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继父

(2015-11-26 06:57:23)


   江西省会昌县2015-201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总分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12分)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yí)              面面相qù)         志在必得           

Bjǐ)              咬文jiáo      不求盛解 

C(xuán)              孜不倦(zī)           袖手旁观             

D狡黠jié)             根深dì)         格物致知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B.在2015531结束的香格里拉对话中,国防部发言人就中国礁岛问题进行了重申,可谓喋喋不休。

 C.曾经发生的沉船事故至今让师生心有余悸。

 D.想当年楚庄王韬光养晦,在春秋争霸中,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

B.在学校追逐教育效率的进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调控和监督功能,要对非正当、无界限抢夺优质资源加以规范。

C.2014年热播的《咱们结婚吧》,虽然是一部常见的被观众戏称为电视购物剧的都市情感剧,高圆圆却将它演绎得别具浪漫主义气息,成为当年最火的电视剧之一。

D.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课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③②⑤④①⑥   B.⑤①④③⑥②    C.③⑥⑤①②④     D.⑤④③②①⑥

5.下面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呀!这山区小学的教室里,不也正下着一场滋润的春雨么!那辛勤的藏族女教师,正在播撒着科学文化的春雨,学生红扑扑的脸儿,多像春雨中的桃花,那清脆的读书声,又多像那云雀的叫声。

A.迎着那瓢泼的大雨,我转过身,透过滴水的玻璃窗,向教室望去。

B.迎着那蒙蒙的大雨,我转过身,透过滴水的玻璃窗,向教室望去。

C. 迎着那潇潇的大雨,我转过身,透过迷蒙的玻璃窗,向教室望去。

D. 迎着斜风细雨,我转过身,透过迷蒙的玻璃窗,向教室望去。

6.对下面语段内容概括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美国举办的假肢协会会议上,英国苏格兰一家假肢公司展出了目前世界上最逼真的仿生手,这种仿生手不仅外表看上去和人手极其相似,细节也非常出众,连手上的毫毛、斑点甚至指甲的修饰都没有漏掉。仿生手功能也很齐全,能做出拖拽、支撑等动作,甚至可以打字。这款产品名为“活皮肤”,由高质量的硅树脂制成,外表是手工绘制,力求与真手外形接近。产品包括手指的一部分、整根手指、手和手臂。根据每个人体态的不同,厂商会检查每个人的身体特征,专为其定制合适的假肢。

A.最逼真仿生手亮相假肢协会会议。

B.苏格兰一家假肢公司展出了世上最逼真的仿生手。

C. 世上最逼真的仿生手问世。

D. 世上最逼真的仿生手功能齐全。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78题。(4分)

          叶梦得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释:叶梦得1077-1148),宋代词人。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人。能诗工词,词风早年婉丽,中年学东坡,南渡后多感怀国事,转向简淡宏阔,晚年简洁。此词作于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作者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之作。绝顶亭,在吴兴西北弁山峰顶。宋室南渡八年,未能收复中原大片失地,而朝廷却一味向敌求和,与敌妥协,使爱国志士不能为国效力,英雄豪杰也无用武之地。作者作为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对此深以为恨。

7.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情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D

A.词主要抒写登亭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虽有豪情在胸中奔涌,却又不免有些许孤独寂寞之感。

B. 词中的“独和” “与谁同赏”,一压抑沉重,一欢快愉悦,两字联翩而来,表现词人难以言说复杂的心境。

C.词人年龄虽老,壮志未衰,犹作二字流露出天涯想的强烈感情,又想起此身闲居卞山,复出不知何日,独自登临送目,纵有豪情,也只能是空惆怅

D.词人虽已年老,而胸中热情,又不甘心熄灭,希望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衰老之人的模样,同时表达出对自己无力收复失地的厌弃。

8.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

A.这首小令词,篇幅不长,却鲜明直白地抒写了词人归居后既旷达超迈又不免孤寂惆怅的矛盾情怀。

B.诗歌首句直接点题,“缥缈危亭”体现亭的高且小,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字。由于小亭位于绝顶,故登亭之人有千峰上之感。

C.“ 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两句倒装,形容烟云如浪,与万里相应。北望中原,烟雾迷茫,不知恢复何日。字不只为了音韵和谐,还含有预想失土恢复后登临赏览的意思在其中。

D.“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说自己人虽老了,情怀不变,还是以天下为己任,把国事放在心上,总在作着恢复中原那万里山河的计虑和打算,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10分)

曹 玮 用 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③,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④。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⑤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⑦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日:……的时候。

②虏兵:敌军。  ③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 ④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⑤縻(mí):束缚。  ⑥少选:一会儿。  ⑦几:接近。  ⑧痹:麻痹。⑨阑:残,尽。

9.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限加两处)。(2分)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A.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B.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C.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D.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1) 玮侦虏兵去已远(              (2) 玮又使人谕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12.你认为这次战斗取得胜利的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3.从文中可以看出曹玮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意分析。(2)

(三)古诗文名句积累。(8分)

14.按要求填补古诗文名句。(每空1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3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5)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体现了作者超越个人忧乐的宽广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6)宋代大儒朱熹有诗云“少年易老学难成”,这正如汉乐府《长歌行》中所言:“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 18 题。(16 分)

                                         张亚凌

听母亲说,他进门时我只有五个月大。对“父亲”的记忆,别说我,就连比我大两岁的三哥、大五岁的二哥,都说记忆里只有他。

他在离我家不远的钢厂上班。外乡人,矮小,黑瘦,长得倒很筋骨。

记忆里,他一下班,随便吃点,就到街口摆摊——修自行车捎带配钥匙。我呢,一直在旁边玩。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有时,他会喊,妮儿,甜一下去。我就欢快地跑向他,从那油腻腻的大手掌里捏起五分钱,买几颗水果糖。一剥开糖纸,我会举到他的嘴边,让他先舔一口,也甜甜。他会用干净点的手背噌一下我的小脸蛋,说,爸不吃,妮儿吃。妮儿嘴里甜了,爸就心里甜了。

天黑了,准备回家了。不用他说,我就爬上小推车,不歇气地连声喊着“回家喽——”“回家喽——”。

直到去世前,他还在街口摆摊修自行车。

他还能修理各种电器,巷子里的人经常跑到家里麻烦他。我有时就纳闷,问他,我真想不出,你还有啥不会的?他就笑了,说,爸是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

他对自己啥都不讲究,啥都是凑合。

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泪。母亲说,人家男人都吸烟喝酒,他咋能不眼馋?还不是咱娘五个拖累大,得攒钱。母亲也常在我们面前唠叨,说你们呀,要是对他不好,就是造孽。妈一个妇道人家,咋能养活得了四个娃娃?早都饿成皮皮包骨头了!

在家里,母亲很敬重他。他蹲在哪儿,饭桌就放到哪儿。我会以最快的速度给他的屁股下面塞个小凳子,哥哥们立马就围了过去。母亲边给他夹菜边说,你是当家的,得吃好。他又笑着夹给我们,“叫娃们吃,娃们长身体,要吃好”。

他几乎一年四季都是那蓝色厂服。母亲要给他做身新衣服时,他总说,都老皮老脸了,还讲究啥?给娃们做。

“百能百巧,破裤子烂袄。”街坊嘲笑他,只知道挣钱舍不得花钱。

“再能顶个屁,还不是在人家地里不下种光流汗?不就是不掏钱的长工么?”熟识的人讥讽他,没有自己的孩子还那么撅着屁股卖命地干。

流言风语咋能传不进他的耳朵?更有甚者给他说话直接带味儿。好几次,母亲没话找话硬拉扯到那事上想宽慰他,他只是笑笑,说没事,手底下的活都做不完,哪有闲功夫生气?

他不是脾气好,是压根就没脾气。

邻里街坊说话不饶他倒也罢了,欺生。可爷爷奶奶大伯叔叔们从一开始就不同意他上门的,在本家的大小事上都不给他好脸色看,这就没道理了。可他,见谁都是乐呵呵的,才不理会别人紧绷着的脸。母亲为此很生气,说这一摊孤儿寡母不是你,日子能过前去?给他们姓李的养活娃娃,凭啥还要看他们的脸色?断了,断了,不来往了!

他倒给母亲和起脾气来。说忍一忍就过去了,都是一家人,计较啥?

他是在我出嫁后的第二年走的,前一周还给我说自己身子骨硬朗着哩,孙子抱完了,就等着抱外孙哩。那天,他正补着车带,一头栽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

我难过得无法原谅自己,因为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他衰老的过程,只有他不断劳作的身影!

爸,皱纹何时如蛛网般吞没了他?

爸,牙床何时开始松动以至于嚼不动他特喜欢吃的茴香味儿的干馍片?

爸,您胃疼得整晚整晚睡不着觉时想到过叫醒我们唠唠嗑来打发疼痛吗

……

倘若他病在床上,我们服侍了些日子,心里或许会好受些。可是,可是爱一直是单向流淌啊,我们究竟关心过他多少?!

我没有生父的丝毫记忆,听母亲说,连大我七岁的大哥,在他进门后不久,也再也没说起过生父。我记忆里的父亲就是他,也只有他。            (本文有删改)

15.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们兄妹”对父亲的记忆“只有他”,有什么作用?(3分)

 

16 阅读下列句子,简析加点词语反映的人物心理。(4分)

   ①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

 

  ②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撩起衣襟抹眼泪。

 

17. 文章以“继父”为题,为什么全文却不出现“继父”一词,只以“他”“爸”“您”来指称?(4分)

18. “继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9- 22 题。(14 分)

             刘戟锋

    ①上世纪90年代初,当笔者的导师,著名理论家龚育之先生开始学习电脑打字时,他自嘲道,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有报纸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 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

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与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和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

19.请根据提示,用概括的语言完成思路。(4分)

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                              

→(                               )。

20.第④段讲到,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都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请在文段③中找到具体的危害现象。(任写两点即可,4分)

 

21.请结合具体例子来分析文中的主要论证方法。(写出两个,4分)

 

22.结合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谈谈你预防数字化痴呆症的具体措施。(至少写两条,2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3 .综合性学习(6分)

请你参加以“文明着装 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明“服之仪” 〕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学生

老师

对“整洁”取向的认可度

          39

96

对“朴素”取向的认可度

          13

85

对“个性”取向的认可度

94

16

对“品牌”取向的认可度

82

37

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活动二:话“服之礼” 〕下面是学校领导在“关于学生着装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参会代表,请你将讲话要点转述给你们班同学。

要求:①转述前须有开场白;  ②完整准确;  ③要点突出。(3分)

最近,有些学生穿着有涂鸦的衣服或“乞丐服”来上学,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作为一名中学生,着装应符合《中学生日程行为规范》的要求。首先,要讲求文明礼仪。服装是无声的语言。一个人的着装体现着他的态度、修养、品格和气质。其次,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个人着装是校园文化的名片,是学校形象的展现,是学校精神的载体。最后,要注意身份和场合。学校是你们学习文化知识,丰富和成就自我的地方。着装文明得体更有助于你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24 .写作。(50分)

请以“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出真情实感,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