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2018-09-20 09:29:09)
标签:

365

人与自然

旅游

图说云南

收藏

分类: 畅游中国【西南】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从西双版纳出发途径勐海,大约3个小时的车程,勐景来村寨就出现在高速公路一侧,交通十分方便。最能提醒游客正在靠近边境的,是边防武警会对过往车辆进行盘查,所以前往边境一定不要忘了随身携带身份证件。勐景来距离打洛口岸仅5公里,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接壤,从打洛口岸到特区首府、著名的旅游城市小勐拉只有4公里,几乎是一步之遥。湄公河的支流打洛江流经村寨的西侧,形成了天然的国境线,村民们称它“南览河”,意思是“美丽的河”。隔江相望,便能看到缅甸的树林,因而被称为“中缅第一寨”。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神圣的国土,真实的边境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立于寨中河畔的是229号界碑,标识着祖国领土的尽头。平日里生活在城市,对国家、对领土的概念更多是精神上的想象;但在看到界碑,或是出入海关时,便会油然生出切实的界线感、神圣感。这一丝微妙的感受,值得前往寻味。http://p9.pstatp.com/large/160a000eb222c9db3e73

界碑自是标识了国土的范围,但打洛江两岸的居民却是世代和谐共居。勐景来的傣族与对岸的掸族往来频繁,进行通婚和贸易。在勐景来的寨子里,年轻帅气的村长告诉我们,村子里的百余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对岸的亲戚。记得知乎上有一篇热帖“居住在边境上是怎样的体验?”形形色色的回答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国境区段,非常有趣,勐景来一定也算是其中一种。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游客来或不来,勐景来都在

出门旅行,甚至还在做旅行计划时,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地名,而地名多采用当地语言的音译,已经提前透露了目的地的文化信息。比如“打洛”,就是傣语,意为多民族的渡口。从前,居住在这里的傣、布朗、哈尼等民族一起在江边摆渡,故称之为打洛。“勐景来”中的“勐”是村寨的意思,“景来”是龙,意为有龙的村寨。勐景来就是一个真实的傣族人世代居住生活的自然村寨,游客来或不来,他们都在那里,生活、欢笑。

http://p3.pstatp.com/large/1601000ebb686664e36d静谧村寨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勐景来的大门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勐景来村寨导游组的美女们.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http://p3.pstatp.com/large/176d000640abf39a850a

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着盆栽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技多不压身,想学多少都有

陶制花盆,是心灵手巧的傣族人的传统手工艺。在寨子里,有专门的制陶演示区域,可以观看制陶拉坯的过程。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停下来,跟着传承人现场学习,体会一把《人鬼情未了》的经典镜头,设计制作一个专属的陶器。除了陶器制作,还有竹编、纺织等。老人坐在通透的木楼里,阳光毫不费力地洒进来,在手指的灵巧翻飞间,时间都编进了竹筐里。他们不仅编制生活用品,如筐、篮、篓等,现在也制作更符合现代审美,更具有艺术特质的物件,比如傣家竹楼的微缩模型等,十分精巧可人。

http://p3.pstatp.com/large/1601000ebb69186550b1
寨子里展示着多样的传统技艺
http://p3.pstatp.com/large/176d000640acf3cd5ff1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还有纺织,女子手中的纺锤飞快地穿梭,在一推一穿的娴熟动作下,色彩鲜艳的织锦也慢慢地越来越长。做成一条条围巾,挂在绳子上,像许多的花蝴蝶在风中翻飞,游人总会忍不住买上一条。俗话说“技多不压身”,若是心灵手巧的你还想学习更多技能,那么在勐景来还有手工造纸、葫芦丝制作、打铁、榨糖、酿酒等技艺,慷慨地展示着傣族人丰富的民间智慧。
http://p3.pstatp.com/large/1601000ebb6ab4c8c7e7


树叶与佛经的缘分

在傣族寨子里,最显眼、最漂亮的建筑就是佛塔和佛寺了,可谓金碧辉煌。傣族是全民信仰南传佛教的民族,佛寺是他们精神生活的圣地,自然最受重视。勐景来的塔林十分壮观,在公元1082年,傣王为了表彰101位高僧,共建大小佛塔101座,后悉数被毁,现在的58座塔林,均为后来修复。58座大小不一的佛塔,犹如一支支雨后春笋直指天穹。塔檐的小铜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佛音入心,似乎心内立刻就清明了许多。

http://p9.pstatp.com/large/160a000eb22304c4949e

金碧辉煌的塔林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傣族的男子从八九岁开始,都必须有一段入寺为僧的经历,跟着师傅既学习佛法知识,也规范行为举止,学习待人接物。之后既可以还俗结婚生子,也可以继续为僧,根据修行的成就晋升为不同级别的佛爷,备受尊敬。

http://p3.pstatp.com/large/1601000ebb6bca37d171佛寺的大门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释迦摩尼佛祖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勐景来的佛寺内建有贝叶书院,它不仅是本村寨的学校,也是整个打洛地区33所佛寺的中心学堂,其中整理典藏了丰富的傣族僧人世代记载在贝叶上的佛教典籍,小和尚们就是在此学习传统文化的。贝叶文化可以说是傣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因傣族的大量历史文献记录保存于当地盛产的贝多罗树叶制成的经书中而得名。就地取材,采叶为纸,记录下重要的佛教经典,传承后人,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与当地社会环境相融合的最佳典型了。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源自遥远印度的佛教,流传到这里时,竟与一种本地的植物发生了密切关联,怎能不让人感慨造物的神奇。而因为抄写佛经而发明的贝叶纸除了记载佛教典籍之外,还记载了傣族的社会历史、天文历法、法律法规、风俗民情、医药卫生、生产生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诸方面的内容,是傣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傣族文化因而得以记录保存下来。贝叶经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贝叶书院一定是你到了勐景来不得不去的地方。

http://p99.pstatp.com/large/176d000640ad80de77c8

佛爷都坎章亲自向访客介绍贝叶经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勐景来村寨里贝叶书院的小和尚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勐景来村寨里的佛爷们。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僧人齐放孔明灯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放河灯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河灯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勐景来村寨里的美女们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丛林掩映的傣家房舍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绿荫环绕淳朴安宁的村庄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炊烟中的傣族少女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一水之隔便是异国他乡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黄昏的林间小路 眺望远方的阿妈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黄昏的村庄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勐景来的日落
世外桃源今犹在,西双版纳勐景来

美食

旅途劳顿,怎能没有美食慰藉?酸辣口味的傣餐无疑是最让人开胃的了。加了香茅草的烤罗非鱼,外焦里嫩,鲜美入味;酸甜软糯的菠萝饭,好吃又好看;盐拌烤河苔酥脆可口,据说只有在没有污染的河水里才能生长;当然还有云南必有的各式虫子菜,就看你敢不敢吃了;细长的香米饭,光是白饭都能吃上一大碗;少不了的还有杨桃、香蕉、芒果、火龙果等各色热带水果……

http://p3.pstatp.com/large/176b000e585deb810200
本文编辑整理自张冠李戴鱼目混珠滴浩瀚网络


欢迎您的光临!
感谢您的真情!
祝您天天快乐!
好运伴您随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