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楼梦惜春薛宝钗入画尤氏 |
http://s2/bmiddle/0033bv1Ggy6EHK28sPnc1&690
谁是大观园里最“冷”的美人
曹声明
薛宝钗历来是人们公认的冷美人,作者为了烘托这位美人之冷,连她有病服用的药也被命名为‘冷香丸’。但是,当我们读完《红楼梦》全书时才发现,薛宝钗那颗少女心的温馨,并不弱于大观园里任何姊妹。譬如她曾积极地支持探春在大观园里兴利除弊,热情地帮史湘云办诗社,热忱地为邢岫烟解忧难,薛宝钗所谓的冷,主要表现在爱情方面,她从来都是以礼自持,决不让感情战胜理智。何时冷,何时热,她拿捏得恰到好处。大观园里另有一位美人,她天生孤僻,不与人亲近,冷心,狠意,绝情。同这位冷美相比,薛宝钗充其量只能算是让人感到有些凉意的霜露,这位才是令人感到寒彻肌骨的冰雪。
贾惜春是宁国府掌门人贾珍的胞妹。因为贾母喜欢孙女,她从小就跟随贾母住在大观园里。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姊妹中,惜春年龄最小。惜春一出场,作者就用‘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八个字锁定了她。在《红楼梦》中,她给人的印象仿佛是一个长不大的小不点。作者单独为她着墨不多,可一旦落笔在她身上,读者立刻会感到有一股冷飕飕的寒风迎面袭来!《惑奸谗抄捡大观园》是描写惜春思想性格的重头戏。王熙凤和王善宝家的带领一伙人夜抄大观园,企图抄检出丫鬟婆子们暗藏的违禁物品,结果抄检队员在惜春丫鬟入画的箱里搜出了一大包金银和男人的用物,在凤姐等人的追问下,入画哭诉了实情:原来这些钱物都是贾珍赏赐给入画哥哥的,哥哥托她代为保管一下。惜春听了入画的辩解,不但不帮她说情,反而火上加油。她向凤姐说道:“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二嫂子,你要打她,好歹带她出去打罢,我听不惯的。”一直被贾府下人暗地里称为夜叉的凤姐此时倒显得十分宽容,凤姐听后笑道:“这话若果真呢,也倒可恕,只是不该私自传递进来。”此时惜春如果不作声,第二天问明情由,这事也就算结了。没想到惜春反而不依不饶起来,惜春向凤姐说道:“嫂子别饶她这次方可。这里人多,若不拿一个人作伐,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样呢。嫂子若饶她,我也不依。”更让人不可理喻的是,当凤姐追问是谁把这些钱物传递进来时,惜春抢先揭发是后门的张妈。那种急于洗清自己的心态跃然纸上。惜春真是一个铁了心要把冷漠无情进行到底的人!
更令人感到寒心的事发生在第二天。惜春的大嫂尤氏来到大观园,当尤氏知道了昨晚发生的事后,尤氏对惜春说道:“实是你大哥赏给她哥哥的,只不该私自传送,如今官盐竟成了私盐。”尤氏的话语里很明显地表达了对凤姐等人抄检行为的不满,对入画受到的惊吓委屈表示了同情。出乎意料的是惜春对大嫂的呵护和支持一点也不领情,反而声色俱厉地指责尤氏,要尤氏快带入画出去,“或打,或杀,或骂,我一概不管。”入画同惜春从小就生活在一起,没日没夜地伺候了惜春十几年,即使是身边的一只小狗小猫,也不至于如此无情地一脚踢出门外,人说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贾惜春却是无情如冰冻僵人。
面对入画的跪地哭求,尤氏的耐心劝解,惜春纹丝不动的冷笑道:“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勋助,我只知道保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惜春毅然决然地表示要同哥嫂划清界限。惜春最后又向众人亮出了自己人生哲学的底牌:“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小小年纪,其心之冷,其情之绝,着实吓人一跳!花开花落皆有因,云聚云散总是缘。是什么原因促使惜春变得如此冷若冰霜呢?我们能否走进这位冷美人的内心世界,窥其冰层下的奥秘?我们能够解开作者塑造出这位寒气逼人的冷美人的真正用意吗?
惜春从小就失去了母爱,父亲贾敬抛家不顾,终年在外同道士们混在一起烧丹炼汞。哥哥贾珍吃喝嫖赌,只一味高乐不了,宁国府被他闹得鸡飞狗跳,臭名远扬。惜春从小到大,没有感受到家庭亲情的温暖。贾府里充满了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在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无形地塑造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形成了她毫不顾恤别人的感受,极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世界观,大观园里的人都讲她是心冷嘴冷的人,她自己的处世哲学就是:“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够了。”当她逐渐懂事时,她看到的是贾府衰败没落的景象,听到的是贾府腐败污秽的丑闻,贾府大厦将倾之时,三个姐姐令人心碎的结局,迫使惜春为自己的未来而焦虑担忧。残酷的现实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她的吸引力,胆小自私的思想注定了她不敢走上同命运抗争的冒险之路,孤僻自负的性格又决定了她不甘心拿自己的未来去作听天由命的赌注。出家可能就是她唯一的选择。何况她日常看佛经,交佛友,更是做足了出家的前期准备工作。因此,惜春之所以冷,是因为社会现实太冷,冷到令美人寒彻骨髓,没有了一丝温馨!
勘破三春的惜春皈依了佛门,是否从此获得了光明的解脱呢?曹雪芹并没有遵从佛家理论,让惜春登上普度众生的慈航仙舟,渡向极乐世界。缁衣乞食恐怕就是曹雪芹在原稿中为惜春安排的最后结局。白天穿着黑色的衣服,沿街乞讨,夜晚独卧青灯古佛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可能就是惜春最真实的心理写照。曹雪芹苦心孤诣地塑造了这个特殊的冷美人,是想向我们暗示什么呢?惜春对别人的流泪无动于衷,对他人的哀伤麻木不仁,自以为只要做个狠心的自了汉,即可完成自我救赎。但是,她用自己凄凉悲惨的下场告诉人们的却是:在邪恶势力横行的黑暗社会现实下,对别人的苦难熟视无睹,一心想着个人如何脱离苦海,怎样去完成自我救赎,这就如同抓住自己的头发,妄想离开地球一样荒唐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