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2023-08-16 12:52:25)如何看待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
对于职业倦怠并不出自于一个或某几个职业领域。如:《老木匠的故事》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然后到了第二层次也就是从会到精。这时候某人已经在本行业立足了,生活问题解决了,那接下来是靠什么来维持他继续前行?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看就需要精神的满足。这个时候为了让自己在某个行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获得更多的尊严,这时你得有比别人不一样或更胜一筹的本事,为此有部分人就开始自发的努力提高自己,从而完成了从会到精的过程。
很多行业和人也就是到了这一层次就以为达到了职业的顶点。其实要达到这个层次也就只要不到十五年的时间。从整个职业生涯来看还不到一半的时间,那么接下来的大半职业生涯靠什么来维持?物质或精神。从物质层面上来看现行社会分配机制基本上不可能。从精神层面来自外界的认可达到了一个高度要想突破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况且很多时候是不会成功的。那么靠什么来维持?我认为主要来自自己的内心。就如脚合不合适谁能帮助你?只自己自己知道。既然外界的力量变小,为了不让合力减少那就是增大自己内驱力。这个内驱力就是对教育的信仰——为了教育事业,努力做一个更好的人民教师!有了这个不竭动力就能让自己的职业保持常久常新。
另外我们的职业教育模式应该从事业——职业——谋生——副业向谋生——职业——事业转变。这个过程不是传授而是自我的体验逐步完善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