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宇宙人生的终极密码:从释迦牟尼到爱因斯坦 》
(2018-09-17 16:17:57)
标签:
转载 |
分类: 潜能开发 |
【转载】《宇宙人生的终极密码:从释迦牟尼到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老师、量子理论之父——普朗克博士,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感叹道: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由快速振动的量子组成!
而东方圣贤,如佛陀,也在2600年前指出,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由振动组成。近代的科学也印证了能量和物质间的关系,最有名的就是爱因斯坦的E=mc2(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
可是,当科学家再往最微细的次原子领域探索,或向最广阔的宇宙苍穹深究时,却发现在人类感官经验所不及的境地,物质与能量的本质其实是合而为一的。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及相对论,也彻底颠覆了古典物理机械式的时空观。最著名的就是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的E=hv(E是能量,h是一个量子常数,v是振动的频率),当一个事物常数不变的情况下,振动频率越高,它的能量越强。
二、大卫·霍金斯的“能量级别论”
我们之所以认为“物质和能量”或“肉体和灵体”截然不同,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二元(两极)化思考模式。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几乎都是来自知识和逻辑,而知识和逻辑形成了思想,思想就成为语言的基础,这种模式使得人类变成二元化的产物,有着二元化的思考方式。因此,在人的世界里有“善”就有“恶”,有“对”自然有“错”,有“好”更是有“坏”,有“快乐”当然也有“痛苦”,一切皆有对立面。
三、为什么人的肉眼看不见灵体?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有灵体的存在,为什么人的肉眼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一般而言,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物质世界,位于前面所谈的连续体的末端,和另一端无形灵性世界相较,这个物质世界比重大、振动低,因此肉体的察觉力非常有限。
例如人的耳朵可听到的频率范围,最高可达到每秒20000赫兹、最低可听到每秒16赫兹。人的眼睛,可以看到某一个范围内的频率,例如当振动频率在500~536兆赫之间时,眼睛就会看到黄色。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红橙黄绿蓝靛紫,紫色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到颜色的极限。其实,在紫色之上还有振动频率更高的紫外线,在红色之下也有振动频率更低的红外线,但因为振动频率过高或过低,超过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范围,所以我们看不见。电磁波频谱从交流电的几十赫兹到伽马射线的大于3×1019赫兹,范围非常之大,而人眼可见的光波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段。
我们察觉不到的事物,难道就表示它不存在吗?事实上它一直都存在,而且一直存在我们的四周。上面所谈的紫外线或红外线,它不但存在,而且还渗透到人类的肉体之中。在肉体或物质世界之外,存在着振动频率更高的广大世界。如果我们调整自己的能量振动频率,就可以突破限制,接受到广大世界中的信息,而不再只是限制在肉体或物质世界的层次中。
然而,科学家还印证了另一事实,那就是“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可以从振频低的一极转换成连续体上振频高的另一极,这一事实对人类来说可是个大好消息,这表示我们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调高我们自己的能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升华成精细轻快、密度小的能量。
这让我想起清华大学有门课程,关于“物质、能量、信息”,揭示了宇宙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传统养生学经常提到“人有三宝精、气、神”,刚好对应了物质(精)、能量(气)、信息(神)。这难道是巧合吗?结合《道德经》延伸,物质(阳)、能量(?)、信息(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炁以为和”。“一”是什么?“炁”又是什么?人的肉眼看得到信息吗?看得到能量吗?
四、共振能使低频变高频
为了说明能量是如何从低振频转换到高振频,必须提到1665年荷兰科学家贺金斯(Christian Huygens)所发现的“共振原理”(entrainment):当两种有着不同周期的物质能量相遇时,振动韵律强大的物质会使较弱的一方以同样的速率振动,而形成同步共振现象。也就是说,强大韵律的振动投射到另一有相对应频率的物体上,而此振动韵律弱的物体由于受到相对应频率之周期性的刺激,因而与较强的物体产生共鸣而振动。
贺金斯曾在房间里的墙上并排放置不同速率的老爷钟,然后走出房间,第二天再回来时发现老爷钟的钟锤皆以同速率同步摆动,其后许多人相继重复此钟锤实验,屡试不爽。事实上,“共振”可以说是一种共鸣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琴弦,未振动的琴弦会受强烈振动琴弦的影响而一起共振;再举个女高音震破玻璃杯的例子,女高音高频的歌声(无形)能提高玻璃杯(有形)的振动速率,当振动高到某一程度,玻璃杯无法再维持玻璃的形状因而破碎。
因此,在疗愈学或灵学上,要测量能量的高或低,传统上都是靠测量者的超感能力(超视觉、超听觉、超嗅觉、超味觉、超触觉或动觉)。由于每一种能量皆有特定的脉动(亦即其振动频率),可以用超感官去测量,举个用超触觉或肌肉动觉测能量的例子:如到市场买水果,我伸手去感觉来自两个不同农场的苹果,A苹果感觉上脉动慢些,B苹果感觉上脉动快些、振动的“质”也精细些,我当然会选择能量较“高”的B苹果。
除了靠超感能力外,各文化也有特定的方法测量能量,如西方用占卜杖或占卜枝来测地下水或矿脉,这古老的方法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被广泛使用。安慈的大哥10多年前退休后想离世独居,在加州的天使营山区买下20多英亩的地,这大片荒地当时没路、没电、没水,要在其上建屋子居住,当务之急自然是找水源凿井,他请的便是当地的“导者”(Dowser)为他找水。安慈的养父生前在加州的莫得斯朵(Modesto)拥有大片农场,农场上10多幢房子是安慈小时候跟着他合建的,他告诉我,他找水源从不假他人,也是用柳枝占卜找水源。本书在“气轮”一章所谈的摆锤测量也是相同的原理。
近代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宝维斯(Antoine Bovis)用钟锤原理发展出“宝维斯尺度”(Bovis Scale),有系统地用数据来测量并记录物质的能量,任何东西都可测量出用数字代表的值。对生物体来说,6500单位以下是负值,对健康有害;6500为中性,不好不坏,若是对健康有益,必须至少在8000以上。比如说,如果将之用来测量地理,所得之值若是低于6500则不适合人居住,可能是地下水脉流经之处或正好是地球辐射线较强之处。另外,教堂钟声为11000,宗教庙宇为14000。
若用“宝维斯尺度”来测量人体,在细胞层次上,癌细胞都低于6500,正常细胞的DNA 高于6500,至于全身的能量,有病的人测出的数字低于6500,感觉疲倦的正常人为6500,身体健康的人为7500,精力充沛的人为8500,有能力疗愈别人的人至少是8500,有灵媒能力之人少9000,不少长期修行者所测出的能量值远超过10000。
五、疗愈密码,把低频能量提升成高频能量
所谓的“疗愈”,其实就是透过“共振”来转换人的电磁场中低频能量状态,这表示我们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调高我们自己的能量,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转化升华成精细轻快、密度小、振频高的能量。共振可应用在人体的各个层次上,在细胞层次上来说,我们可以将人体内堆积过多的自由基转换成为阴离子;在肉体上,可以将高度浓缩的肿瘤转换成密度较小的健康肌肉;在情绪上,我们可以将比重大的痛苦升华成比重小的快乐;在认知上,可以将负面的批判转换成正面的欣赏,将悲观的看法转为乐观的态度;在灵性上,可以将人的意识从原本只认同有形的肉体,提高到也能感觉无形灵体的状态,从而唤醒我们的灵性意识,重新和自性本体联结,最后达到和宇宙合为一体的状态。
我们发现许多西方近代伟大的心灵,越深入其物质科学研究领域,就越能体会心灵与物质的相通之处。例如从玻姆的全息宇宙观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一多相融溶的“华严世界”——整体包含个体,而个体也包含整体的讯息,每一个体都是本自俱足的。
依循本章所提的许多伟大学者从物质过渡到心灵的足迹,我们建议读者在往下的身心探险旅程中,带着三个宝贵的心灵钥匙:
开放的视野:惊奇的喜悦往往隐藏在别无去路的困顿之后,所以别忙着否定任何与我们刻板经验不同之处。跨越二元对立的平等心:莫要去区分好坏、善恶、高低,只要区分就有界限,就砌了一道阻碍悟道的高墙。
用心去体会的直觉:碰到难解迷惑之处,与其用脑思考,不如用心去导航。
六、量子之父问道古圣先贤
爱因斯最伟大的成就:《相对论》190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核心内容源于爱因斯坦两个伟大的实验:
一个尺缩效应;一个钟慢效应。
尺缩效应:尺子的长度在三维空间相对不变,而在超越三维空间的速度下运行,速度越快尺子会越缩短。当速度越接近光速,尺子的质量接近于0(佛家称为“空”),揭示宇宙中空间的相对性;
钟曼效应:钟表的时间在三维空间相对不变,而在超越三维空间的速度下运行,速度越快钟表会走得越慢。当速度越接近光速,钟表的时间趋于停止(佛家称为“定”)。揭示宇宙中时间的相对性。
不可思议吧!那是因为你的的思维模式没有超越三维空间的世界观,但是,爱因斯坦和释迦牟尼佛做到了!
再看看科学家在显微镜发现了什么吧!
“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纳米-夸克……”
最终发现的物质,竟然在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这种物质被称为“夸克”——世界上最小的物质或者类物质,或者根本不存在,不对!“有”或者“无”,阴和阳,色或空,干脆叫“0”?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亦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正像科学家发现的“夸克”,这种物质既简单又神秘——超级震撼了人类!
谈到夸克的特性,更是奇妙无比:1、其中有两种夸克——中微子和光子,在绝对静止状态下,它质量是0,它一动要么是+、要么是-,所以,科学家发现的“夸克”几乎同时出现一正一负的“对夸克”。这不禁让我想起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二是指阴阳,三应该是五行(因为元素周期表里面的元素几乎都可以按“金木水火土”分类了),“三生万物”可以理解为这五种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的组合就形成了宇宙万物啊!那么“一”是什么呢?没错,当然就是指“0”!还记得佛祖说过“四大皆空”吗?还记得六组说“本来无一物”吗?紧接着——
再看下面:老君山108米的老子塑像
让我们把思维进一步扩展一下,如果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的话,那里面的粒子是不是就相当于宇宙当中的星球啊,一定是的,那粒子上面会不会有生命呢?可能就有生命存在。这可不是我思路广,释迦牟尼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学说。
“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就对三千大千世界了如指掌,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有三十三个界定范围,而生命则以十种不同的形式和等级遍及于三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中,在华藏世界内有十种不可说佛刹微尘香水海,无极无尽。有无数个像西方极乐世界的星体,并且仔细详尽地解说那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