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天生柏树小学教学联谊活动的思考

(2023-07-28 11:00:36)

关于天生柏树小学教学联谊活动的思考

2009年5月26日天生小学一行到我校开展了教学联谊活动。他们带来了二堂语文课我们准备了一堂数学课。

第一堂课是人教版第十册《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堂课的可取之处是:

1、抓住文本中的重点句段来理解文本,领悟蕴含于文中的思想感情。三个都字句,描写花多而美的段落,点题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遗憾的是教师包办太多,问题太直价值性不大,禁锢学生的思维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上引,再就是通过这些句段应该深入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方法。建议提问应该开放一些,句子要多读、多思、多悟。

2、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比如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3、阅读时具有指向性。也就是学生每读一次都是带着问题去进行的。方式采用了引读、范读、自由读、重点读等。

4、跳出文本教文本。课外延伸时从课内向生活转移再把五一二地震结合起来。

5、过多地依靠现代媒体,加强学生文本阅读的机会及时间。

6、课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结束。实现语文与音乐课的整合。

二堂课是三年级的作文《花生》

1、教师教给学生习作的基本方法:有顺序、抓特点。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2、动静结合。学生既有实物又有图片展示。对于学生已经很熟悉的花生再用多媒体展示出来有些形式主义之嫌。

3、在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习作的过程中,教师规范学生的用语,学生会学的让学生说,说不好的帮助学,说不上的引导说,绝不能代替学生说。

遗憾就是教师成份太多,学生的东西太少。根源在于主体与主导定位出现问题。基本上教师在作文。

建议:课始,当学生拿到花生时由于其天性有些急不可待,再加上非常熟悉,为此让学生说,这时说的都不混乱的,而且语言不够规范。于是引出有顺序、抓特点这样写作方法的出现。尊重了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在师生共同搭建了框架后,可以让学生独立或小组选择一个或多个特点。提示要认真观察,并在表述时尝试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再汇报时根据一个组或多个人的经验来共同完成某个特点的描写。再适时规范学生语言。这样一来整个习作学生自己的东西就多些,才符合习作要求。有效性是一堂课的生命线。

三堂课是十一册的《圆的周长》

1、本堂课紧紧围绕数学学科的生命问题展开教学的。从问题的产生、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应用三个方面具体设计。在问题的产生时运用学生喜欢的童话引入从而感知圆的周长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它的价值。问题的解决采用猜想、探究、自学的学习方式通过摸一摸、量一量、做一做等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问题的核心。在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认知冲突后运用已有经验通过围、滚、量这种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感受到它的局限性后从而引出要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种欲望。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2、教师所提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需要学生冷静思考后才能回答。提高了问题的有效性,同时培养学生有序有向思考的习惯。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不停留在表面上师生交往的语言及评价上的尊重,而是对学生的认知不同体验充分尊重,当学生有偏差时进行引导并不是强行把学生带入老师的包围圈。

4、整堂课是做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让学生的手、口、脑并用。

5、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遗憾的是:

1、教学时间把握不够。可以从环节设计上节省出来。减少废话,学生的话教师不要有句必重复。只有在强调、追问、提醒时可以重复,这样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在自学课本那一段,由七八个学生来完成,教师可以把学生从文本中获得的所有信息全表述出来,当有遗漏时可以由其它人补充,不要让学生养成答节节问的习惯。

2、在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成了无源之水,这可以在问题引出时,教师让学生总结正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时,就可以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这样才为下面探究做好的铺垫。

3、要注重数学文化知识的渗透。这节内容就有介绍祖冲之的数学文化,教师忽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