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扯着向前走
(2016-02-17 05:59:47)
拉扯着向前走
张亚凌
从小,我因为“亲戚”这个词没少挨巴掌。我老说父亲的家人——爷爷奶奶叔叔姑姑们——是“亲戚”,父亲一巴掌拍在我的后脑勺上训斥,“不是亲戚,是自家人是一家人。关系远的,就像你外婆家的,才是亲戚。”
我还是不能接受,老改不了,原因是他们跟我们隔了几条巷子,平日里很少见面也不太来往。据说父母刚结婚,我们兄妹中的老大还不曾落地,就被分出老家,跟老家还没在一个生产队,隔了几条巷子。
平日里很少见,不等于见不到,见到时就意味着家里即将阴云密布憋闷窒息,至少是鸡犬不宁狼烟四起。爷爷不常到我家,不过一进我家的门,就携带着一股足以摧毁我们整个院子的阴风。他每次来只一句话,说罢就拿起桌子上的水烟吸起来,等着父亲的答复。
“老三不能没媳妇,你看咋办。”“老五得结婚,没房子能娶媳妇?”
爷爷的每句话,都是一个死沉死沉的担子,压得我的父母辛辛苦苦两三年才能勉强缓过气。母亲常常因此觉得憋屈,就跟父亲争吵甚至动手,最终则演绎成我们兄妹的灾难:没人管,没饭吃。
记得我十三岁那年,爷爷又来了。“七女的嫁妆,你看咋弄?”爷爷说话向来直入主题,绝不拐弯抹角。
父亲用火筷子挑着炭火,七姑跟我大哥同岁,我大哥也准备结婚了。“拿人家给的彩礼钱买。”父亲连脸都没扭过去。
“彩礼钱能用我找你?”爷爷很不高兴,“你当老大的,能说那样的话?”
“你当爹的都不知道,他当哥就知道?”我抬头冒出了一句。一时,爷爷脸红无比。父亲训了我一句,而后说“我知道了”。
我一直想不明白,仅仅因为父亲是老大,就该扛那么多担子?仅仅因为父亲是老大,就必须带个拖挂把大家的事都拖着往前走?好没道理。自家人是什么?相互照顾帮衬没错,可也不能事事都赖着吧?
母亲生气吵闹,父亲理亏只好忍受,我们也跟着可怜巴巴地节衣缩食。
多年后。堂哥坐在我家,一直喝水,他媳妇要去医院,等着父亲给钱。堂姐坐在家里,一直不吭声,父亲不答应给堂姐夫担保贷款她就不走……谁说这些事都是我父亲能做好也必须做的?
倒是父亲嘴里关系远的外婆家,我觉得才像一家人。母亲闹矛盾回了娘家,常常连夜就被送回来了,外婆顺带还会在我家待几天,帮我母亲拆洗缝补。也记得外婆一直说母亲的不是:“他又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有爹有妈有兄弟姊妹,不管得行?”“人家靠你,是因为你能靠得住,人靠你总比你靠人强。”“能帮就帮着,这辈子是亲戚,下一辈子谁能认得谁……”
记忆里,外婆家总给我们以帮助,而爷爷奶奶家总有不尽的麻烦。这,恐怕就是亲戚吧:有帮忙的,有求助的,大家伙一起将就着拉扯着往前走。
刊于《中老年时报》2月15日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