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枯茎引发的姐弟争论
(2020-08-14 07:02:50)
张亚凌
原本很茂盛的那盆文竹里有一枝日渐泛黄,起先我并没怎么在意,再次留意时发现它已彻底枯萎。
当然得剪除了,傻傻地杵在那里,多难看。拿着剪刀走到文竹前,刚伸手过去,就听到儿子的惊叫:
妈——,你想干啥?
我给儿子如此解释了一番,觉得还是可以说服他的。不料儿子却说:不要剪,有生就有死,自自然然,不难看。
一旁的女儿搭了腔,开门见山地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咱妈想剪是有道理的。而后解释道,那些正绿着的枝儿一看到枯萎的,肯定影响心情,就会错误地认为它们努力生长的结果就是像那根一样枯萎,搞不好会拒绝生长。
我拍了一下儿子的肩,说你姐说的多好,该剪。
儿子一扭脸,跟他姐理论起来:
长不长是自己的事,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枯萎的不剪还可以给其它做参照物,——不好好生长,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那样!再说了,别人的消极能影响自己,还是自己的心理太脆弱。
呵——,这小东西,说起来也一套一套的,似乎也能站住脚跟。
女儿也不轻易言弃的,她一板一眼地说:你完全否认环境的影响,这个看法肯定是不对的。要不就不会有“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些说法。“朋友的高度决定了自己的高度”,什么意思?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女儿到底大几岁,引经据典,蛮有说服力的。
儿子也不是那么好就能说服的,他反唇一击道:要是环境对人影响真的那么大,那每个人只需要找个好环境就行了,在那个好环境里大家就可以坐享其成。是不是这样?……
手拿剪刀,虽没有剪去枯萎的那枝文竹,却异常开心:一把剪刀,剪开了孩子们的认知世界,他们认知的不可调和更使我看到了自己在引导他们时的努力方向。
儿子又说,我觉得还是不要剪,剪了,那枝会伤心的。它会觉得自己刚一老就被抛弃了。太残忍。儿子说罢走向自己的卧室。
我终究没剪那根枯茎,我需要调和的,是俩孩子的认识。
刊于《爱写作》2020年8期
71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