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藏”在哪里
张亚凌
那些只是听了两句就急切地想夺过本子自己瞧瞧的文字,那些打眼一看就怦然心动或乐得合不拢嘴的文字,那些真切到让读者因为遇见而觉得自己无比幸运的文字……
能给读者那种感觉的,被公认为好作文,可它们,又“藏”在哪里呢?
它们没有在充满套路的各种作文类图书里,没有在瞎编乱造也可以任性地发布的网络中,它们甚至未必在海量的阅读里,它们在……哈哈,你想知道?很想知道?
先卖个关子,到亚凌老师的作文课堂转一圈。
亚凌老师所带班级的孩子们,作文本的封面除了自己的大名外还有两行手写的大字——
“自己的,永远是独一无二的!”
“真诚的,永远是最走心的!”
或许源于孩子们都恪守那两行字吧,一篇篇文章飘上各种报刊,倒数的孩子含泪写下的《我想成为一只狗》也上了《作文通讯》。
呵——,你已瞧出名堂了?
好作文就藏在你自己的经历中,藏在你的真情实意里。
你是不是因此记住了:独属自己的,永远是别人无法复制不能粘贴的,哪会与别人撞车?心与心的距离最近,真情实感自然容易走进读者的心里。
那些好作文啊,它们不调皮不捣蛋,更不会东躲西藏,就在你的心底,正眼巴巴地等着你回过头看到它们,再用文字把它们带到大家面前。
要写出好作文,真的就这么简单。
不信?亚凌老师就讲个自己的小尴尬给你听听。
有个班的语文老师请假了,亚凌老师暂时带课一周。她想发挥自己写作的优势,也引导那个班的孩子们喜欢上写作文。一进教室,就分享了很多,想让孩子们知道写出好作文很简单,只要不虚头巴脑写出真情实感就行。随后,她布置了一个小练笔——《老师不在的日子》。
孩子们开始提笔作文了,亚凌老师呢,满心期盼满脸得意地在过道里来回踱着。
就那么一瞥,尴尬来了:
可不是嘛,她写出的就是好作文。
写作文就是让你用书写的形式好好陪伴自己成长,借助文字认识自己并观察这个世界,最终在思考中学会与自己、与生活对话。
不只是老师们,很多成人读者也都喜欢看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亚凌老师就常常被孩子们的文字所震撼。
就像——
她看到王伊菲日记本上有一句话:
张老师开玩笑说,下雨天打伞,雨会很伤心的。我不一定能像张老师那样写好文章,可我愿意像张老师那样热爱生活,关注一滴雨水,一片落叶。
她心头一暖,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影响了伊菲对生活的态度,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真好。
她在潘浩的练笔中看到:
写日记就像给自己写历史,长大后打开日记本,过去了的每一天就清晰起来。这样想着,我就不容许自己虚度每一天,我怕未来的自己谴责我对他不负责任。
她很欣慰,要求孩子们写日记,没想到教会了孩子看守自己,多好。
她在仵林的周记中读到:
张老师讲作文时常常提到南关市场,提到在南关市场遇到的很多感动,以至于现在我偶尔经过南关市场时,都觉得很亲近。我也要像她那样,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易于感动的心。
她都有点嘚瑟了,自己的作文课堂开始引领孩子们静下心来感受生活了,真是妙不可言。
当然了,好作文还“藏”——“自己的语言里”。
亚凌老师一直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尽可能少用高大上的词语,烂俗的比喻。因为很多词语更像被抽空的死了的句子,就像“万里无云”,谁的小眼睛能看到万里?鬼知道。而那些老掉牙的比喻啊,一定早被大家折腾得千疮百孔憔悴不堪了。
不用纠结如何在作文里镶嵌进背的好词好句,孩子们就放开了手脚,语言很有特色,看不到模仿的痕迹,别人的影子,都是原创首发,还都语出惊人。
一个刚进入初一的孩子回忆她小升初的情形:
怕奥数:行程问题很无奈,让我头皮发麻,拜托能不追不赶吗?相向同向相背不作不死吗?牛吃草好迷离,让我脸色发紫,抱歉能不吃吗?吃就踏踏实实地吃能不捣蛋吗?……紧握着一支笔,一双眼睛死死盯着题目,似乎要把纸看破。手心出了汗,眼镜滑了下来也无暇去管,那道题依然固若金汤,不曾有进展。
一个憨厚可爱的女孩写自己儿时的贪吃:
我可以很骄傲的说,当别人还光着屁股被妈妈追着、喊着、哄着要喂饭的时候,我早就乖乖地趴在桌子边,踮起脚尖,支起笨笨拙拙的小身板,眼巴巴的等着开饭啦。
小学的门口总有一些美味又有趣的零食,我总是缠着比较好说话的爸。爸不买,我就耍赖般抱着他的腿,任他费尽口舌、说好说坏、软硬兼施,可我就是意志坚定,就不撒手,看谁耗得过谁。我眨巴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爸,双手死死地抱紧他的腿,眼中充满向往与渴求,身后好像还有一只毛茸茸的尾巴,讨好似的对着他,摇呀晃呀。
这些情形似曾相识吧,人家就可以真实地还原,羡慕吧?秘诀很简单:
用自己的语言写,哪怕稚嫩,哪怕片面,哪怕不成熟,都是值得期待的。
好了,亚凌老师唠叨了这么多,你一定已经迫不及待了。
打开心扉,拿起笔,不说“神话”更不说“鬼话”,用自己的语言真切地描述自己的眼见,耳听,心想。
你与文字,定会彼此成就。
刊于《莫愁》2021年27期
71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