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的心是幸福的安全岛(我在《语文报》的专题专版)
(2014-12-03 11:45:34)
标签:
情感 |
洁净的心是幸福的安全岛
●特邀主持\张亚凌
【主题阐释】
希望快乐,想拥抱幸福,每个人都有这个愿望。然而放眼望去,看到的不是满脸愁容就是毫无表情。也穿戴名牌服饰,也出入高档餐厅,为何不能牵手快乐、拥抱幸福?物质可以表现富有,未必能滋养心田。而心灵的纯洁则会摆脱很多羁绊,心灵的明净更会点亮很多灰暗,快乐与幸福,是洁净心泉的回响。
导读魔法石
仇恨的西红柿
坎贝尔·昆德拉(美)张维(编译)
【阅读导引】
小仇小恨是深藏在心底的一种不良情绪,久而久之,它们会在我们心底发酵、弥漫使我们变得暴躁、粗鄙,直接影响我们对是非的判断、对世界的认识。《仇恨的西红柿》通过一件小而近乎荒诞的事(老师让学生将仇恨的人名写在西红柿上,有几个写几个,而后带着装有西红柿的袋子上学,哪怕坏在里面有了难闻的气味也得坚持带着)简单明了又不乏深刻地引领孩子们意识到将仇恨装在心里的糟糕,从而告诉孩子们内心纯粹干净的快乐与幸福。
老师带领班上的同学们做游戏。老师要每个同学在家里找一个塑料袋,装上一些西红柿带到学校。
“请你们用黑色记号笔在每个西红柿上写出自己心里最恨的那个人的名字,有几个就写几个,然后把这些西红柿统统装进塑料袋里,把袋子拎到学校来。”老师在班上对大家这样说。
第二天,每个同学都拎着一袋西红柿上学,有的同学装着两个西红柿,有的同学装着三个,还有的同学塑料袋里装着五个西红柿。可是上课的时候,老师并没有检查同学们的塑料袋,甚至都没有要求同学们把塑料袋里的西红柿拿出来。下午快放学的时候,老师告诉同学们把塑料袋再拎回去。老师这样告诉大家:“接下来一个星期之内,你们每天都要拎着这袋原封不动的西红柿上学、回家。”面对孩子们不解的眼神,老师反复叮咛他们:“不要怕麻烦,到时候我肯定会告诉你们这样做的道理。”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孩子们开始埋怨袋子里那些烂掉的西红柿味道非常难闻。有5个西红柿的那些同学们,每天拎着一大袋子西红柿上学,感到很沉、很累。可是老师始终不松口,总是一个劲地鼓励他们坚持到底,善始善终。
一星期过去后,老师在班上宣布游戏结束,他告诉同学们可以丢掉那些烂西红柿了。孩子们一窝蜂地跑出教室,把烂掉的西红柿统统都扔进了垃圾箱。丢掉塑料袋以后,同学们倍感轻松,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等同学们回到座位上坐好以后,老师问:“一个星期以来,你们每天拎着西红柿上学的感觉如何?”这一下就像炸了锅似的,孩子们一个个牢骚满腹,纷纷抱怨。他们告诉老师拎着西红柿上学不仅是个负担,而且烂西红柿的味道特别难闻,令人作呕。
老师笑了,他告诉大家:“把仇恨的西红柿装在袋子里和把仇恨记在心里都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恨某一个人,并且把这种仇恨牢牢地记在心里,这种仇恨就会加重我们心理的负担,就像烂西红柿那样污染我们的心灵。如果你无法忍受一个星期烂西红柿发出来的臭味,那你又何必让仇恨的恶臭一辈子都留在内心呢?所以,我们大家应该像扔掉烂西红柿那样,彻底抛弃心里的仇恨。这样,我们内心就会干净、纯洁,我们就会始终保持着快乐和幸福!”
(选自《新民晚报》)
【阅读咖啡屋】
请弯下腰
周海亮
地下通道的出口,男人席地而坐。胡琴端立腿上,持弓的手轻抖,曲子就飘起来了。虽不十分悦耳,可是轻快欢愉,全用了《万马奔腾》的节奏。男人胡须浓密,长发披肩,表情认真投入。他的左前方,摆着一个细颈青花瓷瓶。
他像一位艺术家,人声鼎沸的大街,是他表演的舞台。
和朋友经过时,每人给了他十块钱。男人陶醉于自己的演奏之中,并不理睬我们。十块钱落到瓶口,停住,如同落上去的一只蝴蝶。蝴蝶静立片刻,偏了身子,落在花瓶旁边,我愣了愣,想捡起来,却终于没动。朋友这时从我身边挤上前去,深弯下他的腰,捡起钱,连同手里的十块钱,一起恭恭敬敬地塞进花瓶。然后他冲男人笑笑,拉了我离开——自始至终,男人没有看我们一眼。
朋友的举动,令我羞愧难安。
我应该弯下腰,让钞票落进花瓶而不是落到地上。虽然那一刻男人并没有看我,但我知道,他肯定感觉得到我的态度。一张钞票落进花瓶,对他的演奏,对他的行为,对他的生活,对他的选择,是一种承认,更是一种尊重;可是钱落地上,那么很显然,我的行为就变成了趾高气扬的施舍,那十块钱,也就成为嗟来之食。可是对于他和他的行为,我有施舍的资格吗?
我们为父母弯腰,为爱人弯腰,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至亲;我们为朋友弯腰,为同事弯腰,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至熟;我们为领导弯腰,为客户弯腰,因为他们管着我们的钱包,决定着我们的仕途;我们甚至为宠物弯腰,一条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画眉鸟,只因为,它们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
可是街头那些卖艺者,那些衣食无着落者,我们何曾为他们弯过腰?他们或许从事着我们所不屑的职业,可是他们,明明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啊!他们理应有着与我们等同的地位,也理应有着与我们等同的尊严。
你可以不给他们一分钱,你可以目不斜视地从旁边走过,心安理得或者趾高气扬,带着无限的优越感和满足感。但是,假如,哪一天,哪一次,哪一条街,哪一个闪念,你想过付给他们钱,十块钱、五块钱,甚至仅仅一枚硬币,那么,请你务必,深弯下你的腰。
(摘自《别让外界浮躁了你》一书)
【写作技法】
本文以送给街头艺人十块钱的方式为引子,由此生发开来,通过大段大段的叩问反省,情真意切,又借助排比、反问、对比等修辞,直击心灵。最后以“请你弯下腰”来呼吁大家做一个不狭隘没有偏见的人,从而实现心灵的洁净!
阅读风向标
开在手上的花
包利民
【阅读导引】
著名美文作家包利民这篇《开在手上的花》,题目以比喻的修辞设立悬念,漂亮新颖又让读者眼前一亮。以“意儿”去福利院关爱老人赞美意儿,引出她的回忆,在回忆里又推出一个心细如发爱心奔涌的老师。这种构思实则是“故事套故事”,如此布局,行文便有了波澜起伏,自然避免了单一讲述的平铺直叙。心底纯净的老师才会如此关爱一个聋哑孩子,得到爱的孩子,才会以自己饱和的爱回馈身边。至此,读者明白:心底洁净,才会让爱奔涌,也才会传递爱给他人。
十四岁的意儿又一次问我,最喜欢她什么?我说喜欢她的手,她便笑,说许多人喜欢她的手。
意儿对于自己的手是极爱护的,甚至超过了身体的其它部位。有一次在学校里上体育课,跑步,由于跑得过急,她一下子摔在地上。本来,她可以在倒下的瞬间用手支撑一下地面,可她却把两手背在后面,导致把脸蹭破了一小块儿。别人问她,她笑着:“毁了容也不能伤了手!”
作为一个聋哑孩子,意儿的手就是她的嘴,就是她的声音。初识她的时候,我就觉得她的手语打得美极了,就像美丽的花儿在风中不断变换着身姿。这样的一双手,当然要好好保护。她说:“要是我的手出了什么问题,那可惨了,我和爸爸妈妈都没法交流了,多可怜!”
每逢周末,意儿都会去福利院,去找一位老奶奶。那个老奶奶也是聋哑人,几乎没人和她交流,她也没有亲人,每一天都很寂寞孤独。自从有了意儿和她交流,她就像变了个人,每个周末也成了她期盼着的节日。不管雨雪,意儿都坚持在周末去老人那里,陪老人一小天,然后在老人的笑容里,走上回家的路。
我对意儿说:“你的手语是我见过最美的,就像,就像开在手上的花儿一样!”
意儿却用手语说:“我的手语虽然美,但不是最美的,我老师的手语才是最美的!”
意儿刚上学的时候,很是艰难。虽然父母也教她认识了不少字,可是她毕竟听不见老师讲课。每日里只是怔怔地坐在那里,看老师在黑板前不停地讲着,于她却是无声的世界。后来有一天,放学后,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竟然用手语把全天的课程又讲了一遍。那一刻,意儿哭了。原来,这许多日子,老师都在学习手语。那以后每天下课后,和午间休息时,还有下午放学后,老师都要单独地给她讲课。
意儿说:“有一次,我生病,本来请了一天假。后来感觉好些,便去上学。没进教室门,我便透过窗户看见,老师正站在讲台上,教同学们一些简单的手语!我知道,她是想让同学们和我交流得多些……”
一个春天的午后,我和意儿站在郊外的草地上,看着花红树绿,风清云白,她便面对着广阔的天地,作了一个“我爱你”的手语。她热爱这片天地,热爱生活,她的手语使所有的春花都更加美丽。
看着这个小小的女孩,心里仿佛被清泉浸润,濡湿无比。是的,我也爱这个世界,爱生活。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天天早读
你有趣,世界就有趣
马德
早晨,楼下的小广场里,一个中年人在打太极拳。
一只猫,在他的脚踝上蹭痒痒。而且,顽皮的它,似乎只愿在固定的那个脚踝上蹭。中年人的腿腾挪到这边来,它就跑到这边来蹭;中年人的腿轻移到那边去,它就跑到那边去蹭。猫靠在主人脚踝上的样子,幸福而张扬,仿佛,一处脚踝,便是它在尘世的甜蜜靠山。
那天,中年人始终没有对猫表现出什么来。他应该早感觉到了吧,只是任由它那样。中年人的太极拳打得不错,舒缓轻柔,像一支悠扬的曲子。而,那只被娇宠的猫,像极了曲子上灵动的音符。
有味道的世界,是有趣的人营造的。这样的世界,美的,令人疼惜。
门外,一个小男孩蹦蹦跳跳要进来。
这是一扇很重的门。门里的他,远远地看到了,一个箭步上去,把门拉开,等着男孩进来。然后,他才出去。
哪料到,男孩一推门,又出来了。站在门边,盯着他,不走。
他笑,问,孩子,你怎么啦?男孩说,叔叔,你什么时候进去,我也要为你开一次门。
他又笑,随口说句,叔叔不进去了,转身便走。几步外,他一回头,男孩依旧等在那里,一脸的真诚和庄重。
那天,他做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看的一件事。他返身回去,站在门前,看着男孩一点一点为他推开门,接受着尘世间最小而又最隆重的报答。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阅读点拨】
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的心底:心底洁净的人,才会感受到世界的有趣;心底洁净的人,也才会配合有缘相遇的形成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