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轻重

叩问轻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札记
文张亚凌
——写在前面
“好阅读”含义丰富:故事简单,语言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代入感,是浅层好阅读;故事性强,环环紧扣,感情强烈能激起共鸣,让读者爱不释手也是好阅读;越品越有味,琢磨得自己或皱眉或失笑或啜泣,无力自拔而出,更是好阅读。
这本思想看似散实则深,选材寻常而琐屑,伴之以心理分析逻辑推理,貌似俗常似乎艰涩。好在,昆德拉采取了散文笔法,力求清晰准确地勾画出人生百态。语言上一路绿灯。
边阅读边罗列:
“一切都被预先原谅了,一切皆可笑的被允许了”,一切都轻如鸿毛?
“我们无法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因为有遗憾因为难以完美,一切就轻如鸿毛?
无数偶尔形成最后的必然,偶然与必然,谁轻谁重?
…………
既然“表面的东西是明白无误的谎言,下面却是神秘莫测的真理”,判定轻重还有什么意义?当“强者都弱得不能伤害这位弱者时,弱者也就不得不强起来以离去”时,强弱都已模糊,判定轻重还有什么意义?“那些写满字的稿纸车载斗量,堆在比墓地更可悲的档案库,即便万灵节也没有人去光顾。”是不是那些稿纸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变得轻如鸿毛?真实带来伤害,掩饰却可以彼此愉悦,真实就轻如鸿毛了?尸体被掩埋是重,火化是轻,可思念或憎恶一样的存在啊,辨识轻重就真的没了意义?
阅读中,我一直在问作者也在问自己:为什么无法承受的是“轻”而非“重”?既然生活中诸多事情并非“非如此不可”,而是“别样也行”,是不是就没有探索谁轻谁重的必要?
疑问是一种收获,无解也是一种答案。
轻飘飘会失重,过于沉重也会撂挑子回归到轻。轻与重已成为硬币的两面,此消彼亡,已经无法分开。既要摆脱轻,还得学会享受轻,才是生活的真谛。
当然了,这是本好阅读的书,毫不夸张,最高层次的好阅读。
刊于《经典美文》
715399
张亚凌最新散文集《味道》(图片为内封、外封)下周上市,各网站及全国新华书店均有售,定价49.8。随书赠送一本作者在中考及中高考模拟中被选入的多篇阅读题编辑成的小书,附标准答案。现在向一直喜欢并支持我的读者预售,
“打折+寄语+签名”, 40包邮,愿您喜欢。冬天来了,买本书为自己取暖,或买份有温度的礼物送给朋友。需要者请添加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