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70年的记忆

(2015-12-03 06:17:07)

我故去多年的外婆,您在那边一切安好?对了,有您的女儿照顾您,一定不错的。老人们都安慰我说,到了那边,原来的灾灾难难就没了,你妈就是个健康人了,不用拐杖了。是吗,外婆?

           1970年的记忆
                                   
张亚凌
      得知外婆要来看我们的消息,母亲表现得很是奇怪,奇怪得让我有点害怕。

      她一会儿紧紧地搂着弟弟,蹭着弟弟的脸蛋儿,满脸是笑;一会儿又松开弟弟,用手背抹着泪花花,顾自唠叨:
咋办呀?这日子过的,都是窟窿眼,遮不住的丑!咋办呀……”
      我从来没见过母亲那副表情,遇事她一直很镇定的。记得有一次我从沟边摔下去折了腿,被别人背回了家。母亲非但没有表现出一点惊慌,反倒戳着我的额头骂道:
沟能走还是能跑?走路不看,活该。只是外婆要来,她至于吓成那样?
      看着母亲那表情,我想笑,却笑不出来。弟弟干脆咧开嘴巴大哭起来。我赶忙搂着弟弟哄他:
外婆来了,咱们就能吃到好东西了,就不饿了……”弟弟啃着手指头,哭声才渐渐小了下来。
      母亲在院子里转着圈,似乎看啥都不顺眼,嘴里嘀咕着
这烂屋里,这烂屋里。一向总忙于活计的母亲,好像一下子对干啥都没了兴趣,只是焦躁地转着圈儿,晃得我眼花。
      父亲刚一进门,一向很镇定的母亲突然像疯了般呜呜地哭了起来,边哭边嘟哝:
我娘要来了,咋办哩,我娘要来了……”父亲扶着母亲的肩说:怕了就不来了?别怕,有我哩,我给咱想办法。
      我们就开始为了迎接外婆而准备。记忆里就像过年一样,每个房子及院子里的各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母亲打发我拿着个洋瓷碗出去借麦面,我兴奋得能跳起来
——
      那时,我们吃的东西主要是红薯,早晨红薯块熬稀饭,中午红薯面条,下午红薯馍馍就着炒红薯丝。实在吃不下去了,母亲就加点其它的杂粮,也不过是玉米或糜子。也只有来了金贵的客人或是过年,才吃得上白白的麦面。

      我拿着洋瓷碗,雪花婶家,二狗家,北巷婶家,杏花姨家,从各家借了一碗面。捧着那盛满面粉的碗,我的手一直在打颤:外婆来真好啊,外婆来就可以吃上过年才能吃到的麦面了!我皱着鼻子闻,也没闻出面粉的香甜味儿。我很是遗憾,要是变成一只洋瓷碗,多好啊。

      父亲还借了天柱叔家的大桌子、顺锁伯家的大立柜摆在我们家,我们家一下子就变得很阔气。

      ——
外婆来真好,家里整个都变了。
      父亲借了生产队的牛,驾着车,我们穿戴得整整齐齐就像过年般去十里外的镇上接外婆。

      记得外婆来的第一顿饭,母亲做得很费心:

      一碟凉拌莲菜,一碟豆腐拌小葱,一碟炒洋芋丝,一碟凉拌红萝卜丝,白萝卜叶在开水一焯又是一碟凉菜,白生生的白菜帮加了几丝青椒炒了一碟,中间是一碟炒鸡蛋,饭桌上一下子就摆了七个碟子。

     那天母亲擀的是面条。面条很薄很薄,挑在筷子上真的可以看见蓝天白云。绿绿的白菜叶子添在锅里,看着都好吃。

      母亲先给外婆舀了一碗,是稠的。我们的呢,有几根面条的稀汤水水稀。

      
咋给娃舀了那点?外婆问。
      天天都吃,不爱吃,吃不完就糟蹋了。母亲说话时瞪了我们一眼。可弟弟却说
不是——”,我赶紧狠狠地踩了一下他的脚,他大哭起来。
     也就是那次以后,我有了个艰巨的任务,快吃饭时就带着弟弟在外面玩,省得他不一小心露馅了。

      晚上,外婆跟我母亲坐在炕上闲聊,我在写作业。一转头,看见弟弟竟然用小刀在桌子上划道道,我一巴掌扇过去,喊了声
把桌子弄坏了给人家咋还。而后,我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紧张地看着母亲。
     外婆看着我母亲,我母亲很尴尬地笑着,就像外婆要来前的神情一样,分不清是哭还是笑。

      
还有啥是借的?外婆说。
      母亲说:
咋会是借的?自家的。甭听娃胡说。
      
还有啥?外婆又问。
     
母亲不吭声了。弟弟跑到立柜边说:这个,也是人家的。
      
那咱就一个土炕啊。得,至少有地方睡觉。外婆拍着炕,脸上好像是笑,好像又不是。这就是我女子家,我女子就在这样的屋里头过日子。当妈的,都不晓得自家娃过的是啥日子……”
      外婆唠叨时,母亲哭了。母亲哭着拉着外婆的胳膊:
娘,没事,我的日子能过好,就是怕你操心才……”
      外婆走后,我才知道,外婆当初不愿意母亲随父亲远嫁,断绝了母女关系。加之母亲婚后日子也过得捉襟见肘,就没敢主动联系外婆。

      多年后。

      母亲说要来城里看我。住在出租屋,恨不得把一块钱掰成几份去花的我,很奢侈地买了一台风扇,买了好些蔬菜水果
……
      那一刻,我的记忆又回到了
1970年。

                            刊于《天津日报》1120

通联方式    715399   陕西合阳城关中学    张亚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时间不会说谎
后一篇:教与不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