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鲍家口子的来历  ——误为“包”家口子是不对的

(2015-04-24 18:29:52)
标签:

杂谈

鲍家口子的来历

            ——误为“包”家口子是不对的

      “鲍家口子”,系福山(县)区紫埠村,最西端群山之间的一个较大的山口。当年,通过开劈此山口,将山口东面的紫埠、绍瑞口等村,与山口西面的诸留杨村、王村、门楼等村,连接在一起,成了东来西往的捷径通道,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该山口虽是崎岖山路,但至今仍保留着较宽阔的路基面,路面虽有些高低不平,但小汽车还仍可艰难的行驶通过。由此可见,当年鲍家的先人们,为开劈此山口,修此通道,付出了何等的代价。为了自己更好的生存,为了儿孙后代的养身生息,都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同时,为了山口两面人们的交往,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因为时代的变迁,交通发达了。“鲍家口子”这条捷径小路,逐渐的被人们有所淡忘了,现在几乎成了一条“闲路”,大大地失去了往日的风彩。但我坚信,总会有一天,西起门楼,途经鲍家口子,东达莱山机场这条山间公路,早晚一定会建成的!到那时,山口西面的人们,到东面莱山机场去坐飞机,那就方便得多了,再不用往北绕道兜余,而可直接东行了。

     “ 鲍家口子”这一地理名称是怎样形成的呢?据紫埠村鲍家人世代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从河南移民而来的鲍氏宗族的先人们,原定居在山口下东侧一带,他们为了发展农耕和人际交流,将阻碍西去的山口劈开,修建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捷径通道,将山口两面的人直接联系起来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际的交往。邻村联姻的人多了,密切了相互之间的关系。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紫埠村俱乐部剧团,春节后去诸留杨村、王村演戏时,村民们都热情的呼唤我们:亲戚来了!亲戚您好!?每家各户都用最好的茶饭款待我们,非常友好和善。亲友之缘,源远流长,非同一般。可见当年打通鲍家口子这一通道,在历史上的现实作用了。久而久之,这山口就被周围的村民,传称为“鲍家口子”,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的鲍家口子,略往东一点,曾是紫埠村鲍氏宗族的“鲍家老茔”。佔地千余亩,座北朝南,地形如凤凰展翅。山顶是高昂的风头,称为“鲍家老茔大顶”。为四周群山的最高点。登上山顶,可直眺北面湛蓝的大海,东面蜿蜒北去的外夹河。南面被群山环绕,虾河由西向东,潺潺流去。在蓝天白云之下,百鸟声喧。俯瞰整个茔地,为苍松翠柏、绿树所覆盖。东西两个风翅,展伸欲飞。整个身躯和风尾,直抵山下河谷。俗话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可见鲍家老茔,真是一派大好的风水宝地!祖先们当年谋来,实属不易,但它更彰显了“鲍家口子”的无限底气。

       原居住在鲍家口子附近的鲍氏先人们,早已陆续迁居紫埠村落户了,遗址现已荡然无存。鲍家老茔,已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平茔造地了。现山顶部分,为全村人的公墓地,山腰以下,全为樱桃树所覆盖了。鲍家老茔为全村人们做出了最后的贡献。鲍家老茔,现改称为“朝阳山”。

        从多年前开始,当地的地图和志书等,将“鲍”家口子,误为“包”家口子。这是不对的,希有关部门,予以纠正。今鲍氏宗族,拟在鲍家口子上,立“鲍家口子”石碑一座,归还历史真实,以正视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