嘚瑟一下弟子
(2015-05-13 20:32:23)“家园渭南”有奖征文,弟子徐潇云此文获得初、高中组唯一的一等奖。
那画面仿佛被定格了一般,美得耀眼,美得窒息。
早春,煦日。
手里拿着刚吃完糖葫芦的竹签,信步朝最近的那个垃圾箱走去。迎面走来一位约摸五十来岁的中年人,深色的老式西装透着一股质朴的气息,略带疲惫的步伐却透着一丝爽朗的。可两手空空的他却驻足在垃圾箱旁,这是……要干嘛?我奇怪的望着他。这么……前卫的……拾荒者?只见他一手扶着腰,一手随着缓缓地弯腰而渐渐伸出,捡起落在垃圾箱旁的一张废纸,又缓缓起身,扔入箱内,而后若无其事的离开,不带有一丝自豪与骄傲。
我举着竹签愣在原地,满脑子浮现出他缓缓弯下腰的画面,是质朴,是高尚。那弧度犹如画家精心描摹的一般美丽和谐,一切都因之黯然失色,只留弯下腰的余香缓缓流淌。
这就是我居住的小城,没有浮华的藻饰,只有淳朴的人心,在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早春,微雨。
独自漫步在细雨中,享受着雨丝轻绕耳畔的的温柔,享受着氤氲着的淡淡的朦胧。许是雨太细,润滑了路面,只听得身后“哎呦”一声。赶忙转身,不远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跌倒在地,双手艰难的撑着地面似是想要站起。她附近的一位青年果断奔至老人身旁,毫不犹豫的弯下腰,缓缓架住老人的双臂,搀扶着老人站起。这一系列连贯的动作似是不经过思索一般迅速,没有掂量是否会上当,没有思量是否会受骗。
我在不远处凝望着那位青年,他微微倾着腰似是对老人嘘寒问暖。他弯下腰的样子早已被定格,定格在雨中,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扶不扶”在这里根本不是问题。因细雨而昏暗的天空好似一下子亮堂起来,雨丝越发的温柔。
这就是我居住的小城,没有无谓的猜忌,只有淳朴的人心,在描绘着更好的生活。
早春,暖风。
我哼着小调走在大街上,一丝沙哑又被演绎的没有旋律的歌声缭入耳畔。欲穷其声,复行数十步。两点钟方向,一位没有下肢完全靠两臂支撑与移动的残疾人费力的吼着歌曲,黝黑的脸上布着细细的汗珠,面前摆着一只被磨得看不出本色的小碗,看他一眼便不忍再瞧。一位看似很富有的妇人快步向他走去,但又不怎么张扬,与我擦肩而过时也没有本想的刺鼻香水味。她轻轻移步,对那人微微一笑,缓缓弯下身子,卸下本有的淡淡的凌厉,将手中的钞票轻轻地恭敬地放入那只碗中,而后又是轻笑着起身,举手投足间尽显尊重。
我望着那位妇人,其实她弯下腰的样子真的很是优雅,如同这细细的微风一般掠过心湖,激起几圈涟漪。记住了她的模样,更是记住了她超过九十度的尊重。
这便是我居住的小城,没有不屑的轻视,只有淳朴的人心,在给予着美好的祝福。
没错,我居住的小城合阳是很小,小到不用两个钟头你就可以信步逛完,但它却洋溢着文明的气息,真的是荡漾着,仿佛要溢出来一般。
弯腰的弧度,真的很美很美,只因我们的心始终紧紧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