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239
  • 关注人气:4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的最佳时段

(2023-06-26 19:29:55)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大脑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先进入大脑的知识会对大脑产生干扰,使大脑容易遗忘后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新学的知识会把过去学的知识挤走。这是大脑天生的毛病,那么怎样才能减少遗忘带来的损失,怎样才能抓住学习的最佳时段呢?

先认识大脑在不同时段的活动规律:

6点至8点: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这个时段人的头脑最清醒,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对功课进行全面复习。

8点至9点: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题目。

9点至11点: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适宜对马上要考试的东西进行“突击”。

13点至14点:饭后人容易疲劳,此时要休息调整一下,最好是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时间切莫过长,一般30分钟至1个小时为宜。

15点至16点:思考能力最敏捷,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比如单词和公式。

17点至18点: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的作业的好时间,适宜做复杂的作业。

晚上20时记忆力最强。

根据这些规律,早晨刚起床,人的想象力较丰富,就抓紧时间捕捉一些灵感,做些构思工作,兼读语文和背诵英语单词,由于早晨空气新鲜,要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上午做一些严谨的工作,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下午除听课外,要快速准备做好当天的笔头作业;晚上加强记忆和理解,预习第二天功课。中午、傍晚的空隙时间就安排一些不费力的事务性工作,如看看报纸,搜集写作素材,散步和休息。

根据这一规律,我安排上午预备前20分钟为早读时间,带学生诵读经典;“ 6点至8点: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这个时段人的头脑最清醒,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对功课进行全面复习。”据此规律,上午上课前安排20分钟早读时间,先组织学生对以前所背诵的内容作以全盘复习背诵,然后值日生再领学生诵读新内容。

中午,学生都很少休息,而且到校很早,据此现状,我提前到校,为他们安排十分钟时间欣赏轻音乐,之后安排值日生读书给学生听,这一活动从本周一开始,《草房子》已经读了几十页了,而且学生兴致很高,不过还有个别学生不重视,时间保证不了,没关系,慢慢来,教师应该学会等待,等待慢节奏的孩子,相信总会等齐的,期待着这些孩子会加快脚步!真想让他们同读一本书,可是农村没条件,《草房子》这本书全班31名学生就买到了3本,不是学生不愿意买,而是他们买不到,农村书店就进那几本书,家长也不会从网上买,因此很难达到人手一本,就这样慢慢来吧,等他们听得有兴趣了,自己就想办法了。我一直对孩子们心存期待。

“晚上20时记忆力最强。”据此规律,我把预习课文放在晚上进行,重点记生字词。我以前从不赞成让学生进行自主课外预习,我感觉这种预习是无效的,学生手头资料多,把资料上的东西搬到书本上就是他们的预习成果,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什么都会,真会了吗?我以为不尽然。不过,我认为让他们先自主记住生字还是可行的。在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学生耗时少,记得快,慢慢会对此项课外作业感兴趣,会很少有人不完成作业了。第二天上课时检测复习又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强度,也有助于压缩课时,节省课堂时间,给学生更多读的机会,更有利于我们完成课堂教学,毕竟少了一道工序。

此规律是否可行,我正在试行中,慢慢摸索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