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品位成效
(2023-08-01 18:20:05)
运用现代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在现代教育发展大势下,特别是推进教育优质高位发展的新时期,教育走向了内涵发展,需要技术型校长,引领学校的高位高质发展。通过现代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升,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保障,成为现代技术型校长应该具备的一项专业技术能力。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断断续续地利用片断时间,看完了《学校管理体系与iso9000族标准—江阴高中实验学校应用iso9000族实例》这本书,对此,有些感触,也有了一些对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的认识,也有了一些对学校发展的一些想法。
一、关于对iso9000族在学校管理中应用的基本认识
提起iso模式,许多教育机构对它十分陌生。人们往往觉得按照iso通用模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的事情。事实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7年推出iso9000族系列国际标准以来,已被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它的应用范围覆盖了包括航空、航天、金融、房地产、教育、科技服务、卫生保健与社会公益事业、公共行政管理、信息技术等39个行业,教育属第37类。对于这个系列标准在全球广泛、深刻的影响,有人称之为iso9000族现象。
我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都在认真准备与世界接轨。教育界也不例外。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但我们在教育管理机制上有许多漏洞。许多学校在管理上是一个校长一个管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往往是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校长转,校长围着上级转,忽视了整个教育过程。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按照iso9000族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在教育领域按照iso通用模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已有许多成功的范例。
在教育的新一轮发展中,学校应用iso通用模式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为教育在社会服务中进一步更新观念、激发动力、积极营造新的城市人文精神,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有效的切入点。其作用将凸显在以下方面:
牢固树立教育服务观念,明确定位学校就是向社会和受教育者(包括家长)提供教育服务消费品。
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者向社会、家庭或社会个体提供用于提高或改善人的智力素质和思想观念素养的非实物社会成果。它与演员、医生、导游、售货员一样,提供的是服务消费品,它是以教师的备课、讲授、辅导、测评、批改作业等一系列循环工作为典型内容的教育服务,教育服务是教育劳动者向社会或个体提供教育机会的复杂劳动,教育服务消费品的生产者是教育工作者,其消费者是受教育者。学校教育和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与其他行业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教育质量不仅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认识水平,还应包括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所获得的作为一个社会形态的人应具备的各种其他素质的合格程度。既要看成绩、看证书,更要看他们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知识能力和业绩。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性一般要在学生毕业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获得全面准确的评价。学校的直接顾客是学生,但最终顾客还是学生的家长和学生的工作单位。它们是学校教育质量好坏的最终判定者。
在教育领域应用iso通用管理模式,就是要向社会和受教育者“提供信任”,特别是民办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教育。随着教育市场化的逐步发展成熟,面临着如何使顾客(包括学生家长、受教育者和社会用人单位)承认和接受的问题。采用iso国际通用模式可以向社会、向顾客提供令人信服的教育服务。进行学校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的学校,必将在未来教育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二、学校应用iso模式的基本模式和关键
引入国际通用的iso模式,使管理模式文件化、制度化、标准化。
一般而言,学校只要运转得很好,学生、家长、老师都满意就行了。但是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有长期的管理目标和质量方针。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相关科学理论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活动过程,其讲授水平、教材的适用程度、教学设施、器具等都影响着教育效果;而学生或学员吸收、消化、理解及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艰苦复杂的劳动过程,影响的因素又有很多,并且都处于多变的状态。因此,任何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首要问题是要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编制出教育质量环,依托一个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用文件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完善有效的教育过程网络和师资、设施、仪器等资源。
通俗地说,就是在确立了质量方针、目标后,为了达到这个方针、目标,我们先把要做的所有事情全部写下来,然后按照所写内容去做,对做的事情进行详细的质量记录,并对此负责。依靠这种文件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来管理学校教育。学校的办学方针(目标)和学校组织机构的职责、教育教学过程的控制、预防和纠正措施、质量记录和教职员工的培训等确定下来后,不断在实施中完善。
学校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由四个层次的文件所构成,即.教学质量手册、教学管理文件(如课程设置管理规定、
三、应用iso管理模式重在普及教育质量意识
学校通过对教职员工进行全员培训和骨干培训,使每位员工了解学校的办学目标,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iso通用模式把许多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升到可以操作的层面。即目标提出来后,还必须有实现目标的途径。就一所学校来说,通过贯彻iso通用管理模式,形成质量目标体系,使每一位教职员工都知道大目标下自己的小目标是什么,减少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工作的自觉性。而建立体系后的对教育质量的认证,则要求全程管理,把每一项要求细化和落实。比如说做每一件事都要求有计划、有记录、有追溯,这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过程控制”是iso管理模式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它强调“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学校教育的过程可以分为招生与离校、德育过程、教学过程、后勤保障、督导与评估等,只要在实施质量保证标准时,将这些过程严格按照iso9000族标准进行控制,就能够保证教育过程的质量,进而保证整个学校教育的质量。对于学校工作而言,就是学校的教师、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保障员工以及资金和时间的投入,其目的指向都是面向学生,服务于学生,为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具体分析学校的实际工作,将它分解为若干个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过程,确定各个过程的合理接口和职责权限,通过这样的过程网络来创造、改进和提供稳定的教育服务,使iso9000族标准有机而合理地体现于学校的各项工作过程之中。
四、应用iso管理模式建立学校教育质量的自我完善和改进的机制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更多的是着眼于过程管理,对教师的要求是贯彻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把课程计划落实到每一节课,却往往忽视了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而应用iso模式时,要求学校必须不断地进行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和采取预防、纠正措施,开展由学校最高管理者、内审员实施和参加的并通过具体改进措施加以落实的自查、自评质量改进活动,形成闭环管理。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学校必须在教育理念、组织体制、运行机制、人员素质、教育服务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改进,改善总体业绩、提高竞争实力,尊重教育规律和遵从管理规律的统一,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省市正在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进行省市示范学校的评估认定,评估内容包括办学水平、办学基本条件、学校改革成效、质量效益等。如果一个我们的学校建立了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则更有利于各项指标的落实和优化,在管理软件上为学校评估奠定了基础,增加了含金量。学校借助iso通用管理模式,严格学校管理程序和强化过程管理,促进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管理质量的提高,使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与国际接轨,推动我们学校的发展迈入现代化优质发展的稳健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系统中。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