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效课堂观测量表作者:崔国辉

(2023-07-19 09:42:44)

优质课堂观察量表

教师:     学科:     学校:     班级:   

  课题:     课时:     课型:     日期:     

 

 

细目

 

标准解读

 

 

 

 

 

 

 

 

 

 

 

 

 

 

 

 

 

 

 

 

自主预习:学案有标注、记录;课本有标记(圈点勾画)、批注。

2

准确地发现问题,自觉地解决问题(至少50);检查、考背到位,

1

分工协作,活而有序:同质互助,异质帮扶;或以与知识层次匹配的中心发言人的独学成果为蓝本,依次探讨,经交锋协商,由组长整合统一意见、理清不同见解、统计共性问题。

4

 

 

 

 

讲解(板演、演示、表演),偶尔考问。(重点、难点、关键、三易)

简明、顺畅、透彻。(过程、术语)

2

聆听(观察、领悟、思辨),适时回应。

比对、验证、笔记。(欣赏、疑惑)

1

检验调适:指正→修正、补充→弥补;质疑→释疑、求助→解答;怀疑→争辩。

紧绕话题、直逼论题、直奔主题、直击要害;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激荡升华

3

相机登场:点燃、点拨、点评(发问,反弹→让学生把经历当成是自己的)。

主动撤离:检索(暴露问题、精彩生成)、弄清(深入程度、进展可能)。

3

2

完善学案(记录再现),统整反思(要点、特征、构架,思想、方法、规律)、

盘点收获(新发现、新体验、新感悟)→归:深化、提升、拓展、延伸。

3

强化

操练养习(穿插,精选)、应用迁移,达标测评、现状诊断。

1

 

 

 

 

 

 

 

 

 

 

 

广

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

3

多感官、多方式、多时空(支配时间、选择机会)。

3

提出问题(发现、表达):有指向、有价值、有意义。(真实、明确、可解)

3

解决问题(分析、探究):有根据、有逻辑、有创意。(规范、得法、彻底)

3

神情专注,各尽所能,踊跃尝试,兴致盎然,展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3

执着果敢,乐于分享,习惯良好,张弛有度,折射出优秀的个性品质

3

速度

反应迅速,行动快捷,应对自如,在“限时”内完成任务。

3

自主性:自立(有信仰、有志向、有主见)、自为(辩证思考、深入探寻、 自律(遵守活动规则,控制情绪状态、克服不良心理、调节思维定势)。

2

高度

目的性:直趣(内容或问题、活动或奖惩),间趣(成果或意义)。

2

 

多元:师生、生生、自身,及与媒体之间,多向的、立体的深层对话。

2

多维:既有知识技能上的,也有过程方法上、情感态度上的沟通交流。

2

温度

关系:彼此尊重,互助互励,情感交融,配合默契,民主平等,和而不同。

2

气氛: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碰撞思想,凝聚智慧,心灵共鸣。

2

 

 

 

呈现

时机与方式,合理且有效。

1

落实

反映在教学内容上,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3

达成

体现在教学成果上:实现既定目标,并有意外收获。(注意层次差异)

3

 

效率

低投入(时空、精力、资源、策略),高产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2

效果

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命价值,主题“相遇、契合、生长”。(再构或拔高)

2

学生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愉悦,获得了身心满足;出现课已完、意未尽的感人场面;带来新问题,引向新天地的探究轨道。

2

 

 

 

 

 

 

 

 

 

 

从学生准备状态出发,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着力,有效推进教学发展进程。

2

程序科学合理,衔接自然(起承转合、穿针引线),节奏耦合(时间、进度、语言、视听、教态等),和谐共振,浑然一体。

2

珍视并利用教学资源(特别是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教学过程中的即时生成,及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发掘魅力)

3

注意

把学生放在注意中心,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感受到关注。(结合巡视、个别指导)

3

 

善于捕捉反馈信息(新生资源),清楚其指向性,适时适度地作出精当的应答(介入、调控);妥善处理偶发事件,化意外为契机,使教学处于一种新的流畅状态。(共舞能力)

3

依据学生的种种差异,不断主动地把学生区分为若干或大或小的变化的群体,并针对其即时需要,分层分类施教。

3

创设宽松(健康、安全、自由)的学习情境。

2

生命关怀:尊重信任,依靠帮助,悦纳善待。

2

 

专业

素质

指语言、技艺、教态(仪容、举止、神情、目光)、教法等功底。

解决“悖论”难题:放/收、动/静、活/实,/愉快、个人/团体。

2

人文

修养

精神抖擞,充满激情。

人格魅力(热爱、责任、追求,内省)。

2

 

 

总体

印象

以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为本。增知提智、扩能怡情,促发展、共成长

2

教学合一: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团队愿景:规则、标准、程序)

教为不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平等中的首席)

3

外在:目标为主攻、问题为主轴、体验为主线、展示为特征,

内在:思维为核心、方法为关键、情意为动力、创新为主旨。

3

风格

亮点

 创新尝试,灵感火花,此时此景爆出精彩。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