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玩转清末湖北铜元(上)

(2012-06-21 00:03:35)
标签:

悟泉

杂谈

湖北铜元是中国清末铜元实物存世最大的省份铜元。不论是哪一堆十文通货,说没有四川、安徽、云南等省铜元肯定有人相信,但决不会相信没有湖北铜元!并且湖北铜元总占有一定的分量;湖北也是全国铜元铸造质量最好的省份。同样,在任何一堆十文通货铜元中,湖北铜元总是象鹤立鸡群的美女那样以图文清晰、质量上乘而引人注目,尤其是品相派的爱好者在昏昧不堪的杂乱铜元中千选万选,挑得最多的仍然是几枚出色的湖北铜元而已。正因为有如此量大而质好的铜元实物,为我们全面收藏、研究、投资湖北铜元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也是最能吸引广大铜元爱好者的地方。但是,如何玩转清末湖北铜元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笔者此文专门谈谈这个问题,以求教于同行大家。



  一、清末湖北铜元的特点特色:



    清末湖北铜元的铸造虽晚于广东、福建和江苏等省,但却后来居上,铸造数量不仅远远超过各省,雄居全国之首。而且清末湖北铜元铸造整体质量无省可比。



    湖北自古以来为九省通衢之地,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因地处东西南北要冲,汉口又系粮、棉、油、盐、药、茶、杂货等“八大行”集散地,所以向来商贾云集。汉口开埠后,成为内地与外国通商的最大口岸,武汉三镇一跃而成为洋务运动后期的中心地区,湖北近代工业基础随之奠定。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剧,激发湖北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外国势力的入侵,促进了封建币制改革的迫切性。湖北人素有九头鸟之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二月,湖广总督张之洞见广东、福建、江苏等省铸造铜元有利可图,为解决本省钱荒问题,遂令当时的湖北银元局试铸当十铜元,先铸一百万枚。这些铜元投入市场后,颇受市民欢迎,流通非常顺畅。于是在紧接着的第二年即将原铸钱局改湖北铜元局,并正式大量投入生产。



    随着不断的扩大规模,湖北铜元在本省有些富余,开始流向外省,尽管受到各省府的抵制,但因铸造质量好,民乐用之,不久便通行全国。到后期不仅湖北铜元局专门铸造,原湖北银元局也开附属厂铸造,汉阳兵工厂竟然也加入到铸造铜元行列。三个厂局同时铸造,使湖北迅速成为全国铜元第一大省。从光绪31年到光绪34年即1904至1908年仅仅四年时间,湖北铜元局平均每日的铜元铸造数量在100万枚以上,每年的铸造量在4亿枚以上,其中光绪31年一年的铸造量高达12亿枚。从光绪27年湖北银元局试铸到宣统二年(1910年)铸币权收归中央后止,湖北铜元铸造量达56亿枚之多,包括湖北铜元局39亿、银元局附铸12亿、汉阳兵工厂附铸5亿。除少量20文、五文、二文、一文外,绝大部分为当10文铜元,湖北铜元铸造量约占当时全国铜元总数的五分之一。



     铜元的大量铸造,不仅完全解决了当时制钱缺乏所造成的钱荒,而且为湖北的新式练兵、学堂教育,实业兴办等“新政”提供了大量的经费。为此湖北铜元的特色特点除铸造量最大外还创造了其它多个第一:获利最丰、流通最广、铸币规模最大、铸币质量最好、存世量最多。这一切为全面研究湖北铜元打下了坚实的实物基础。



  二、谱载版式版别大观。



   湖北铜元版类相对很多省份来说算是比较少的,但版式繁多。段洪刚的《中国铜元分类研究》所载版式230种,是目前所见列湖北铜元版式最多最全的文献资料,包括湖北光绪元宝八花系列19种、六花系列46种、金钱系列12种、五花系列37种、湖北大清铜币46种、趣味币29种、湖北军政府20种、其它币19种;影响较大的《中国铜元谱》(段洪刚编著2011年修订本,以下简称段谱)所载120种,多为大众所熟识的品种,其中单列十文版式外28种、十文面背组合92种,下面会详细说到;戴晓波编著的《中国铜元大集》2008彩图本第一集(以下简称戴谱)所载135种,包括六花系列38种、八花系列16种、金钱系列8种、五花系列22种、大清铜币系列36种、其它28种;周沁园、李平文合作编著的《中国机制铜元目录》2012年三月版(以下简称周谱)所载81种,包括六花系列16种、八花系列11种、金钱系列6种、五花系列13种、大清铜币系列34种、其它4种。这三谱基本上代表性中国铜元目前基本存在境况。



  以段谱为基础对清末湖北铜元十文版式版别以及版式级别作如下疏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版式版别,玩转湖北铜元就必须熟悉这些版式版别及级别,并一定要把它们牢记在心里。



  清末湖北十文铜元共有92种,分两大类别:湖北光绪元宝和鄂字大清铜币。光绪元宝55种,分四大系列,即六花系列、八花系列、五花系列和金钱系列。大清铜币37种,分两大系列,即鄂字光绪大清铜币系列和鄂字宣统大清铜币系列。



〈一〉光绪元宝六花,共有版式20种。



   1、大北8种:长云十级、短云十级、龙胸无云七级、珠圈须外六级、须外有云八级、须外无云六级、火珠包云七级、火珠卷云七级。



   2、中北2种:长云十级、短云八级。



   3、中北小花2种:长云十级、火珠包云七级。



   4、小北8种:长云八级、短云十级、龙胸无云九级、火珠包云八级、火珠卷云九级、白铜大火珠三级、大火珠九级、大火珠右飘九级。



  光绪元宝六花20种包括十级5种、九级4种、八级4种、七级4种、六级2种、三级1种



〈二〉光绪元宝八花,共有版式13种。



   1、阴点高北6种:珠圈坐龙九级、特大龙六级、六鳞七刺十级、七鳞九刺十级、七鳞七刺九级、八鳞七刺十级。



   2、阴点低北5种:珠圈坐龙九级、特大龙九级、七鳞九刺六级、七鳞七刺五级、八鳞七刺七级。



   3、阳点2种:珠圈坐龙七级、特大龙八级。



  光绪元宝八花13种包括十级3种、九级4种、八级1种、七级2种、六级2种、五级1种。



〈三〉光绪元宝五花,共有版式15种。



   1、大满文6种:双点坐龙十级、三点坐龙九级、小胖龙十级、小胖龙长刺七级、跳E龙八级、短爪圆嘴龙四级。



   2、平满文3种:双点坐龙八级、跳E龙四级、瘦身龙八级。



   3、低满文6种:双点坐龙十级、小胖龙六级、跳E龙十级、瘦身龙九级、短爪圆嘴龙六级、长爪圆嘴龙六级。



   光绪元宝五花15种包括十级4种、九级2种、八级3种、七级1种、六级3种、四级2种。



〈四〉光绪元宝中金钱,共有版式7种。



   1、中金钱5种:双点坐龙九级、三点坐龙十级、小胖龙五级、小胖龙长刺五级、跳E龙五级。



   2、大马齿中金钱2种:三点坐龙四级、大马齿大英文八级。



    光绪元宝中金钱7种包括十级1种、九级1种、八级1种、五级3种、四级1种。

玩转湖北铜元(中)

〈一〉大清铜币,共有版式37种。


    1、部颁式3种:部颁龙九级、地方龙点心云五级、双冠龙八级。


    2、仿部颁式5种:部颁龙五级、地方龙点心云十级、地方龙钩心云十级、地方龙阴俯月八级、阴旋大耳龙四级。


    3、双冠龙2种:部颁龙八级、双冠龙九级。


    4、宽清单冠龙4种:阳旋龙九级、阴旋大耳龙十级、阴旋小耳龙十级、小阴旋龙十级。


    5、狭清单冠龙8种:部颁龙五级、阳旋龙十级、阴旋小耳龙九级、阴旋大耳龙七级、小阴旋龙八级、宣统阳旋龙四级、宣统阴旋龙四级、叠压宣统光绪四级。


    6、捺连横单冠龙4种:地方龙点心云五级、阳旋十级、阴旋十级、小阴旋八级。


    7、宣统长钩5种:光绪阳旋四级、宣统阳旋十级、宣统阴阳旋八级、宣统阴旋十级、叠压六级。


    8、宣统短钩5种:光绪阳旋四级、宣统阳旋十级、阴阳旋八角龙十级、宣统阴旋十级、叠压六级。


    9、纪年叠压1种:宣统阴旋六级。


    大清铜币37种包括十级13种、九级4种、八级6种、七级1种、六级3种、五级4种、四级6种


    据专家推算,湖北铜元版式版别不下千余种,目前发现还不到300种,每年修谱时即要增加若干新发现的品种。因此,湖北铜元发现新品种的潜力非常之大。目前玩湖北铜元版式的爱好者不多,随着大家的参与和深入的研究,湖北铜元版式品种与魅力将更全面、更完整的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识别湖北铜元版式版别细微之差。


    区别版式有时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细微的差别,经常会使人头大。铜元大多有百年之久的历史,又是流通中的货币,绝大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磨损或锈蚀,一枚品相较差的铜元其细微之处因磨损或锈蚀就更难区分开来了。因此玩铜元版式,品相是一个重要因素,品相好其图文特点才明显、完整、清晰,这是区分各版式的前提或基础。就笔者玩铜元的经验,发现一些简单、易学、易会的辨别方法,不妨介绍如下:


    区别版式必须要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记主要特征或最明显的特征,不能拘泥于书本图谱,也可称做“识别版式一眼法”。掌握这些特征对尽快熟悉版式版别有较大的帮助,特别对寻找混版和错配能起到事半倍功的作用。当然这种方法不适合辨别真假赝品,如果凭主要特征或显著特征去识别中高档品的真伪则肯定不靠谱,其结果必然上当受骗。


     1、湖北光绪元宝中六花大“北”、中“北”识别一眼法。大北、中北初一看很难区分大小,大北的细字版与中北的粗字版凭肉眼是根本分不开来的。需要其它更明显的特征来区分。大“北”底部离珠圈较近并且与珠圈平行,字稍粗壮;而中“北”底部则一边高一边底,与珠圈组成梯形,字稍清瘦。


     2、湖北光绪元宝中八花特大龙面与一般小坐龙面识别一眼法。也很简单,特大龙面的“北”属低北,即离珠圈较近;而一般坐龙面的“北”属高北,即离珠圈较远。


     3、湖北光绪元宝中五花“金砖四小龙”的识别一眼法。金砖四小龙即人们习惯称的小胖龙、跳E龙、瘦身龙、圆嘴龙。如仅围绕名称来识别,是较费劲的,因为这些名称并没有概括其主要特征或明显特征。名称版式必须要同时具备差别性、唯一性、显明性三个特征,取名时就要依据最主要特征来取。大家一般尊重前人所定,形成传统习惯的提法,所以仍然用此名。小胖龙的龙身拐弯处有一非常明显的粗捺云,可称作捺云龙;跳E龙的龙珠为一月牙,可称作月牙龙;瘦身龙与圆嘴龙龙身拐弯处都有两点云,其区别是前者龙身右上腿成直角弯状,可称作直角腿弯龙;后者的龙身右上腿成锐角弯状,可称作锐角腿弯龙。


    4、湖北大清铜币之部颁面、仿部颁(大清龙或地方龙)面、双冠龙面、单冠龙面的一眼识别法。部颁面的“清”字,中竖弯而细,有明显的弯头;而仿部颁面的“清”字中竖粗而直,没有明显的弯头;双冠龙面的“鄂”字耳旁偏上,几乎与双口齐平,有谱称平口鄂,其它面则鄂字耳旁偏下,有谱称上口鄂;单冠龙面的“大”字第一笔歪斜,其它面的“大”第一笔正,其中部颁面之“大”正而清瘦,仿部颁面之“大”正而粗重。


    5、湖北大清铜币之部颁龙与地方龙的一眼识别法。部颁龙英文N上有一圆点,而地方龙则没有。


    6、湖北大清铜币单冠龙之宽清、狭清的一眼识别法。其实这两者的最明显差别不在“清”字上,而是在“午”字上。“午”字第三笔横之长短非常明显,我们可称为长横午和短横午。戴谱以连笔午和四笔午加以区分,也让人拎不清。我归纳为:宽清=短横午=四笔午=阴旋纹;狭清=长横午=连笔午=阳旋纹。它们之间相互错动即为混版,这样简单明了,容易掌握。


     四、清末湖北铜元中的混版或错配。


    所谓混版是指同一造币厂将不同时期不同版式的面和背混用产生的新版式。历史以来,各省的不同混版铜元一直比正版铜元评级要高得多,绝大多跻身中高档币行列,其趣味性、珍稀性、特别性为广大铜元收藏爱好者所青睐。混版铜元也对研究模板改造以及币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看,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面版和背版都有可能混配铸造,因为,不论铸造什么样的铜元,其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品种或版式,更不是为了将来的收藏或研究,单纯的只是为了流通使用。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混配,是不影响市场流通使用的。也许就是为了节约成本,就地取材,再次使用或循环使用没有损坏的模具,而不用花精力和成本重新刻模。因此到底混配了多少版式,没有人能够回答,只有靠实物来证实了。过去人们并没有注意混版,也没有发现现在有这么多的混版版式,只是随着人们收藏意识的增强,接触实物的增多,通过比较鉴别,才逐步认识到市面上的确存在一个混版系列,也为铜元爱好者增加了一个新的收藏专题。


    混版是相对于正版而言的,如何识别混版,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清楚熟悉所有版式正面和背面的正版基本特征。当你发现,一枚普通版式中,其正面或背面有不同于本版式基本特征的其它特征,那么就要恭喜你,拥有一枚混版了。


    湖北珍品铜元本来就不多,过去老藏家认为湖北的珍品只有珠圈水龙与黄铜元而已。其实不然,湖北的混版铜元就是一个珍品系列,只不过那时还不为人所认识罢了。《百年铜元——中国近代机制币珍赏》(何代水、周沁园编著)中涉及湖北铜元珍品币50余枚,其中有近40枚为各种混版。


    湖北铜元混版之多也为全国各省之最。目前发现的大概有40到50种,段谱载有36种,分别为:


    1、湖北光绪元宝中六花系列3种:大北龙胸无云七级、中北短云八级、小北长云八级。


    2、湖北光绪元宝中八花系列4种:高北特大龙六级、低北七鳞九刺六级、低北七鳞七刺五级、低北八鳞七刺七级。


    3、湖北光绪元宝中五花系列5种:大满文三点坐龙九级、大满文跳E龙八级、平满文跳E龙四级、平满文瘦身龙八级、低满文小胖龙六级。


    4、湖北光绪元宝中金钱系列5种:中金钱双点坐龙九级、小中金钱胖龙五级、小中金钱胖龙长刺五级、中金钱跳E龙五级、中金钱大马齿三点坐龙四级。


    5、湖北鄂字大清铜币系列19种:


    部颁面地方龙点心云五级、部颁面双冠龙八级;


    仿部颁面部颁龙五级、仿部颁面阴旋大耳龙四级;


    双冠龙面部颁龙八级;


    宽清或短横午阳旋龙九级;


    狭清或长横午部颁龙五级、狭清或长横午阴旋小耳龙九级、狭清或长横午阴旋大耳龙七级、狭清或长横午小阴旋龙八级、狭清或长横午宣统阳旋龙四级、狭清或长横午宣统阴旋龙四级、狭清或长横午叠压宣统光绪四级;

捺连横单冠龙面地方龙点心云五级;



    宣统长钩光绪阳旋四级、宣统长钩叠压六级、宣统短钩光绪阳旋四级、宣统短钩叠压六级、纪年叠压宣统阴旋六级。


    从中可以看出,湖北铜元中光绪元宝系列混版17种,大清铜币系列19种,越到后期混版越多,仅单冠龙中的长横午就有7种之多。这些混版中最高级是四级,最低级是九级,以五、六、七级中档币居多。当然这也不一定准确,这包括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才为混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另一个是这些版式级别的确定是不是科学客观准确?这些问题都可以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