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习作:生命是本难写的书
(2015-06-05 12:59:32)刊于《梨乡潮》15年1-2期
“生命是本难写的书”,我的脑海里闪过这句话时,眼前便浮现出一些人的面容,他们给读者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却没有写好自己的生命。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作家,但每个人都在写作,书写的是自己的生命,而这,恰恰是最难写的。
现实就这样赤裸裸地拒绝着海子,拒绝着他对文学的热情展示,拒绝着他在孤寂中企图打开一扇窗透透气的请求。他早已踉踉跄跄站不住脚跟,以至于被推入了更深的寂寞中,那寂寞铺天盖地足以淹没他!
然而,他却留下了不朽的诗篇。纵然不被理解遭受热嘲冷讽,纵然忍受着清贫和入骨的寂寞,他依然深情地祝福着天下所有人,祝他们在尘世中获得幸福!
谁能想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背后是山海关冰冷的铁轨?海子把自己看做“尘世”之外的人,他祝福了天下却埋葬了自己。
苦难会给生命带去回报,海子让人们铭记了自己的诗,也让人们铭记了他的悲剧。也许,在他眼里,死亡就是唯一的解脱;在他眼里,这是对信仰的祭奠如飞蛾扑火;在他眼里,这就是诗的终章。
在我看来,此举却是他唯一没有写好的诗,或者说写得最糟糕的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八个字,一定会千年万年地激荡在读者心中,照亮世界让我们看到希望,唯独没有照亮诗人自己的心!
三毛之所以叫三毛,是因为她喜欢《三毛流浪记》,还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谁知道。不管怎么说,她确实曾浪迹天涯,而她写的东西,也确实无法用价格来衡量。
难怪她说她的故乡在远方,原来这个世界只是她流浪的一站,死亡只是回家,她又将以另一种形态的生命开始流浪。
是追求自由被逃避现实所绑架,还是因为逃避现实而追求虚无的远方?
海明威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或许都不及《老人与海》里面的老人桑提亚哥那么深刻,老人向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一个人如何与命运搏斗,一个真正的硬汉以及被毁灭也不败的真谛。海明威似乎是这样的人——
他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挥洒在字里行间,他忠实勇敢地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艰辛与危难。而后又在危难中播撒希望的种子。《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他的肺腑之言尽在其中。1954年,海明威凭借《老人与海》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至于他为什么自杀,总有人在不断考证,企图得到真相。但更多的人只是惊愕,然后遗憾。
于是我想到了海伦·凯勒,哪怕是假想中的三天光明,也要灿烂绽放;我想到了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将苦难铸成欢乐;我想到了布鲁诺,在烈火中点燃黑暗,火光将真理闪耀天下……
海明威原本也可以像这些人一样,却将丰富精致的人生草草收尾。人们因此感叹,因此遗憾,因此感受到意志一旦决堤生命就异常脆弱!
我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有类似的经历,从屈原到梵高,他们都没有成为勇士,只是登上了文学或艺术的某一巅峰。有人说从事文艺方面的人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因为实在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这种认识也可能是对他们没写出完美生命的篇章流露出的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