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封学敏
封学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846
  • 关注人气:2,4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2018-05-14 05:57:57)
标签:

365

人与自然

历史渊源

图文资料

收藏

分类: 畅游中国【西南】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阿里地区(藏语拼音:Ngari Sanai,威利:mnga' ris sa gnas),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当地的谚语说道

“这里的土地如此荒芜

通往它的门径如此之高

只有最亲密的朋友和最深刻的敌人

才会前来探望我们”

然而

就是这样一片荒芜之地

却拥有极致的风光

并且孕育出了神秘而灿烂的古代文明

今日西藏文化、宗教中的重要仪轨

往往与这些古文明密切相关

它们的消亡引发众多考古学家、宗教学者孜孜探索

堪称另一个敦煌

学者们言道

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阿里

阿里究竟有什么?

为什么能影响整个西藏?

我们需要从阿里的三大元素说起

因为它们拥有改天换地的力量

亿万年以来的板块运动

阿里地区沧海成陆,不断隆升

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

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四条巨大的山脉在此汇聚

阿里的第一个元素

登场了

喀喇昆仑山脉

耸立于西北

(喀喇昆仑山深入阿里羌塘区的雪山群,逐渐与高原台地交融,)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喜马拉雅山脉

崛起于南侧

(普兰县境内的喜马拉雅群山)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喀喇昆仑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

冈底斯山脉斜贯东西

(夏岗江峰,海拔6822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561bcbde98c7462bb92d8d1b9853fc97.jpeg

主峰冈仁波齐海拔6656米

其山体外形富于变化

南侧相对圆润

巨大的岩石沟槽在中间构成了

一个显著的十字图案

(冈仁波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be46b31d319b414fb4f84adac7d40d39.jpeg

北侧山体则凌厉、陡峭

如同斧劈刀斫

(冈仁波齐北侧)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7049695e09074a56bb1a4da68d49c443.jpeg

如果从空中俯瞰

无论圆润还是陡峭都已经不重要

一条由冰川剥蚀而成的S形山脊

成为最显著的特征

它弯曲着向下延伸

薄如刀刃

(冈仁波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4d1844d610354cbfbd91165443f6b4a2.jpeg

这些大型山脉排列紧密

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

最近处相距仅约70-80千米

从远处观看

两列大山几乎平行排列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f9b6138c5166460d90cfc0b034e05668.jpeg

大型山脉之间又派生出许多次一级的山脉

山连山、山接山

(狮泉河镇附近)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c21097660faf474d92faf2882f1c8823.jpeg

其中

喜马拉雅山的支脉阿伊拉日居山

因为山体中不同颜色的矿物质

呈现出斑斓的色彩

所以又名五彩山

(阿伊拉日居山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dafe760bf7f945a9a934dfeaed0c6f11.jpeg

如此密集的极高山

使得阿里的第二个重要元素登场了

它便是

成千上万年的降雪(降水)

在群山之中积累出大量的冰川

尤其纳木那尼、冈仁波齐、隆格尔山周围

以及阿里北部最为密集

(左右两条冰川反向行进,形成了一个X形,其中左侧为喜马拉雅山脉仲尼冰川,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冰川不断消融

向下流淌

(左侧冰川为喜马拉雅山脉北公达茨仁冰川,可以看出冰川消融向下流淌的痕迹,还形成了一个冰川湖,)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f422a89b3ffd4003b03f1e621dcec8c9.jpeg

著名的玛旁雍错拉昂错

夹峙于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

(较为罕见的两山两湖同框照,上方为纳木那尼,下方为冈仁波齐,左侧为玛旁雍错、右侧为拉昂错,)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来自周围高山的淡水较多补给玛旁雍错

它面积超过400平方千米

是同样海拔高度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水面清澈、宁静

(玛旁雍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098625081ca042c280c4171545ca856e.jpeg

周边草原植被生长茂盛

形成了一处天然的优质牧场

(玛旁雍错与冈仁波齐、羊群)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868ba257a58144d68bc113be6edf5a6a.jpeg

紧邻的拉昂错恰好相反

它的淡水补给较少

导致湖水矿化度提升

水质苦涩难咽

湖岸植被稀疏、极为荒芜

(拉昂错与冈仁波齐、藏野驴;后来拉昂错被称为鬼湖,玛旁雍错为圣湖)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旁边的小湖古加错

风光亦令人惊叹

(古加错)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朝晖下

它映照着纳木那尼峰

金光满湖山

(古加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369f23763dd1434a97bddb9119e3a0b7.jpeg

更为殊异的是班公错

它周围山峦起伏

山湖相接,十分壮观

(班公错北侧喀喇昆仑山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e3cf84fea5ef450f873c46b98159c650.jpeg

班公错形状狭长

横跨中国边境与克什米尔地区

因为东西两段淡水补给量的不同

东段在中国境内主要为淡水湖

延伸至克什米尔地区则逐渐演变为咸水湖

(班公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b3df51529b5d4e728c132b03260d5847.jpeg

其他湖泊也是各有特色

位于冈底斯山脉群峰之中的

扎日南木错

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

为阿里第一大湖、西藏第三大湖

(扎日南木错)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还有湖岸曲折的嘎仁

(嘎仁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29093273e5f74a03bd458ebdd08fa89d.jpeg

以及阿里最北端的羊湖

(羊湖,远处是地标独尖山)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f3cd3adf98c44842b4fd780488ceb3a9.jpeg

与内流水系相比

外流水系具有更强大的洪荒之力

它们撕开地表、夺路向前

再汇聚成更大的河流

最终流入海洋

从冈仁波齐周围地区发源的四大河流

全都属于外流水系

分别是森格藏布(狮泉河)、朗钦藏布(象泉河)

马甲藏布(孔雀河)、当却藏布(马泉河)

(褐色区域为阿里外流水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403e95ad38e344ef82ff0a3485af718d.jpeg

森格藏布汉语译名狮泉河

在流入克什米尔之后改称印度河

它源头海拔5164米

之后河流不断切割

河谷从3千米逐步扩展到10千米左右

海拔在狮泉河镇降至约4200米

(狮泉河,一只雕鸮恰好入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ba05e5344a7042588c86e80aa77466ce.jpeg

马甲藏布的切割能力更加强大

它汉语译名孔雀河

经普兰县进入尼泊尔境内

再汇入恒河出海

源头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5400米处

至普兰县普兰镇时

河谷已经降低到不足3900米

(孔雀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952df3a8678d4a998c5da71c686c4636.jpeg

最强大的是朗钦藏布

它汉语译名象泉河

为印度河最大支流萨特累季河的上游

其河源海拔约5300米

至札达县什布奇附近河谷海拔只有2800米

高差超过2400米

切割能力一流

(象泉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19ef7239436143c18be6424c8e3eed55.jpeg

内流水系造就了遍地湖泊

外流水系造就了深切河谷

两种水系的影响也从此分道扬镳

切割能力较弱的内流水系地区

保持了较高的海拔

令人类难以生存

所谓“北方的空地”就此诞生

这便是羌塘

(藏语羌塘的语义为“北方的空地”,还包括西藏那曲、青海、新疆的一部分;下图为阿里羌塘的荒野,山为昆仑山支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7bed31f596e84d648942485d2bfc8262.jpeg

而外流水系切割出的河谷

使得海拔大幅降低

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相对宜居的条件

(象泉河谷的村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31519c6530714c4386a5dc4b3bca59ae.jpeg

先民的脚步即将登临

不过在此之前

人类还需要阿里的第三个重要元素

大约500万前

阿伊拉日居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象泉河流域

还是一片灌满了水的大湖

之后两侧山脉加速隆升

阻挡了水汽的进入

大湖区域形成干热少雨的雨影区

湖泊逐渐干涸、大地出露

这便是达盆地

(札达盆地位置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8224d1e7d4e04c46bb5c3388c34483db.jpeg

在此过程中

湖泊以及周边河流带来的泥沙物质

大量沉积在底部

形成厚达800米的沉积地层

阿里的第三个重要元素终于来临

象泉河的流水

以及当地短促的夏季降雨

不断冲刷这些巨厚的土层

原本平坦的高原湖盆面被肆意切割

大地变得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

土质的丛林--土林

土林相对高度

可以达到上百米

(札达土林扎不让村)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72aff79652cd42cbbbaacfface981dd7.jpeg

或一簇簇蜂拥而上

札达土林扎不让村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33e89937e5f94cc786ac1d97be93a70f.jpeg

或一根根笔直挺立

(札达土林霞义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76dd3ebe015b4cd3a44d51602592227d.jpeg

或一层层逐级抬升

(札达土林)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1e324def1bde4387825518200de8b066.jpeg

或似旋转阶梯盘旋而上

(札达土林霞义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a7efcbb939684961a090a6393dfe8127.jpeg

直达雪峰

札达土林,雪峰为依比岗麦峰,印度称为卡美特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367c825c29104576835db2a3cf085dac.jpeg

又或似天然巨墙,巍然而立.

(札达土林)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98bc2ed35b894615988ebf2273cc827f.jpeg

无数的土柱、土塔、土墙、土堡聚集在一起

一个从西北到东南绵延175千米

宽达45千米、面积约2400平方千米的

超级土林群

札达土林

诞生了

(札达土林全景)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就这样,山,孕育了发达的水系;水,造就了地势低洼的河谷;土,形成了气势恢宏的土林;

阿里的三大重要元素已经全部就绪,古代先民们将以此为基,创造出怎样的文明?

荒野文明

1-2万年前,人类已经踏上阿里的土地,他们削制石器

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场景刻画在岩石之上

(阿里日土岩画,疑似牵狗之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aea02b42aa394bc291b336b941a848d7.jpeg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公元前4世纪

先民们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

势力范围几乎涵盖今日西藏大部

人称

象雄王国

他们以条件最优越的象泉河谷为中心

在高原上游牧、狩猎

(高山下的羊群)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5ceeddc00ded47faa42aa02daadde3cf.jpeg

在河谷地带开垦农田

(札达县底雅乡的梯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1d35f1324a294eab867584e23dca8875.jpeg

他们打造黄金面具

(出土于噶尔县故如甲木墓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40a35e2531594e588735e18924b0c362.jpeg

从中原引入奢华的织锦

出土于噶尔县故如甲木墓地,上有汉字“王”“侯”,是青藏高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丝绸制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bd4ad353673346dda03acc0c4273f593.jpeg

象雄王积累起雄厚的财富

以不容质疑的权势调动万千人力

要营建规模庞大的都城

但是高原上树木稀疏

缺乏用于建筑的足够木材

土质紧密的土林进入象雄人的视野

他们在土林上挖掘出结构复杂的窑洞

洞套洞、房套房

三室一厅、四室一厅应有尽有

再配以其他建筑

以为居所、宫殿、庙宇

(象雄王国大鹏银城的洞穴遗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660ebf6ba1bd4c80ad144d0dbafd70f9.jpeg

他们崇拜大鹏金翅鸟(琼鸟)

就连都城的外形也是如此

并因此得名

大鹏银城

(大鹏银城遗址,中间为身躯,两边山体为两翼,位于札达县曲龙村;藏语音为穹隆威卡尔,穹隆意为大鹏,威卡尔意为银色的城堡,所以亦有汉译为穹隆银城或琼隆银城;具体位置尚有争议,另一处呼声较高的遗址位于噶尔县卡尔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b41fd4967d51496aa63c8ca8094830aa.jpeg

土林之上的都城

具有绝佳的防御优势

象雄王的财富聚于其中

松赞干布的妹妹从吐蕃远嫁而来

她在歌中唱道

(引自金书波《从象雄走来》,有修订)

“我所嫁之地啊

是大鹏银堡寨

从外面看是险峻山崖

从里面看却是黄金与宝石”

国王主导了物质生活

精神世界则由神明主导

雍仲本教在冈底斯山发源

信众们在石头上刻写图案、文字以求福报

今日遍布西藏的玛尼石玛尼堆雏形

就此诞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aa0b3df240ba4234b5846f8357670560.jpeg

他们赋予雍仲符号神圣的含义

在宗教仪轨中不断使用

(雍仲符号在世界各地的古老文化中都曾出现,早期也并不区分方向,在汉地它被称为“万字符”,由武则天时期确定读音)

卍 或 

他们建立起对神山圣湖的崇拜

尤其是冈仁波齐的巨大十字沟槽

与雍仲符号相似

而更受推崇

(冈仁波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315b0ffe0ee04cc2a5b4018ce4ca0391.jpeg

雍仲本教携带着象雄文明的基因

从冈仁波齐周边地区发源的马泉河

即雅鲁藏布江的上游

向东传播

影响力遍布西藏

(马泉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7fded50d3bc741f4a7d80ce6fa8e46dd.jpeg

公元9世纪中叶

吐蕃的权贵们相互攻伐不休

由印度传入的佛教与本土宗教本教激烈冲突

吐蕃王朝分崩离析

王子吉德尼玛衮逃至象雄故地建立割据政权

并改称象雄为阿里,意为“领地”

阿里之名正式出现

吉德尼玛衮分封诸子

其中一子统治今日阿里地区

是为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位置示意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eb80430be1d7455a8f70886a0ac3a8b2.jpeg

孔雀河谷普兰县的农田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324cb574cb4a4ba2929eaa0f2651c404.jpeg

托林寺遗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048882cecbbe44f89c014fb4f5a23458.jpeg

佛窟遍山

皮央遗址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内部的壁画

更是不惜重金

古格壁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157fd13ec8ac428b86b3d231332fbb96.jpeg

兼融南亚、波斯的开放夸张于一体

独具特色,开一代画风

尤其女性神祗短袖紧身式的着装

乳房丰满、腰肢纤细

胯部倾斜,肚脐显露

尽显人体之美

古格壁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90b87a1202674c8b9dc4b9e86c3c1d4b.jpeg

古格的佛教大量吸引本教的元素

是它最终取代本教成为优势宗教的重要原因

冈仁波齐成为佛教、本教等宗教

共同认定的世界中心

每年从四方而来的朝圣者络绎不绝

以冈仁波齐为中心的水系示意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dce93904e4664ac68f6abd6ac5288389.jpeg

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国都的建设

王城在土林与群峰之中

依山而建

远眺札达土林当中的古格王城,画面中下部微小的暗红色建筑群,点击放大后可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3927017142ef46c9860a9e99552e6a7a.jpeg

445间房屋、879孔洞窟

58座碉楼、28座佛塔

全都叠砌在土林之上

相对高差175米

居高临下、地势险峻、气势宏伟

航拍古格遗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b0dfd62d593e4eeea32270e0c00ea544.jpeg

山顶是王宫所在

从山脚到王宫只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暗道

四面悬崖,无遮无拦

堪称冷兵器时代世界上最完美的城堡之一

古格王城遗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486c4fc4c511478c9cfdc5125c51d260.jpeg

辉煌灿烂的古格

后来被拉达克所灭

千年古堡逐渐荒废

只留下残垣断壁和无数谜题

象雄与古格都已远去

今天的阿里

依然保持着独有的魅力

它还拥有中国视宁度最好的星空

拥有中国最独特的动植物

拥有纯朴的居民

阿里

它就在荒野中

既荒野,又文明

在阿里普兰县科加寺偶遇的一个小姑娘,笑容如此阳光,似乎来自尼泊尔,阿里就这样包容着从世界各地赶来的朝圣者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24/fd6bcb2553f444ff822f970d56702f4b.jpeg

南极北极之外的第三极,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一路向西,路过羊卓雍错、路过江孜古堡,路过扎什伦布、路过珠穆朗玛,路过希夏邦马、路过冷布岗日,路过雅鲁藏布江源头,路过无数的路过,才能进入阿里这片旷悍的疆域,遇见玛旁雍错、遇见古格王朝,遇见那些属于你的遇见…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玛旁雍错(海拔4933米)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希夏邦马峰和佩枯措盐碱地,希夏邦马峰,14座8000米以上雪峰的最后一座。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的最高峰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消失的文明,古格王朝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壮丽的地址奇观,扎达土林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守候日落)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古格王朝星空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本文编辑整理再鱼目混珠滴浩瀚网络


看遍祖国大好河山--西藏阿里1荒野文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