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分宜水东刘氏七修族谱序

(2013-11-12 09:17:17)
标签:

文化

分类: 族谱春秋与闻

 

         分宜水东刘氏七修族谱序

 

    编修族谱赖以“存族史、序昭穆、述祖德、勉后人”,历来是我国民间仰祖敬宗、承前启后的一件大事。半年来,先听闻而后亲眼所见,分宜水东再设谱局,四十一世季祖兄长一干人等倾心续谱存志,遂欣然有感而发,乃索句赞曰:

                     巍巍中华莽昆仑,

                     五千年史焕丰碑。

                     华夏繁衍生息地,

                     纵横捭阖多卯金。

                     黄帝之裔傲世立,

                     炎刘大族成有因。

                     一路风霜多磨砺,

                     慷慨高歌奋然行。

            ——《水东七修刘氏族谱感赞》

    遥想二千多年前,刘姓素有“炎刘”之称,在中华史谱中卓具风韵。元·傅若金《歌风台》诗曰:“黔首厌秦暴,龙德奋炎刘”。邦公奋起秦末,翦项灭秦,火德越世代木,功勋奕世;从此汉民族成为中华之主体,汉语、汉字传承中华五千年文明,煌煌大汉,人口皆碑。

    我东冈刘氏源远流长,一世祖景公,为高祖邦公三十九世裔。曾孙长沙定王发公有次子苍公,于建元五年乙巳七月(公元前136年)受封安成侯。东冈祖景唐开元丁丑(公元737年)登进士,任永州刺史,迁吉安府宰;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谨遵安成县令恺公父命,筚路蓝缕,卜居县北四十里之东冈,是为安成侯苍公三十五世孙。

    对接东冈与分宜水东族谱,乃知其基祖大用公,为景公十七世孙。大用公出自月溪基主十二世彦中公;月溪则出自山庄基主六世赋公;山庄来自东冈。吾祖每一次迁移,都记载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先辈足迹。

    宋代族谱记载,自景公“六传而赋,乃基山庄”;自赋公“六传而十九彦”。六世祖赋公登后唐同光二年(924)进士,授兵部郎中,迁大司马;于后梁贞明戊寅(918)由东冈居于西二里之山庄,享年八十有一,尊为山庄基祖。

    九世延哲公“惠家温厚,性峭直,喜与名胜交”;登北宋仁宗皇佑已丑年(1049)进士,后以大参政致仕。

    十世祖泳公为延哲公单传,“喜读书,延宾客,为里中右族”、“置屋延纳乡里宿儒,使子弟择术受书”。登北宋嘉佑壬寅(1062)进士,拜台州刺史,官至大理评事。子五:昱、暠、曼、冕、晟;再传子侄十九彦,泳公独享“五子十九孙”之誉,其后人“当宋元时人才迭出”。

    兹谨列山庄十九彦祖名于下:

    昱公二子:彦直、彦弼。

    暠公八子:彦才、彦明、彦时、彦方、彦章、彦敏、彦立、彦京。

    曼公四子:彦昭、彦卓、彦徽、彦由。

    冕公一子:彦中。

    晟公四子:彦成、彦辉、彦文、彦武。

    今读彦才公裔、吉安藤桥四十二世来兴先生保存三十三世山庄之獬公续修清乾隆丙子(1756)族谱原本所撰谱序,在77页中可见“山庄彦中公位下世系图”。民国丙寅(1926)族谱第十册996~997页则记之更详。

    由十一世冕公至十五世愿公,五代单传,其事可书可传,其记亦喜亦悲,为使后人知之,或感奋、或沉思、或警醒,现归并各本谱史多处所见,依世一一予以简述。

    彦中(1101~1172)由山庄迁居月溪,即今东冈月形脚下欧姓所建三溪公祠堂处地基。邑庠生,辛丑(1121)乡贡、进士;辛未(1151)特奏,授荣州文学,历官信丰、宁都簿,迁从事郎。“公淹贯经史,居官廉,事亲孝,遇人有恩。岁饥发廪,贷人不责偿。殁时谈笑而终;宗姻里巷,哭之甚哀。”

    彦中公之子、十三世惟岳公(1131~1199),以陶渊明《归去来兮》中之“云无心以出岫”诗句,取号无心居士;借喻步骧先哲渊明,无意致仕,归隐月溪,表露自己的高洁志趣。公著《云间诗集》,宋绍熙癸丑(1193)编成族谱,并附世系谱图便览,所作宋代序言,为景公后世能见到的现存最早的族谱序。

    十四世扬祖(1154~1237),惟岳公独子,诗人兼理学家。“幼颖敏,落笔成章”,著《金刚睿解》、《圆觉法华》,成一家之言,以探求程灏(1032-1085)理学要旨。南宋末嘉泰甲子(1204)举人,初任儒林郎,再任丰城县尉,“廉谨、奉身淡薄;晚隐月溪,有诗千卷。”年八十三,“死如生,无疾而逝”。

    景公十五世愿公(1171~1260),扬祖公之子,号湖山。公入仕宦,初任薄,后转苏州昆山知县。愿公喜闹炫富,“浙广间必建高楼广厦,器用皆新”,为长子季简公操办婚事,娶新州谢知州女为媳,以船游西湖成婚,被诬挡道,“棹触贾相舟”,即获罪于泛舟西湖、彻夜宴游的当朝权臣、邪相贾似道(1213~1275),“罚修西湖堤,堤成;复修湖桥,圯;家遂以败。”这完全是有意发难,以势欺人,必欲致人于死地而后快。湖山公冤死于景定元年(1260)四月二十三日未时,葬不详。(注意不是“绍定元年”/1228年)

    读谱至此,不禁掩卷叹息。然,多行不义必待毙。草菅人命的南宋恶相贾似道,德祐元年(1275)不得已抽诸道精兵出师丁家洲(安徽铜陵东北江中),迎战元军大败,弃军不顾,乘单舟逃奔扬州。又因前项私下对蒙古贵族称臣议和,群臣请诛;乃贬为高州团练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以“吾为天下杀似道”,“拉杀之”。《宋史·四百七十四卷·贾似道传》

    事越750余年,一段烟云,史谱俱载,族人淹闻。

    2013年祖居山庄大张旗鼓筹划重建景公大祠,遂与来兴先生陪同山庄村委小龙书记、村长小勇、文书志洪、族兄刘荣,为动员各地族众齐心参与、捐资助建,2月21日(正月十二)第一次来到水东,受到村委书记爱生、小芼主任、村组长刘伟、鸿福等宗亲的热情接待。席间阅及族谱,发现田心二十一世孟简公明洪武十三年庚申(1380)作一谱序幸存水东支谱中。

    孟简公明洪武四年辛亥(1371)另有一谱序历代传存,既见于山庄之獬公续编清乾隆丙子(1756)族谱,也存于民国丙寅(1926)族谱之中。孟简公以“廷试第一”的手笔,饱蘸渊博学识,在序中概述我刘姓“五族”、“六别”、“六望”之论说,如数家珍;详述执著于续编东冈族谱“搜讨寻绎”之经过,寄寓深长。孟简公在抵御外侮、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以勤劳王事卒于官”,于国事鞠躬尽瘁,于家族兢兢于谱牒是修,值得后世仰望与怀念。

    2013年11月8日下午,有鸿福村组长接站,再次来到水东,居留一日,有幸细心阅其支谱,才知钤载此序之原谱实属得来不易。它先是失散于“野人”之手,再经水溺浸渍,田心孟简公“启而录之,随启随坏”;后又再次在元末明初的社会动乱中散失荒野,终由好心的邻村戚友袁公诚庸有心捡存,弘治十三年(1500)借水东首次续谱之机,亲手转送谱局;留下谱序。此后六续其谱,宝而藏之,才得今见。

    随后再与四十二世志成彻夜长谈,进一步了解到水东的几番创业、几番迁徙肇基的缘由与过程,再阅六修族谱大用公25世祖季宗兄所撰《水东刘氏赵家山肇新记·1995年》,不由令人肃然起敬。

    因1960年袁河上游所修水坝高筑,在物质生活还是十分紧张的1969年“文革”期间,全体族众为避免暴雨引发袁水倒灌小河浸毁村庄的隐患,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不等不靠、齐心合力,硬是用自己的力量,陆续完成了低地村居袁河东二里屋背上店的集体搬迁,一里开外昔日的赵家山俨然又是新水东。2009年,又兴建总祠一座,奉祀唐代一世祖景公遗像,祖庇如山,祠联昭辉。水东刘氏从此又有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与持续开发的发展空间;彦中公如九泉有知,亦可无比欣慰。

    水东刘氏始迁祖大用公南宋末年(1261~1279)由安福山庄之月溪迁徙而来。湖山公长子季简(1230~?补)所娶谢知州女生二子大发、大用;另有庶出三子,大霖、大雅与大冲。后之两位庶出小儿生活“豪奢”,娇纵惯养,坐吃山空。大用公等劝不听、眼亲见、心更烦。

    几十年后,这一“豪奢”的前因与后果,二十一世田心孟简公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在《纪月溪遗事》(收见民国丙寅谱)中记述说:“予尝过(月溪)焉,每增慨叹。盖叹夫富贵之不可常,奢侈之不可纵也。”又记,“至今父老传以相语,云:湖山好游西湖,岁一往焉,所靡不菲”;“湖山之败也,辱不可言”。大雅与大冲“逢迎官长,岁邀至其家,设女乐大会;用是败至,大叔、仲叔兄弟,家业荡然尽矣”;“仲叔娶新里谢氏,无后。大叔久依其家,亦无后”。

    大用公与兄长大发公,并与同父异母之兄弟大霖公,均知“成由勤俭败由奢”的人生哲理,为了今后的生存,心有灵犀,相约一并出走。一日踏上离乡之旅,山路崎岖,长夜漫漫,何以家为?

    今细阅谱述而知,经漏夜跋涉,大用公的驮马即使挥鞭催逼,先自再也挪不动了,一牵怜悯之意,再发恻隐之心,大用公也不择地,就在马歇处当作栖身之家。另外两位兄弟继续驱马赶路,一往宜春,一往凤阳会溪,都是先行安顿,再安家、乐业两不误,后世永续。就这样,水东刘氏先祖来到了分宜家园的第一站“黄坊—观音堂”。

    大用公后裔定居分宜的第二站,择地袁河东二里地的“屋背上店”。这是一则“义犬戏主择居”、“家狗情通人性”的故事,水东宗亲代代口耳相传,其中蕴含“天人暗助”的“义、德”二字,更值得人们深思。

    不过,大用公并非白手起家,他毕竟带来了祖上五代单传留给子孙后代的属于他的那份资财,否则不可能“即购地千顷”,以立家业。大用公更是携带了祖上的勤奋基因、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至少怀揣着十三世惟岳公所编之族谱,怀揣着承祖续宗的仁者爱心。现在的水东一族在续修族谱中由文字所铸的古代历历幕幕之记录,就是明证。

    水东族支谱由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以古本并草本正式首修以来,至今已逾500余年。上次六修只不过是在1995年12月。次年得知老居夏历二月初二举行东冈山庄新谱首发仪式,赶往阅谱以贺,始知东冈祖源并非出自长沙定王三子宜春侯成公,实乃次子安成侯苍公所传,于是立专页,并专志注明加以纠正。实事求是,弥足称道,正本清源,善莫大焉。求实与更新,求证与纠偏,事事从实际出发,这便是吾祖万世相依之善法,不可不敬而畏之。

    此次水东七修支谱,颇具特色:一是材料原始,取舍有度,以“信”为本。二是内容翔实,图文并茂,以“实”为体。三是与世俱进,谱法乃存,以“新”见长。七修以景公四十一世裔祖季宗兄为主修,长者已年届八十二高龄,耳背不敏,但年当益壮,古道热肠,慎事如丝,谦让有加。携族众后辈志成、金凤、刘辉等人,(注:请补充其他人员)个个不计得失,严谨认真,费思尽才,劳力劳神。尤为值得褒扬的是,有四十三世刘伟,导善积福,出以大公,倾囊赞助,首倡以成。

    今念同祖同宗之谊,诸公嘱文,为祝福吾祖景公所传之分宜水东后裔弈世繁盛,故不揣浅陋,是为序。

 

           东冈景公四十一世 吉安本宗 传贤 谨撰

                   2013年11月12日星期二

 

        (以上所述,如有违谱实之处,请予导正为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