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报道:厦门一个女士,1973年在银行里存了1200元;44年后的2017年,她本息共取出来2684.04元。
在70那个时代,1200元,这可是一笔大钱呀!
我算了一下:存了44年,总收益率123.67%,复合年化收益率1.846%。
那么钱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钱除了有兑换券的作用外,本质上最重要的功能是资本!
人的层次不同,赋予钱的功能就不一样?!
有的人满眼都是欲望?那它就是兑换券了;
有些人心里害怕风险?把它存银行就是通常做法了;
有些人相信通胀的大规律,那它就只能变成资产了。
还有人相信(优质低估赚钱)股权是这世界最好的资产,那么它就一定是股权赚钱机器了!
财富思维是有层次的;我们的认知,决定了层次的高度和最终的结果!
有人在网上给这位女士算了一笔账:
1,如果当初盖了一栋别墅,现在如何如何?
2,如果当初买入黄金,现在如何如何?
3,如果当初买入李嘉诚的股权,又如何如何?
对比的结果是令人震撼的!虽然投资不能事后假设,但这背后所折射出来的规律和逻辑,一定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恭祝大家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