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一直满腔热情地“对牛弹琴”

(2012-09-29 13:31:24)
标签:

文化

  旧文,曾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21

我喜欢韩愈,只因这位中国古代老先生将教师诸多职能中的传道置于首位。我也一直很固执地认为这个做人的道理

  从教近16年了,不论喜悦还是失落,面对学生,我诚如同事戏谑我时所说的:一直满腔热情地对牛弹琴。是的,满腔热情源于我固执地相信:弹总比不弹好---被关注、受熏陶的牛总比孤独、寂寞、无人指引的牛幸运、幸福!

  仅仅给一个班级辅导了一次写作,师与生是真正的”“相逢。讲完后,我却和一个男孩交流了近半个小时。事情起源于我瞅见他手背上刺着一个大大的字,还用红墨水使它更醒目!

  迎着他敌视的目光,我给他讲了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字的感觉——一个被恨淹没的人是不会快乐的,我为他而担心而心痛!我又告诉他,来自于内心觉得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被人忽视、被人拒绝,甚至遭人歧视,受到侮辱。我更要他记住:改变自己,让别人确实看到脱胎换骨的你,意识到他自己才是愚蠢到家;让别人因为你的优秀而意识到自己判断的失误,并后悔到每一根头发都发抖……唯有改变自己,才能真正改变别人看你的目光!

  当时,我静静地和这个学生交流了好长时间,直到那个请我来讲课的老师招呼着让我快点离开,而且他的声音里明显地流露出一种暗示:这个孩子是不可救药的,你是在瞎子点灯---白费蜡。可我依然按我的想法继续完了那次谈话。

  后来,在4000多学生的校园里,我还碰到过那个学生。他正大声叫喊着,一回头看见我,马上低下了头。够了,这已经够了,仅仅一次谈话,他已经意识到应该在关注过他的老师面前表现得有些风度,我对此很满足了。

  不管面对怎样顽劣的学生,我从来不认为语言是苍白无力的,岂不知连古人也有朝闻夕死的彻悟,我又怎么会轻易放弃一个专门到学校来接受教育的孩子?即使是对校园里擦肩而过的学生,我也会引导他。

  也许,你会觉得我患了教师好为人师的职业病,可我一直坚信:说不说、说什么是我的事情,听不听、听多少是学生的事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得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我从不奢望通过一次谈话、一次引导就能够让学生扳正方向盘、端正对生活和学习的态度,我只是希望,在孩子某一刻想要管理自己或者学会管理自己时,不要留下太多的遗憾,不要抱怨老师曾疏于教育和引导自己。

  教师,是一种职业,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引导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还应该包括那些存在问题的学生。作为教师都应真诚地尽我们所能地施之以良性引导。这就是我在心底给自己规定的职业道德。

  行走于校园,我觉得成功的教师应如一缕春风,随时带给有缘与之相遇的学生以温暖的感觉。也许,这与我长期从事写作有关,也许,这仅仅是教师的一种本能表现吧。

  你的鞋带开了,小心绊倒你自己。学生粲然一笑就是给我的小费

  看,不小心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说错话了。正在讲不文明话语的孩子一吐舌头,撒腿跑了。

  不错,我真的是一直满腔热情地对牛弹琴,至少,我在弹时还意味着我有热情。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不再弹了,心就结茧了,一个教师的悲哀也就来了。

  我一直这么固执地认为:从教的每一天都竭尽全力地对牛弹琴,这一定比精神饱满却无所事事要幸福得多。

  我会关注自己可能遇到的每一位学生,因为,我只想完善自己,做个尽职尽责的普通教师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感激一棵树
后一篇:一个人的脚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