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门卫夫妇

(2020-12-04 05:27:16)

门卫夫妇

张亚凌

一向身体硬朗的门卫大叔生了场病,住了三天院,出院后的那个周末,被委婉告知辞退了。大家都不舍,大叔倒很通情达理,没有一丁点抱怨,说我要真的在这里出点事,人家单位也不好处理。

十八年前家属院刚建成,大叔就是门卫。三十平米的门卫室,就是他和老伴的生活范围。外面里面,经常坐满了家属院的老人,退休职工少,多是从乡下来给子女照顾小孩的,或被子女接进城养老的。特别是冬天,门卫室里,地上老头们,床上老婆婆,喝茶的,拉家常的,一时兴起玩几圈纸牌的。每每那时,大叔总是笑盈盈地坐在门卫室的外面,大婶在里面招呼着大家。

欢声笑语一年四季都在门卫室内外流淌,轻盈又响亮,琐屑又温暖。在大门口进进出出,却一点都不显得吵闹。或许源于每个人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介入——不被拒绝哪会反感?

上班前,有人将老人用轮椅推至门卫室前,冲里面喊声:婶,我妈陪你来了。大婶的声音差不多会跟人同时出来,将老人推进去。有时年轻的妈妈将小孩往门口一放,说,姨,帮忙照看一下娃,马上回来。大婶就应声出来,牵过小孩的手。

好在需要费心的老人孩子也不多,否则,小小门卫室哪里容得下呀?

我呢,似乎更过分。上班前留一句,“大婶,门口来了卖豆腐的给我买两块。”下午溜达到门口,“大叔,水龙头坏了能收拾不?”

说白了,对大家来说,大叔大婶看门的功能早已退居其次,随意亲切得更像没住在一起的家人。

有次已经过了门卫室,大婶在后面喊住了我。

“刚蒸出来的,给娃端回去尝尝。”手里端着一碗蒸饺,还冒着热气。“我一直门缝里瞅你过去没,给娃在热锅里放着,不凉,回去赶紧吃。”

那时,我是单身妈妈,每天匆匆忙忙接送孩子,风风火火上下班。许是大婶看着心疼吧,就惦记着照顾照顾我们娘俩。烙的饼子,炸的油糕,从乡下捎来的新鲜菜,总忘不了分些给我。

还有一次刚进门,正寻思着下午饭吃啥,听到敲门声。我家在没有电梯的六楼,很少有人串门的,还是这个时间段?纳闷着拉开门,是门卫大叔。他端着一盆蒸饺,说你婶子听见娃想吃蒸饺,放冰箱里,能吃几天。

立马想起来了。下午送小家伙去学校,快出家属院时他突然说又想吃蒸饺了。我拍了一下他的脑袋道,周末做,现在没时间。那会儿大婶刚好在门口坐着。

大叔大婶人很厚道,对大伙都热情,只是我的处境更让他们同情罢了。

旧衣物曾让我很头疼。扔了,多可惜,仅仅是人不争气地变胖了,它们才显得小了;放着吧,显然成了衣柜里的摆设,无法上身又占地方,空间与资源的双重浪费。整理一次就送给大婶,让她散给乡下的亲戚邻里穿。大婶因此很是不安,好像沾了我很大的便宜。

她给我送来一袋子莲菜。说我把你给的衣服分给人家几件,是人家过意不去捎给你的。

给我送来一袋小米。说你那么好的大衣送给人家,人家给你的。

…………

大婶经常送我些地里产的,总有说得过去让我不得不接受的理由。

也记得母亲去世的前几年,身体已经不方便了。每次来看我,必先在门卫室休息半天,等我下班搀扶她上楼。大婶招呼着,吃呀喝呀,如同亲戚。

自大叔大婶走后,门卫换了好几任。有时几个月就换,不等熟悉又成了陌生。不过,感觉后来的历任门卫更像门神,以至于我有一种感觉:家属院不同于单位,门卫就应该找像大叔大婶那样,年龄在六十左右的老人。对,大叔离开门卫室是七十五左右,呆了十多年,我们现在还常常提起他们。

刊于《爱你》202031

715399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关中学     张亚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继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