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畅想

《新区畅想》
一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像一位沉睡的佳人,千百年来守望着祖国的西部,如今掀起神秘的面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曾几何时,这里是世界的中心,丝绸之路上大大小小的城堡,川流不息的驼队,各种肤色和装扮的商旅,留下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镜头一:大漠、日出、驼铃,由远而近。一群外国人,喜出望外,他们看到了绿洲、森林,这时候画面中出现了翩翩起舞的飞天,敦煌莫高窟全景如海市般飘渺,领头的两位中年男子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一位美丽的少女掀起粉色的面纱,手搭在额前向远方眺望。戈壁滩上出现了一座城,巍峨的城楼上,一块巨幅金匾,上书六个大字:天下第一雄关。近啦、更近啦,城楼上是一位位身披盔甲、手持红缨枪的武士,还有一面面猎猎招展的战旗……
镜头二:驼队的最前面,一位满脸络腮胡子老爷爷,把一位腰佩镶嵌着宝石短剑的小王子抱了下来,而在驼队最后,一位身披纱丽的年轻妈妈,也把一位戴着钻石项链的小公主放到了地上,两个金发碧眼的小孩,风一般相向而来,在驼队最中间相遇,然后手牵手,另外一只手举到嘴边,半握成螺号的样子,用童稚的声音高声呐喊:“China!我-来-啦!我-来-啦!China!”
镜头三:同样的场景,不一样的服饰,似乎很陌生,又非常的熟悉。是的,那是在东方雕塑馆麦积山脚下,也是这样一对兄妹,他们穿着树叶和兽皮,他们就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他们演八卦、分四季、炼石补天,他们接网罟、训六畜、教民稼穑,他们正姓氏、置礼乐、嫁娶改俗,终于让华夏儿女走出蛮荒,走向文明……
镜头四:夕阳、长安、霓裳,车水马龙,皇帝出巡,整齐的仪仗,剽悍的骑兵,欢呼的人群,巍峨的宫殿,绝色佳人翩翩起舞。这时,张骞持节而归,汉武帝左手卫青、右手霍去病,扯着奔出宫门,张骞献上葡萄美酒、夜光宝杯,四人开怀畅饮。谈笑间,又有四人一马从天而降,带着万藏经卷,来到长安城外。早早等候在那里的唐太宗喜极而涕,与玄奘大和尚相拥垂泪,长孙皇后、房玄龄、魏征并文武大臣、三宫六院,无不悄然动容、掩面湿巾……再看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和八部天龙,也都一个个成了泪人。大家好说歹说,终于一起回宫。只见宫中金碧辉煌,而龙椅上坐的是蒙古族可汗忽必烈,马可·波罗一家正跪着听封……
镜头五:飞雪、铁衣、战马,钟鼓齐鸣,腰悬宝剑,背负雕弓,手持长缨,同仇敌忾,冲锋陷阵,血流成河、浮尸遍野。不远处,碧绿的草原、清澈的溪流、洁白的羊群、茂密的森林,熊熊大火漫过群山,化为灰烬……战俘、镣铐、冰天雪地、漫漫长路……
镜头六:一座小山村,破旧的瓦房,满面皱纹的父亲,蹲在炕角,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隐隐约约传来几声狗吠;白发亲娘,孤灯夜缝,身上穿着破旧的衣衫。天色渐亮,凝妆的少妇,独上翠楼,望断南飞雁,睹物思人,悔教夫婿觅封侯……画面一转,一群顽皮的孩童,跟在远归的游子背后,齐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
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如一位行吟的诗人,在路漫漫中上下求索,在饥寒交迫中默默承受,没有水,没有宝藏,也罕有人烟。
当诗人的目光停驻在这片土地,人们看到的是清傲、冲动、脆弱、坚定。然而诗人的笔锋,也不能跳跃历史的变迁,只言片语中留下了太多的沧海桑田……
镜头一:一望无际的秦王川,一棵枯树,树下两间低矮的茅草屋,一圈破旧的栅栏。一头瘦骨嶙峋的老牛,一只可怜巴巴的小狗,站着,朝着同一个方向张望,如两尊雕塑,那是主人清晨离去时的方向……
镜头二:烈日下的沙田,萎靡不振的瓜蔓,尚未成熟的西瓜,一对农民夫妇在除草,额头上的汗珠,不时地滚落在砂粒上,顷刻风干。地埂边是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一会儿揪下一朵蒲公英,撅起小嘴,随风吹散;一会儿又去抓蝴蝶、追壁虎,弄得满脸满身都是土。忽然,他大叫一声:“我要撒尿!”那边母亲便大声吩咐:“尿到地里!”小男孩于是便找了一个大大的西瓜,在瓜上一边尿,一边咯咯地笑。一时风起云涌,紧接着狂风暴雨,暴雨变成冰雹,如万箭齐发,射向瓜地,顿时玉碎冰催、惨不忍睹……
镜头三:引大入秦建设工地。大卡车、挖掘机、起重机,机声隆隆,工地上彩旗招展,人头攒动。施工中,超大埋深、超大水头、超长隧道通风、极软岩等一系列世界性施工难题,前所未有,数万名中、日、意等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共破难关。时间定格在1994年6月26日午夜11时58分,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最后一排炮声过后,历时18个春秋,地跨甘青两省的四地市县区,由33座隧洞联结86.95公里长的“引大入秦”总干渠全线贯通。这是这样的人间奇迹啊!传来画外音:整个工程由总干渠、干渠和支渠组成,全长884.3公里,相当于京航大运河的49.29%。有隧洞77座,渡槽38座,倒虹吸3座,隧洞总长达110公里,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地下运河”……
镜头四:清澈的河水,流过总干渠、干渠和支渠,一直流到田间地头,美丽乡村。渴盼已久的村民闹起了社火,扭起了秧歌。在锣鼓喧天中,村头的大喇叭传来另外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引大入秦”工程完工后,每年可以从大通河引来4.4亿立方米的清澈河水,灌溉86万亩荒原,秦王川可望成为甘肃继“河西走廊”之后的又一个粮食生产基地,年生产粮食1.44亿公斤,农林牧业年产值超过3.8亿元。接二连三的好消息,从市委传到省委,再有省委传到《甘肃日报》、新华社、世界各地……
镜头五:沸腾了,整个陇原大地沸腾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干部们自带工具、干粮,坐着大轿子车,从省城来到田间地头,平田整地、开挖沟渠、植树造林,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大家都说,大老远的来这里劳动,不甩开膀子干,就等于白来。有人手上磨出了血泡,有人脚上磨出老茧,有人还不会使用铁锹,就去背土,结果土从衣领里钻了进去……老乡们有的端着铁锅、脸盆,里面盛满了热气腾腾的煮洋芋,有的提着保温瓶,里面是泡好了的春尖茶。他们忘记了羞涩,和城里来的干部们围在一起聊天,共同探讨增产、增收和未来发展问题。一双双长满老茧、粗糙黝黑的手,与一双双舞文弄墨、白皙柔软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镜头六:土地解冻,万物复苏,秦王川三镇的万余户移民开始忙碌起来。一样拥有贫穷的过去,但由于来自不同的县份,情况依然千差万别。条件稍好的移民雇了当地人的牲口在犁地。而不远处,与牲口并行的又是条件更好一些人家的“铁牛”在突突作响……可见,当时的情况并不令人乐观,一个700多人的村,200来户人家,就来自甘肃省内十几个县。绝大多数人家从事着单一的粮食种植,手里没一点宽余的钱,地里没有一个蔬菜大棚,村子上没有几声羊叫,镇子上没有几个来来往往的生意人。画外音:十年后,这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不仅解决了30万人的温饱问题,还可安置甘肃中部干旱贫困地区移民8万人。今天,引大入秦工程已与景电、西岔电灌工程连成一片,并在黄河上游地区形成了一个稳产高产的粮食基地。
三
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是一位智的哲人,时刻仰望着浩瀚的星空,关注着腾飞的巨龙。
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兰州擂响了隆隆的太平鼓声,新区化蛹成蝶,踏上崭新的征程。
镜头一:百年铁桥庆典。2009年8月26日,兰州市为“天下黄河第一桥——黄河铁桥”举行百年庆典。100年前,比利时参赞林阿德参与了黄河铁桥的修建,谱写了中比友谊的佳话;100年后,他的8名后裔分别从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7个国家赶来,参加百年铁桥的庆典活动,并从省市领导手中领取了“荣誉证书”,成为兰州市的荣誉市民。画面一转,时光倒回到1906年9月11日,穿着朝服的陕甘总督的升允,正与德商泰来洋行的代表签订修建黄河铁桥的合同。紧接着,全部建桥材料于1907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然后画面上出现了工程师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以及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等施工人员,背后的白塔山清晰可见。画外音:黄河铁桥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镜头二:中川机场改扩建。兰州中川机场位于兰州1小时都市经济圈,地处兰州、白银、西宁区域经济和高速通道大三角中心位置,在西北五省区具有“坐中四连”的区位优势,距兰州市60公里、白银市80公里、西宁市195公里,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可谓占尽地利。2010年12月27日,鼓乐齐鸣,雄狮欢舞,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暨兰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在这里举行。机场总投资15.23亿元,工期3年,可满足A320等机型起降。这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改扩建的第一座西部地区机场,为国内干线机场、西北的枢纽机场、欧亚航路国际航班级国际备降机场。兰州至中川机场城际铁路总投资130.53亿元,工期为36个月,这也意味着3年后兰州市民坐上火车只要20分钟就能到达中川机场。
镜头三:花落秦王川。一次图片展,几张图片,分别是十九世纪初一些外国人的作品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兰州市民的佳作。今夕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不仅铁桥与黄河周边变化巨大,就连雁滩、七里河、安宁、西固也是天翻地覆、日新月异,城市在一天天长高,也在一天天变大,一个接一个的办公大楼,一片连一片的居住小区,城市漫过了乡村,种树变成了种房子,低矮的平方不见了,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林荫小道不见了,一条条柏油路四通八达。画面一转,美丽的新农村,一望无际的田野,大型的农业机械,农民脸上丰收的喜悦。这里就是著名的秦王川。这一天,省市各大媒体都在发布这样一条消息:站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节点上,兰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兰州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跳出老城建设新区、跨越发展再造兰州”,力争5至10年努力,在城区面积拓展和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兰州。
镜头四:国际马拉松兰州。写几位运动员和群众,整体场面渲染一下。最后前三名。“激情马拉松,活力新兰州”。2011年7月3日,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在兰州市鸣枪起跑。来自国内及16个国家和地区的18750名参赛选手及马拉松爱好者,在美丽的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进行了一场体力与意志的精彩较量。风情线著名景点,白塔山、龙源、湿地公园、音乐喷泉等。
镜头五:国家级新区获批。8月20日,国务院以国函【2012】104号文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批复我省《关于设立兰州新区的请示》,同意设立兰州新区,原则同意《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1]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花落兰州新区。兰州新区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将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对带动西部开发开放、拉动西部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按照兰州新区总体规划要求,远期目标GDP将达到2700亿元左右。
镜头六:2012年10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喜迎十八大·陇原在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还透露,兰州新区发展总体规划正在按照国家级的新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其中将考虑把当下兰州新区行政区划范围面积806平方公里调整为1700多平方公里。兰州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进一步明确了跨越发展的目标定位,兰州市将按照国务院批复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产业培育与承接转移相结合,推进主导产业快速集聚发展,力争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等产业的引进、培育和发展上取得突破,尽快把兰州新区打造成千亿元级产业园区。
一条河,一碗面,一本书。
还有一道川。
绿色新区!
人文新区!
诗意新区!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