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谈人文观念
(2023-06-15 16:28:54)(《观念与文化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系列文章之八)
谈人文就要谈到个人利益。可能有人会大跌眼镜:你怎么能这样坦然地谈个人利益?!的确,这是中国人最忌讳谈的问题。但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抽掉一切个人利益的“人本位”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尊重人到底尊重的是什么?
科学思想对人类社会的伟大意义在于,它并未停留在科学领域或者少数科学家的范围,而是以一种文化的形式注入整个社会,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组成了人类的现代文化。科学思想从理性的角度创立了人文观念,而文学和艺术从情感方面,则把人文观念渗透到人们的灵魂之中。
人文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以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张扬人的价值,人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所以称之为“人文”。人文,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人文的核心概念是: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科学是揭示社会真相和原理的,那么,人类社会最根本的真相和原理是什么?最根本的真相和原理就是:人人都有个人利益。17世纪,英国人约翰.洛克发现了关于人类社会的“三大定律”:(1)人是社会的中心;(2)尊重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应该把治理社会的全部中心放在尊重个人利益上;(3)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是保护人们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后来,亚当.斯密又提出了关于个人利益的“三大原理”:(1)个人利益是指“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即平等原理),而不是“某个人”的个人利益,也不是抽掉个人利益的集体利益;(2)个人利益随时要受到他人个人利益的制约(即制约原理),只有满足他人的个人利益,才能获得自己的个人利益,越能满足他人的个人利益,越能获得自己的个人利益;(3)个人利益是多层次的(即多层次原理),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当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又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获得安全、友爱、尊重、归属感、高成就感以及自我实现。
由以上“三大定律”和“三大原理”导致了“四大制约”:(1)利益制约。就是你有个人利益,别人也有个人利益,只有尊重别人的个人利益才有自己的个人利益。你损害了别人的个人利益实际上也就损害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这是亚当斯密市场机制的核心。他说,社会上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使得他必须去满足社会的需求。那只看不见的手其实就是他人的个人利益,真正聪明的人懂得我的个人利益是受到他人个人利益制约的,这就是聪明人。懂得只有尊重他人的个人利益才有我的个人利益。(2)道德制约。我们一直以来误解了西方文化,好像西方文化强调的个人利益是某个人的个人利益,以为西方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是这样的,西方文化是强调尊重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或者称“他人意识”。(3)法律制约。以上三大制约都是他律。(4)宗教制约。这条制约是自律。
这 “三大定律”、“三大原理”,以及由此延伸出的“四大制约”就是人文观念的基本内容。这是一个基本认识,但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始终没有解决好,因为中国人忌讳谈个人利益。那么,怎样区别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和自私自利的非正当性呢?
(1)以损害他人的个人利益而获得自己的个人利益,这叫自私。这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严重的还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损人利己才叫自私。如果你在深山老林里面,不要说随地吐痰了,就是随地大小便也没什么关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但是在教室里面或者在天安门广场你随地吐痰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就不行。这个问题不要争论,世界上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制定规则。现代法制观念是,规则是保护个人利益的,尊重规则就是尊重别人的个人利益。规则意识就是他人意识,尊重规则,就是尊重别人的个人利益。比如你闯了红灯,结果人家绿灯过了被你撞了,这就是没有规则意识。(2)以不损害他人的个人利益来获得自己个人利益,这叫正当,无可指责。(3)以满足他人的个人利益来获得自己的个人利益,这叫高尚,应该得到鼓励。市场经济之所以是个好的经济制度,现在全人类都在向这个趋势发展,就因为它是导致人类走向高尚的经济制度。过去我们说为富不仁,这样的人是有,但不是人类的普遍规律,恰恰相反,因为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是: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物美价廉才有你的市场。越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越能赚大钱。你越想赚钱你就越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我们知道,现代管理企业的文化是服务文化,而中国目前还停留在谋略文化上。用《孙子兵法》和《三国》来管理企业,必定将把企业管理引向歧途。服务文化强调,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满足工人的需要,上下左右都是双赢的。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我们跟外商谈判比较容易,他首先考虑到你需要什么,首先满足对方的利益,然后获得自己的更大利益。所以谈判比较容易。不要以为这是傻,其实这是高明。他懂得,首先要把别人做成做大,自己才能同时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跟亚洲人谈判,比如跟日本人谈判,就是第二个境界了,首先想到自己要得到利益,然后给对方留那么一点点也还凑合。但中国人与中国人谈判就比较麻烦了,首先自己得到利益,然后再让对方克服一点个人利益,然后再再克服个人利益,我们是别人还没有做成做大,就烙出一个饼,谁都不让谁,最后干脆各做各的,自己做自己的小饼,所以中国人联合不起来。中国人总是讲集体主义,结果反而联合不起来,为什么?因为,人家强调个人利益,孩子从小就有“他人意识”,懂得自己有个人利益,别人也有个人利益。懂得别人也有个人利益,就懂得尊重别人的个人利益来获得自己的个人利益,所以能够联合。而我们回避个人利益,甚至要克服个人利益,孩子长大了也要别人克服个人利益,就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个人利益。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个人利益是联合不起来的根本原因。中国人占了便宜就感到很舒服,不去考虑别人的个人利益,不讲信誉,这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习惯了,不懂得,一定要让别人赚钱,自己才能得到好处的道理。我们常常提到有这样三种现象,欧美人喜欢打桥牌,桥牌是互相要配合,自己出牌的时候要照顾到对方,要赢大家一起赢,要输大家一起输。这叫双赢原理。日本人喜欢下围棋,围棋多多少少还有点全局观念,给对方留那么一点利益。中国人比较喜欢打麻将,这个麻将文化是什么呢?看住下方,防住上方,盯住对方,巴不得自己全摸全胡,自己把便宜都占尽。所以我们要解决一个文化问题,要检讨我们的文化,要转变观念,强调个人利益是指的每个人的个人利益,懂得尊重别人的个人利益才能获得自己的个人利益,这才是真正的道理。(4)个人利益从低层次上升到高层次的需求,并且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反馈给社会,这就叫伟大。自私、正当、高尚、伟大,实际上都是对待个人利益的态度问题,核心就是心中要有他人,懂得自己的个人利益与别人的个人利益是平等的。到了比尔.盖茨这个层次,物质利益就不是主要的了,他要获得爱、获得尊重。权力和金钱最多只能迫使别人屈服于你,真正要得到别人的爱,发自内心的尊重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你爱别人尊重别人,这就是人的层次。要得到爱、得到尊重,上升到这个层次了,你反而高尚了。所以高不高尚,不是看要不要个人利益,而是看他怎么看待个人利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