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导写与示例
(2013-10-12 10:32:15)
标签:
文化 |
刊于《三秦都市报》10月12日,有学生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看看。
【模拟文题】
成长是一条长长的河,有曲折起波澜,才是拔节的成长;成长是一张白白的纸,播汗水撒泪水,勾勒出成长的线条……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作。
要求: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不空洞,抒真情,题目自拟,体裁不限,600字左右。
【思路导引】
为什么面对同一个话题,有些同学可以写出数篇习作,甚至篇篇精彩。能够做到多种构思提笔成文,是因为思路宽。那么如何拓宽思路呢?下面就以话题“成长”为例,随老师一起进行拓宽思路的训练。
话题作文,拟题与构思必须同时进行。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话题作文的拟题。题目是作文的眼睛,漂亮新颖或者富含哲理的题目可以让读者耳目一新,并能唤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从而吸引他们。当然,拟题的方法很多,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构思一:拟题为《在追求中成长》。
构思:抒情散文,可以写追求“快乐”“诚实”“自信”“超越”等,构成排比段,以追求对象的变换,来表现成长的过程。
构思二:拟题为《成长是首歌》。
构思:以时间为顺序,用从小到大喜欢唱的代表性的歌曲来表现自己思想的成熟过程,“成长”自然贯穿其中。
构思三:拟题为《成长,就是化蛹成蝶》。
构思:叙事为主,通过自己在某件典型事件前后的对比来表现内心的疼痛或裂变,从而表现自己的成长。
构思四:拟题为《幸福,盛开在成长的路上》。
构思:以一个个成长中的细节描写来展示成长中的幸福,表现“成长就是采集幸福的过程”这一主题。
构思五:拟题为《成长是永不放弃的奔跑》。
构思:以奔跑的形式将成长具体化形象化,比如:“成长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目标”,“成长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坚持”,“成长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超越”……用这些句子作为每段的首句,来完成作文,表现的主题是“成长,永远不能停止”。
构思六:拟题为《成长,最美的色彩》。
构思:排比段构成,可以用“成长是大海般的蔚蓝”“成长是梦幻般的粉红”“成长是蓬勃向上的翠绿”这些句子作为段首句,通过色彩变换写出成长中思想的日渐丰盈。
构思七:拟题为《成长的路上,你牵着我的手》。
构思:要写出“你”对“我”成长中的巨大影响,必须通过具体事件来表现出“你”的言行对“我”的思想的导向作用。
构思八:拟题为《学会宽容才是成长》。
构思:表达“宽容是成长的一道标杆”这一主题,“学会宽容”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构思九:拟题为《成长路上无捷径》。
构思:表达“成长是个实实在在的过程,哪怕受伤害,也来不得偷懒与侥幸”这个主题,自然是由“诸多教训”中的感悟构成。
构思十:拟题为《成长的味道》。
构思:以“成长中的种种滋味来具体表现成长的复杂性”这一主题。自然离不开叙事,注意叙事时将“味道”二字要突出。
构思十一:拟题为《书香伴我成长》。
构思:通过阅读来表现认识上的提升、思想上的成长,关键是从书的不断影响来揭示“成长”的过程。
构思十二……
每个话题,我们都可以像这样进行多角度的训练,从中找出最好的拟题及构思以完成作文。当然,在写作训练时,尽可能避免直接借用老师讲过的构思,那样才会真正地起到拓宽思路的导航作用。
【佳作展示】
成长是个过程
白天,一听到巨大的“嗡嗡”声,就急忙往家跑,进了门连忙牢牢地关住大门,等“嗡嗡”声消失后,才敢打开大门。而晚上,一听到那声音,就赶紧把头钻进被窝里,不敢伸出来。
模拟评分:43分
得分理由:“成长”是个比较大的话题,学生刘楠逸借助“对火车的认识过程”这一事件,巧妙地做到了“化大为小”,从而实现了“既深刻又具体”这一写作原则。在具体写作中,心理及细节描写很突出。
失分理由:作为考场作文,开篇点题很重要,而这一点,本文忽视了。
小时候,我是在外婆家长大的。晚上,躺在外婆怀里,不是听她讲各种稀奇古怪的传说,就是缠着外婆一起数天上的星星。
白天,我可忙活了:单等地里的农活做完了,我便跺着小脚丫不歇气地闹着,要外婆背我去村口小水沟看鸭子。每次下雨后,我是必须到地里去捉蚯蚓的。路很滑,——泥泞的乡间土路,外婆便很小心地背起我走向地里。
幼小的记忆里,就只有外婆那清晰的脚印。
开始上学了,我的个子长得很快,妈妈开玩笑说我的个子是见风就往上冒。外婆也逐渐背不动我了。
我依旧听外婆的故事,依旧在晚上数星星,依旧闻着蒲扇的清香入睡。只是觉得,外婆的故事不如以前那样有味了,星星不如以前明亮了,蒲扇竟然也有些让我心烦了。
我开始有意躲开外婆,自己好奇地沟边河沿跑。而常常一回头,便是外婆的身影。大概,外婆是怕我这个城里的小孙女伤了毛发吧。
成长中的童年,便是四个深浅不一的脚印了。
又是几年,我也成了小大人,而外婆,不得不加了根拐杖。
面对外婆的故事,我早已听腻了,觉得烦透了。外婆那满箩筐的话,也开始置之不理,更别说谈心了。多是在外婆几番捎话妈妈百般催促下,我才不情愿地去趟外婆家。
要回城了,我陪着外婆去果园给我摘水果。小路上,两个靠前的脚印,三个靠后的脚印。
临收暑假前的一天早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和妈妈从睡梦中惊醒。那头传来外公急促的声音:“聪贤,你妈从昨晚上开始,就不停的抽,一直喊着‘眼睛发黑’,今天早上恶心得很,你快点回来!”
白色,病房,点滴,更衬托出外婆脸庞的瘦削。外婆侧卧着躺在白色的病床上,紧闭着双眼,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幼小无助的自己。
我便奔走在家和医院之间,跟外婆送饭,给外婆辅助做简单的活动。有我这两个脚印陪伴,外婆那两个脚印将不再孤独。
模拟评分:42分
得分理由:本文构思独具匠心,版块式构成,用脚印串起来的,是爱的故事。“两个脚印”→“四个脚印”→“五个脚印”→“两个脚印”,脚印走出来的,是爱的大圆满。画面刻画及感情渗透,都很到位。
失分理由:首段似乎是为了语言的漂亮,倒显得不精练,这是其一;其二,该文的结尾只是第四部分的结尾,整个作文,缺少一个结尾。
牵引风筝的线,你是善意的引导,不是恶意的束缚,是你让我明白,成长中,不能错过的,是父母必要的约束。
“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和同学出去玩?哪一个家长像你?总说‘不行’,我偏要出去!”我摔门扬长而去。
独自一人徘徊在广场。风,冷飕飕的;云,厚厚的。感觉眼前的一切好像都失去了生气,无论是树,花,还是草。瞧见一个小女孩子手托着下巴,笑眯眯地向上望。顺着她的视线望去,是风筝,是自由自在飘飞着的风筝。
起风了。突然听到不远处有个孩子大喊:“爸爸,线要断了。”我却不禁一喜,风筝终于快自由了!天随人愿,线,果真断了。
然而我却傻了:风筝在天空不停的打着转儿,任凭风的摆布,在摇摆中开始慢慢下坠,甚至都不知该落到哪里。
一刹那,我明白了,风筝为什么甘愿被线牵引,因为那是善意的引导,因为线的另一头是充满爱与关怀的“家”。
(学生
模拟评分:45分
得分理由:浩楠同学以“风筝与线”为载体,既给我们形象地道出了“家长的约束与孩子成长”的关系,又避免了言之无物空洞地议论。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情,叙事详略得当,且处处都有自己的心理描写。
失分理由:很遗憾,那个长长的题记,竟然是一“,”到底。 题记应该是作文最最养眼的部分,汉字的书写及标点的使用,都不能出现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