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尊重孩子的“花”
张亚凌
笃行的“花”,是花盆里冒出的一棵杂草。春夏秋三季,花盆都置于露天阳台,风来雨落,鸟儿叽喳停留,多颗种子造访都是稀松平常的事。从没惊奇过这些不请自来的小客人,它们随性来,我随手拔。
直到,笃行的介入。
他在花盆里看到一棵小苗,竟是满脸期待已久终于等到般的欢喜。倒也是,盆里冒出的小杂草不少,唯有它,两个叶片圆圆的很是饱满,像极了长得壮实的小豆芽。当笃行郑重宣布“这是我的花”时,做娘的大开欢迎之门,——儿子喜欢还需要理由吗?
我顺嘴嘀咕了句:杂草一片,与众不同才会引起注意,还有机会被当成“花”。小家伙听出了我是在论证草与花,还很可爱地反驳了一句,你的花也是我的草。天——,小孩子通透的心直接就抵达“各美其美各宝其宝”的哲学高度。
此后,他天天跑去看,隔天就浇水,才不管它有多孱弱,需要不需要那么多的水,好在,只是用水杯盖淋淋。
笃行刚才那一惊呼,是一月多后。
他的花已散枝开叶,长势还很蓬勃,一点都没辜负善待它的心啊。一棵野草,让笃行心有所系,俨然爱心满满的小主人,也拥有了一个多月的欢喜与期待。或许在以后的岁月里,再不会有这样纯粹的喜欢了。
还记得坐夜班车去省城,来回三百多里,车票门票吃喝拉撒花钱不少,只为让三岁的笃行看看各种动物。一进动物园,他就被大门口的鸽子吸引住了,直玩到我们得赶班车回去。动物园之行,被他滑稽地整成了“单纯喂鸽子”,——鸽子都不在动物园竖牌介绍的动物里啊。小县城的广场就有鸽子,干嘛要那么折腾?可此后很多天,儿子都欢快无比地说着鸽子。
鸽子就是笃行在动物园里找到的“自己的花”,他欢欢喜喜地跟鸽子玩,一定胜过被迫离开鸽子后,磨磨蹭蹭,绷着脸,撅着嘴巴,看啥都没意思的走完整个动物园。
欢喜向来是无法简单计量的。在笃行的成长中,我一直在小心地保护着他的“花”。
幼儿园小班时,阿姨给我反馈笃行应该多交朋友,他只喜欢跟一个叫王志的呆在一起。我问他为什么喜欢跟王志在一起,他说没人跟王志玩,自己就想陪陪他。王志又不爱说话,总是呆坐着,他就总坐在王志旁边看着别的孩子玩。
那一刻,我抱了抱笃行,说你真棒,知道关心别人了。“柔软的心地”“悲悯的情怀”,不就是笃行的“花”?
我很欣慰也很期待,期待他成长为心怀美好、上进又向阳的人。当他宁愿放弃热闹而选择与弱小的王志哪怕地呆呆地坐在一起,不就是在给自己的生命涂上最温暖最美好的底色?我很感谢王志的出现,他让我看到了笃行开始思考问题了,并证明了他心里有光。
每天都会问笃行跟王志的事,还引导他给王志讲故事,也买了童书、小玩具托他送给王志,目的是让他知道——妈妈认可他的做法并一直跟他在一起。
为什么不呢?童年很短,短到咋样过都怕有遗憾,短到还不曾试探几下就得步入正轨。而笃行做的那种选择,是没有任何功利的无私,更值得呵护。
人生中最美好的都是无用,不能吃不能穿甚至都不能触摸不能给人显摆,可就是那些,让我们看见光亮,精神暖和。我不知道,自己性格里的不安全是不是与无力保护自家后院里的那株植物有关,我却能明显地感觉到儿子的阳光自信与我一直以来的宽容与支持有关。
请尊重并与孩子一起,保护好他(她)的“花”,——那是在为孩子们的感情世界涂抹底色。
刊于《莫愁》3期
71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