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考评办法
(2023-07-18 08:32:34)
为进一步明确教研员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以便提早谋划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工作水平,保障按时按规、保质保量完成,充分发挥教研员在教学与研修中的“研究、引领、管理、服务”的职能作用,特制定此办法。
一、自身建设
(一)作风修养(30分)
1、参加集体活动。
计分公式:(实出席次数÷应出席次数)×10。(公出或休假除外)
集中学习,计分公式:2-(笔记欠缺,0.5分/次)。
2、坚守工作时间。
出全勤:计2分/月。
事假:零星假,减0.1分/次;整日假,计分公式:(实出席天数÷应出席天数)×10分。脱岗,减3分/次;旷工,减5分/天。
3、恪守劳动纪律。计分公式:3-(做与工作无关的事,1分/次)。
4、提交材料齐全。计分公式:3-(迟交或不全,1分/次)。
5、积极建言献策。书面的被采纳,计1-3分/条。
6、完成临时任务。(主动承担或上级交办)比照研修活动工作量计分。
7、兼职工作圆满完成。计5分。
(二)专业素养(50分)
1、基本功底过硬。独立电脑办公,计5分;公文写作规范,计1分/篇。有效沟通协作,计分公式:10-(妨碍工作开展,3分/次)。
2、继续教育合格,计3分。
3、发表研修成果。(千字以上)
在博客上,最少1篇/学期,计2分/篇;其中,课标解读、教材解析、案例评析、专业阅读,计3分/篇。在教育报刊上,区级计6分/篇,市级计8分/篇,省级以上计15分/篇。编写著作(专著或参编),主编计20分,副主编计15分,编委计10分,编者计8分。
4、登台公开讲学。校内计3分/次,区外计10分/次。要求:有会议材料、有日程安排。
5、在会议上介绍经验。校内计5分/次,市级计10分/次。要求:有会议材料、有日程安排。
6、在评比竞赛中获奖。市级,分别计10、5、3分;逐级加倍计分。
7、外出学习考察。计1分/次。要求:有纪要或报告、有资料。
(三)民主测评(15分)
根据“做人与做事”现存状况,确定评议维度;指标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等,无记名投票;合算出每人所受评价的总分,计算公式为:(4×A﹢3×B﹢2×C﹢1×D﹢0×E),其中字母ABCDE为五等的选择次数,再按比例系数(全体职工60﹪、考评小组40﹪)折算。依据名次定等,分别赋15、10、5分。
二、履职表现
(一)计划总结(8分)
1、期初计划:年度计划(二月);学期计划(八月)。计2分/个。
2、期末总结:年度总结(一月);学期总结(七月)。计2分/个。
3、专项工作计划,专项工作总结。计2分/个。
要求:计划依据学校计划和考评方案,总结与计划相呼应。
(二)组织管理(10分)
1、掌握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年度变化及队伍的结构和群类。计3分。
2、下发有关教学与研修的规范性文件及评价标准。计5分/个。
3、检查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及视导教改研修进展情况。计3分。
4、规范组织教师参加上级各项研训活动。计1.5分/次。
要求:前三项有依据性材料,第四项有签到、有纪要、有资料(指文本与影像,以下同)。
(三)专业引领(32分)
1、深入基层:最少25天/学期。计5分。
2、听评导课:最少40节/学期。计10分。要求:有记录,有简评,有影像。
3、辅导讲座:最少1次/学期。计3分/次,制作PPT课件,加计1分。要求:有通知、有方案、有签到、有讲义、有小结(也是报道,以下同)、有影像。其中,统一培训撰稿者,加计3分。
4、发掘培植典型及树立推介典型。计6分/人。要求:有“蹲点跟踪指导”的准备性、过程性、结果性资料。
5、下发有关教学与研修的指导性或示范性文本。计5分/个。
6、参与指导校本研修或召开有关经验交流会:最少1次/学期。计3分/次。要求:有记录、有资料、(有通知、有签到、有小结)。
(四)教育研究(40分)
1、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每年1篇,计5分/篇。要求:情况清,问题明,改进措施得当。
2、常规教研。
现场观摩会:每年1次,计10分/次。要求:有通知、有方案、有签到、有资料、有小结。
教学研讨会:计3分/次。要求:同上。
3、网络教研。计3分/次。要求:有通知、有专题、有评论、记录或跟帖等。
规定:区域教研活动(常规和网络)最少3次/学期。
4、课题研究。(每年最少一项市级以上规划课题)
规划课题:主持人或参与我校申请立项者。按市级、省级,分别计10、15分/项;其它分别计1、2、3分。要求:相关资料齐全。
微型课题:主持人,区级计5分,市级计10分。要求:同上。
(五)服务创新(15分)
1、举办评选比武活动。学期最多1次。计3分/次。要求:有资料,获奖作品能纳入资源库。
2、创建复合研训模式。计5分/个。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可操作性;经验收合格。
3、开发教学研修资源。建立双向细目表、微型课程库、学案导航库、典型案例库、思维导图库、中考试卷库、优质课件库、高效课堂库、精品素材库、共性错题库等。计3分/个,后二项比对其他计分。要求:符合现代教学理念,质量优、价值高;经验收合格。
4、做好菜单式或订单式服务。
四、工作绩效
1、优质课:市级,5节以下,计8分;6节以上,计10分;比定额少1节,减1分。省级10分/节。
2、示范课:区内,市级计5分/节;区外,按市级、省级分别计10、20、30分/节。
3、擂台赛:个人获奖。一等奖,按市级、省级分别计10、20分/人;其他奖项减半计分;获集体奖。一等奖,按市级、省级分别计10、20分/次;其他奖项减半计分。
4、班队会:计分同优质课。
5、教学单项:市级以上计1分/5个。(论文除外)
要求:获奖作品均能纳入资源库。
说明:
1、履职表现部分,除了后面有号项,均为必须完成的工作;还有,一(二)3的黑体字部分。不达底线不计分。
2、加分项可累加,减分项可累减。
3、根据需要,通过评定等第赋分,区分质量差别:划分三等,分别计3、2、1或5、3、1分。
4、起止时间:上半年,1月1日-6月30日;下半年,7月1日-12月31日。
5、结果处理:
作风修养与民主测评的总分,作为评选“师德标兵”的依据;
专业素养与履职表现的总分,作为评选“业务能手”的依据;
学期综合考评结果,作为评选“校级先进个人”的依据;
学年考评结果(学年内两个学期考评结果之和)为评选“区级先进个人”的依据;
年度考评结果(年度内两个学期考评结果之和)为确定“年终考核优秀”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