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老的低估类投资

(2019-02-04 12:35:19)
标签:

杂谈

巴老在1962年1月24日,他的第六封致合伙人的信中,谈了他对低估类股票的投资方法,他这样写到:

在此类低估的股票投资中,我们对公司的决策没有话语权,也掌控不了估值修复所需的时间。
在我们这些年的投资中,低估的股票是占比最大的一类,也是三类(低估、套利和控制)投资中最赚钱的。
我们一般以较大仓位(每只股票占我们总资产的5%--10%)持有5--6只低估的股票,以较小的仓位持有其它10或15只低估的股票。

低估类的投资有时能很快获利,很多时候需要几年时间。买入时基本不知道低估的股票如何能涨?但是正因为暗淡无光,正因为短期看不到任何利好能带来上涨?才会有这么便宜的价格。
买低估的股票,付出的价格低,得到的价值高。
在低估类中,我们买的每只股票的价格都远远低于价值,都有相当大的安全边际。每只都有安全边际,分散买入多只,就形成了一个既有充分安全保障,又有上涨潜力的投资组合。
我们对买入时机的把握,总是比对卖出时机的把握好的多。我们做低估类投资不贪图赚尽最后一分钱,我们会估算并参照一只股票对产业资本的公允价值,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我们的买入价格与产业资本的公允价值二者之间的中间价附近卖出,能赚到这个利润就很知足了。

低估类的涨跌受大盘的影响很大,便宜不代表不会接着跌。当市场暴跌时,低估类的跌幅可能不亚于道指。
长期来看,我相信低估类能跑赢道指。在1961年这样的市场大涨时,我们的投资组合中的低估类表现最好。在市场下跌时,这部分投资也最容易跟跌。

看完了我对低估类投资的介绍,大家对我们的投资组合的保守程度有了大致的了解。
许多人买了中长期市政债券和国债,以为自己很保守,后来经历了债券市值的多次大跌,才知道了买债券并不代表保守;更别说债券对实际购买力的损害了。
现在很多人意识到了通胀的问题了,但可能又担心过头了,他们不看市盈率、市净率和股息率,盲目的买入蓝筹股,以为自己这样做很保守。
和那些买入债券以为自己保守的人一样,我看他们面临着很大的风险。猜测贪婪的大众会给出多高的市盈率,这是投机,毫无保守可言。
不要因为重要的人或所有的人暂时和你的意见一致,你就是对的?相反这个时候才是考验你的行为,是否是真正保守的时候。
在一笔笔的投资中,只要我们的观点正确、事实正确、逻辑正确,就能保证最终的结果是正确的。只有凭借规律和理智,才能实现真正的保守。

我们是长期投资者,我们不关心某一年的涨跌。
长期来看,综合股息和市值增长,道指的年复合收益率大概在5%--7%之间。我们的工作就是年复一年的超越道指,集小胜为大胜。
虽然我们每年的相对收益波动很大,时高时低?但我们追求的是长期的绝对收益,只要我们能长期领先道指10个百分点,我们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投资业绩。

从巴老的信中,我们读到了很多值得我们琢磨的东西。我相信这些东西,对我们自己以后的投资,一定会有重要的启迪性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持有策略论
后一篇:复利的喜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