奸舅卖掉,落入火坑,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得知这一噩耗后,年近九十的刘姥姥不惜拼上自己的老命,四处奔走,终于救出了巧姐,让自己的外孙板儿娶了巧姐,巧姐从此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刘姥姥最终倾尽三江水,报答了王熙凤的一瓢饮。
假如人生可以重来一次,王熙凤们还会那样贪婪地攫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吗?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她们会舍得用自己的钱财为刘姥姥们救危扶困吗?《红楼梦》诞生至今,读过此书的豪门富家,谁个不会摇头晃脑的评点一番,为何还有那么多人飞蛾扑火一般投向了贪欲的烈焰?假如真正读懂了《红楼梦》,那么就该给刘姥姥们更多更好的运气,刘姥姥们运气逼人,王熙凤们才能绝处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