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渗水洞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研究

标签:
转载 |
渗水洞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研究
协和中学
一、活动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该方案是以渗水洞开发及应用技术为支撑,以植被养护为对象实施的校园工程。
协和中学是广州市内的一片“绿洲”,绿树成荫,有着上百年的古树和许多绿树。但是近年来,在一片硬化水泥地覆盖着的中心广场中的秋枫树叶稀疏,长势欠佳,有一株坏死。然而在该区域附近却有一棵树与那几棵树形成鲜明对比,这棵树长势旺盛,枝繁叶茂。于是我们观察调查发现,这一棵长势好的树的周围硬化水泥地的覆盖面积较小,树的四周有一块裸露面积较大的土壤。
因此,我们决定在学校开凿了渗水洞的基础上做“渗水洞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研究”,为了解决校园内水泥地覆盖率高造成的树木长势欠佳的问题,保护树木植被。同时也希望这一研究有助于解决广州市内同样的问题,将我们研究出来的有效措施进行推广,养护植被,促进更多的树木更好地生长,改善生态环境。
渗水洞有利于缓解城市中硬化地面太多对树木的不良影响,
①
②
③
对于下渗的测量,我们小组用直接测定法和水文分析法加以测定。
2.在每棵树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均匀排布八个渗水洞,均匀设置渗水洞的好处在于有利于树木根部的全方位吸收;
渗水洞上方有一个盖子,它的外表是一个带有4个直径为2厘米的小孔的石盖,这个盖子能够防止杂物落进渗水洞内,同时,它又能保障水源的不断供应。
三、活动方案的计划内容和实施步骤
1.计划内容:时间安排方面:(将时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对活动的了解,准备工作和深入了解,最后进行实践。
第一阶段内的时间分布:1个月的时间内要进行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利用半个月时间开凿渗水洞,已为校方完成。第二部分是利用3天时间准备制作器材。第三部分是利用剩下的12天,分为3天1次的共四次实践并观察和记录数据。
第二阶段:用6个月时间在进行活动的实践中,观察现象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2.实验步骤:
(1)制备实验器材:渗水洞模型,量杆,1.5升量筒
渗水洞模型:订做两个体积为0.5*0.5*0.5(单位:米)的正方体透明玻璃容器,无顶。购买4个长20cm直径5cm的圆柱形PVC塑管,管壁均匀排布36个直径为1cm的渗水小孔。
量杆:在一根长度约为一米的竹竿上标注以一厘米为单位长度的刻度,制成标尺。计时器?
1.5L量筒:购买获得
(2)实地实验及观测
在实验前拍摄树木的生长状况。
设置协和中学中心广场A(1,1)号树为实验样本,分别在树的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开凿渗水洞,渗水洞口直径为15cm,深度为55cm,渗水洞中放置圆柱形渗水管,且其半径为11cm,长度为50cm,渗水洞壁与渗水管之间以水泥粘接,渗水管壁均匀分布36个直径为0.5cm的渗水透气孔。(凿洞工程由学校招标施工)
在实验样本A南向渗水洞中插入量杆,倒入1.5L水并同时开启秒表,记录水面每三分钟水面下降的位置(该步骤分别在春季空气湿度高于96%的阴雨天、夏季日均温高于37摄氏度的晴天、秋季干燥指数在3级以上的晴天和冬季温度在10摄氏度以下的晴天各进行1次)
设置实验对照组A模型和B模型
在实验对照组A玻璃容器与对照组B玻璃容器中都填充中心广场的泥土,泥土厚度约为35cm,将一棵小树苗种入玻璃容器中部的土壤中,树苗根部埋入土中20cm。
在对照组A中将4个PVC管呈正方形放置在距离树苗13cm处并将管体埋入土壤中,露出管口,掏空管内土壤,布置完成后在土壤表面覆盖1cm水泥(留空PVC管口位置和以树苗为圆心的半径为5cm的圆周位置)。
而实验对照组B玻璃容器不布置PVC管。将小树苗种入玻璃容器中部的土壤中后在土壤表面覆盖1cm水泥(留空以树苗为圆心的半径为8cm的圆周位置).
设置实验对照组A模型和B模型
在实验对照组A玻璃容器与对照组B玻璃容器中都填充中心广场的泥土,泥土厚度约为35cm,将一棵小树苗种入玻璃容器中部的土壤中,树苗根部埋入土中20cm。
在对照组A中将4个PVC管呈正方形放置在距离树苗13cm处并将管体埋入土壤中,露出管口,掏空管内土壤,布置完成后在土壤表面覆盖1cm水泥(留空PVC管口位置和以树苗为圆心的半径为5cm的圆周位置)。
而实验对照组B玻璃容器不布置PVC管。将小树苗种入玻璃容器中部的土壤中后在土壤表面覆盖1cm水泥(留空以树苗为圆心的半径为8cm的圆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