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碾蒸”好吃心苦涩 ——谈谈“碾蒸”的过去和现在——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五)

(2015-06-24 21:41:34)
标签:

杂谈

                                    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五)   

 

“碾蒸”好吃心苦涩

   ——谈谈“碾蒸”的过去和现在        

      

        在每年夏至前,一见到农田里的青黄麦浪翻滚,丰收在望的景象时,使我发自内心的喜悦。同时,一种莫名其妙的隐痛,紧紧揪住了我的心田,童年的苦难记忆,一齐湧上了脑际,使我久久不能平静,思潮随着麦浪无限的翻滚。

      我的童年是伴随着抗日战争,国家的、民族的苦难而长大的。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战争胜利那年,我才年方十四岁。之后,我又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成人。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使我怎能忘记过去呢!?

   “碾蒸”是我们胶东一带美好的“时令食品”,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对年轻人来说,吃“碾蒸’是口福,是舌尖上的幸福。其实过去并非完全如此。“碾蒸”是何时何地何人发明创造的,恐怕现在已无法考究清楚的。但肯定是历史很悠久,而且是在我们北方麦区产生、发展而成的。我还听老人说,其实它也是被生活逼出来的东西。自古以来穷人多,平时缺衣少食,特别是青黄不接之际,饥饿使人苦不堪言,甚至有的因饥饿而死。俗话说:麦子黄稍,饿的磕跤。这是一个真实的写照。为了救生保命,免受富户人家的盘剥(借钱:高利贷;借粮:借少还多),穷苦的农民们,只能忍痛割爱,下狠心将青黄不熟的小麦穗,割回家去,先放在锅里蒸熟,然后搓出麦粒,可直接食用。大多数是将麦粒,放在石磨里,碾成长短不一,粗细如面条似的东西——“碾蒸”,以备充饥食用。

“   碾蒸”的吃法很多:可直接食用,口感鲜嫩、麦香、清爽可口,妙不可言,食之难忘。还有的将“碾蒸”切成很小的短块,放在锅里熬成“碾蒸粥”,俱有独特浓郁诱人的麦香味。也可像吃面条一样,将大卤浇在“碾蒸”上,吃大卤“碾蒸面”。还有其它多种吃法。那时,割青黄不熟的小麦食用,不是为了尝鲜,而是为了救急,为了保命,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等小麦成熟期到了,有的家却吃了一部分或大部分种的小麦。总的来说,是大大的减了产,不合算。卯粮寅吃,造成缺粮的恶性循环,更使农户雪上加霜。

       一九三八年二月,日本鬼子侵占烟台、福山后,由于日本鬼子的人祸和天灾,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农业遭受极大地破坏。山上的野菜被挖光,好吃的树叶被摘光,好吃的树皮(如榆树钱树)被剥光,凡好吃的东西都用来糊口,甚至有人吃观音土中毒而死。人人面黄肌瘦,未老先衰,平均寿命很短。婴儿的成活率也很低。那时,吃“碾蒸”的现象,连年的严重发生,农民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直到把日本鬼子赶走后,此现象再未发生。可喜的是,现在吃“碾蒸”已成了社会生活的时尚了。

       今天的“碾蒸”,已成了食品中的宠儿,舌尖上的佳品,和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它丰富了中华民族食谱的内涵,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口福和无限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