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239
  • 关注人气:4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迅速提升的方法作者:爱飞翔的胖子

(2023-05-30 12:03:16)

                          作文迅速提升的方法

                                王玉强

一、升格作文法

升格式作文,是一次补偿式作文,是一次再思维作文,更是一次尝试成功的心理慰藉的作文。

其实,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每次作文按满分60分计,作文成绩在50分以下者,要重写一遍,至少要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这一遍是在老师讲评之后,对本次作文的审题、立意、材料的使用、语言的运用,重新认识把握之后,才下笔的。

这样,每次都在原来的等级基础上升一格,提高一个档次,作文水平自然越来越高。升格作文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反思与矫正,那就是从感性到理性。

二、定海神针法

一位语文教研员的孩子,考取了北京大学。高考作文获得了满分,为何?父母也没有过多指教。问之,则曰:“喜欢读余杰的书。”那上面有很多观点,很多事例,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的言论。高中三年买了不少余杰的专著,孩子很感兴趣,于是平时作文都很有深度,知识十分广博。这真是作文之捷径,专门研究一个人,犹如大学里的研究生了。

有一位高三学生,每次作文必写海子,且能得高分,海子是一位青年诗人,卧轨于山海关自杀的,其诗集《海子的诗》闻名天下。这位学生对海子的研究极深,几乎把有关海子的诗,研究海子的文章都搜罗来一读,并且做了大量的笔记。高考作文时,他也写了海子,题目是《十个海子的复活》,获得了满分,当时北京的作文题目是《转折》。海子,在这位考生的笔下复活了。

海,无穷大,深奥。而有一根定海神针则超然绝伦。写作文的“定海神针”是做研究者。这两位学生是在自我“选修”,这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三、钟情一人法

有位学生,是体育生,这学生专门看写庄子的有关文章。学生十分投入,有些好的语段能背诵。高考作文考了58分。

“术业有专攻”。你对一个人物的事迹,有了深入地了解,其思想,其境界,其人格,其影响,都烂熟于心,这本是研究生的工作,而你早一步去做了。其境界自然开阔,其思维自然弘远。站得高,自然看的远。而一些作文话题,则是生活哲学的反映,比较概括。如“位置与价值”“铭记与忘记”“一枝一叶一世界”“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等。而你准备的庄子的材料,内容丰厚,思想弘远,只要扣题,自然可以。只不过,“专攻”也不要仅盯在一个人身上,可以扩大一些,这样才不会走入“死胡同”。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以一当十法

仔细地准备几十则材料,学会变换角度,从不同侧面使用之。

下面举个小例子,是有关华盛顿的。

1796年9月19日华盛顿借《美国广告日报》发表卸职演讲,自我解剖说:“即使值政府运行最佳时期,判断失误之处也在所能免。最后,我就意识到自己才疏学浅,经验匮乏,从而促使我怀疑自己能否胜任,也许在他人看来更是如此。

华盛顿主动卸任,让位给亚当斯。为政坛民主更迭树立了良好的先例,从此连任止于两届,便成了美国总统不成文的规定。第四任总统杰斐逊决定放弃第三次问鼎的机会,罗斯福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破例在总统任上待了四届。

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1797年3月5日,65岁的华盛顿圆满完成了权力移交,一身轻松地返回他的弗农山庄。她的孙女曾记录道:“祖父再次成为农民,华盛顿而无比高兴。”

然而这种无比高兴的日子还没能过上多久,华盛顿就又被召唤到前线。这一次是法国和美国起了严重冲突。亚当斯致函华盛顿:“你的威名胜地过千军万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种丹心报国的情感油然而生。于是华盛顿老爷子束装起程,前往费城接受军务。        (选摘周瑞金《弗农凝思》)

这则材料很简单,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可以用到近四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近三十个高考作文中,只是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而已。

2004年可适用这则材料的话题作文是: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平凡与自豪、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家庭教育、包容、人文素养与发展、忙、语言与沟通、镜子

2005年可适用这则材料的作文是: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位置与价值、铭记与忘记、纪念、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跑的体验、凤头猪肚豹尾、今年花胜去年红、双赢的智慧、一枝一叶一世界、圆与多角星、脸、留给明天。

2006、2007年可适用的作文是:

读、肩膀、人与路、生有所息生无所息、雕琢心中的天使、愿景、我想握住你的手、留一点空白、走与停、问、乌鸦捉羊。我能、跨过这道坎、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行走在消逝中、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等

当然,这则材料只是一个例子。把它看成万能的钥匙也是不行的。只有学会了这种多元的思维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有一个寓言,教师问弟子:“你是要点石成金的金子,还是要点石成金的指头?”弟子答曰:“指头。”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指头,“指头”就在你的手上。苏轼早就告诉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五、多元解读法

一个材料可用于多个高考作文中,是谓“多元解读”。试举几例。《非常道》选取了弘一法师的一件小事:

李叔同做了和尚,学生丰子恺仍跟他有来往。弘一法师曾到丰家,丰子恺请法师就座。法师把藤椅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坐下去。多次如此后,丰问何故。法师答曰:“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中间,也许有小虫伏动,突然坐下去,要把他们压死的,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他们走避。

【解读一】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浙江卷)

一枝一叶见真情,一点一滴见佛心。

李叔同本是音乐美术之奇才,自从出家之后,一心向佛,悟道甚高。一次,来到丰子恺家,落座之前,轻轻摇晃藤椅,让虫走避。

其心善,善比亲人;其意诚,诚如朋友;其事小,小如一枝一叶;其境高,高如他的坐禅宗旨“天心月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弘一法师的精神大世界:天人合一。

【解读一】话题: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湖北卷)

入,是门径;出,是圆满。

干什么事情,往往“入”的容易,而达到“出”的境界很难。而这里要讲的李叔同先生是一个大例外。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后半生却钟情于佛教,于是出家来到虎跑寺,来到佛教圣地。他入了佛门,一心向佛,佛书,佛经,佛理,佛道,出神入化。有一次,他来到学生丰子恺家,落座前轻轻摇晃藤椅,他说:“这,好让小虫走避。”这一言一行,正展现了他的佛心禅意,

可见他已真正达到了“入乎其内”,知理;又“出乎其外”,实践了。他写了不少佛经著述,还云游各处作佛教的演讲,他的外圆内秀的饱含禅意的书法,都真正阐释了“出乎其外”的含义。

入乎佛教之初,还呼李叔同;出乎其外,大名弘一法师。

【解读一】话题:留给明天(天津卷)

弘一法师留给明天的是什么?

是真。一份真情的告白,悠扬而古典的《送别》之曲回荡在我们的耳边:“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是美。他的绘画天赋奇绝,学生丰子恺得益于他的指导而出神入化;他还登台演出古装戏剧,把美送给观众;他的书法在当时堪称绝伦,鲁迅先生曾托人专门相求。

是善。他的佛心禅骨,非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理解。他曾到他的学生丰子恺家,落座时轻轻摇晃藤椅,让藤椅中间的小虫走避。这真是修禅修到了“善”的最高之境:与自然之物合一,物我合一。

弘一法师留给明天的是真,是美,是善,是天心月圆。

这则材料仅仅可用于这三个作文题吗?不然,天心月圆,无穷大矣。

六、细节深挖法

这是一个高中学生《给姥姥的一封信》中的片段:

“听妈妈说,我小的时候,奶奶从来没有看过我,因为我是个女孩,而姥姥您日夜照顾我,从不打我,也不骂我,对我呵护倍至。慢慢地,我长大了,跟妈妈来到城里。在城里生活,几乎我们一年才能见一次面。每次我回老家时,您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好玩的留给我,自己都不舍得吃,不舍得花钱。看到您那瘦弱的身体,我真的很不忍心。但我每次都是装得很开心,不能让您不高兴,我只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姥姥,前几天我的胃不好,您就四处买药,生怕我疼。最后在你的爱护下我长大了。”

这段文字初看十分有情,但仔细审视就会发现,各方面都讲到了,而具体感人的细节几乎没有。

其实,本段有许多地方可以丰富完善,使姥姥对自己的呵护更形象更生动。

可以从如下方面丰富之:“日夜照顾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白天如何?夜晚又怎样?“从不打我,也不骂我”的原因是什么?我在做错了什么事情之后,姥姥不打我不骂我,她是如何教育我的?“我们一年才能见一次面”都是在什么时候?天气如何?见面时的场景、心理、对话怎样?“您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都留了什么?“好吃的”是怎样的形状?怎样的颜色?味道如何?好吃的我吃,姥姥在干什么?怎样的情态?“不舍得花钱”又表现在哪里?是好吃的不买,还是吃的简单?家里的家具、用具、穿的衣服怎样?例如一件物品用了多少年?“您那瘦小的身体”是不是可以写得更细致一些?如头发、脸庞、身体的利索程度等。“您四处买药”都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姥姥忙碌的背影心情怎样?你喝了药之后的心态如何?姥姥看你喝了药,她脸上的表情又怎样?

其实,抓住两三处细节,细处描述,细处挖掘,就会从精微处展现姥姥的爱与自己的情。要多角度地利用环境、动作、表情、心理、对话、肖像等描写方式,从细处着眼,细处落笔。细微之处见真情,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空间。

七、以情动人法

小品演员李文启,给中央电视台访谈栏目题词:生活是金。他概括说:小品的情愫来自生活的提纯。

实际上,艺术是如此,作文也是如此,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都在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提炼生活,升华生活。

江苏一位考生写了一篇记叙文,获得了满分,写得十分感人。题目是《下辈子还做你的女儿》,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我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妈妈。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的情形。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屋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这一生活的细节,看后会永远不忘。贫穷的母亲,平凡的母亲,担负着一个家庭,其背后的辛酸通过吃西瓜皮的这一特写展现了出来。亲身经历,亲眼目睹,感人至深。

几年前有一篇学生习作,也是写母亲的。作文题目是《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写了自己开始不理解后妈,总是以鄙视相对。有一次,为了筹学费,感动了“我”:

“干啥了?”“出去给娃借钱了!”“哪儿借?”“东庄她姥娘家!”“瞎说!上月她姥娘刚从医院出来,哪来的钱?”“别嚷,看把娃吵醒了咋办?”她打开帘往里屋瞧,我赶紧闭上眼。“钱打哪儿来?”“我,我,我刚到镇医院去卖了血。”“啥?你疯了,你贫血又血糖低,你不要命了?”“别嚷,快睡下,睡下。”外间没动静了,可,我知道,今夜,我不会睡去了。天上的星星,你为什么不说话?

——生活是金,这金要从沙中淘出。

以情动人,就是树丫上鸟窝里看到鸟妈妈衔食而来个个小鸟张开的稚嫩的嘴,就是老榆树下手拄拐杖的老妈妈目送儿女远去的孤单,就是远在大洋彼岸向家乡打电话迟迟等待的那一刹那间的激动,就是妈妈的一句唠叨,爸爸的一记巴掌……..

于是,我想起了诗人苗得雨的一首短诗:

世上

好像——

只有沙最不值钱。

然而,

最宝贵的东西——金,

就在它的里面。

八、倒叙剥笋法

【例】一位智者。

一位能用他那白须白眉捋起岁月的人。

秋风瑟瑟中,守着一个行李箱的承诺。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

当行李箱的主人得知老者的身份后,不仅惶恐,而老人却笑了,慈爱地拍拍那年轻人的肩头。

老人就是季羡林。

诚信,沉甸甸的财富,如岁月般深深镌刻在这位年逾古稀的白发老人心中,除了感动,我们还能说什么?                                                                               (诚信)

一个小故事用了六个自然段,采用了倒叙剥笋法,最后才把人名说出来;先叙后议,议论直点话题“诚信”;语言十分简洁。

【例】一位名画家。

名在画马,画心中的马,画人们理想的千里马。

他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他融中西绘画与一炉,创造了《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壮士》的大幅画作。

他在《田横五百壮士》中故意画上了自己,又一位观众看出来了,问他为什么,他说:“田横是我的崇拜者,追随者。”

他为画得像,翻山越岭,露宿农家。他对马更有一番柔情,马的一丝一毫,一悲一欢,他都深察于心,精细笔端。

他就是徐悲鸿。

豪放,大气磅礴,犹如马也,狂放不羁,跃然纸上,扫千古之画风,树中西之雄气。婉约,柔情似水,他深悟着马的心,马的情,马的眼泪,马的悲欢,于是,他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寄寓到了马的眼睛上,粗犷中暗含着婉约。豪放之气,婉约之情,凝成了徐悲鸿画风的个性。                  (豪放与婉约)

【例】大圣之人。守住自己的一份追索。杏坛讲静,雪宫施教。泰山登临,齐国闻韶。秋风吹起他那散乱的发丝。碰壁,讽刺,讥笑,孤独,甚至饥饿。但他义无反顾,问津于途,施教无类,七十二贤徒在飘摇中壮大,洋洋一部《论语》,留下了千古绝唱。

守住一份土,守住一片心,就能守住信念。他,就是至圣孔子。

九、四字描述、排比议论法

【例】林徽因,一代才女,钟爱建筑,学贯中西,执著一生。五十年代,她保护北京城墙据理力争。城墙煌煌,钟灵宝辉,文明遗产,应万代保护。她在人代会上陈词,她闯过市长彭真的办公室争辩。

她执著,执著于自己的事业,执著于斯,慰心于斯,终生于斯,不想变通,不知变通。一种责任由林徽因的心底涌起,执著是山,执著是河,她的行动令人永世景仰。                   (执著与变通)

【例】唐人李贺,常背锦囊,外出游历,灵感一生,立即记下,投入囊中。明月油灯下,零散纸条,汇成佳句,成就“诗鬼”传奇。

元陶宗仪,农田小憩,偶得佳句,信手摘叶,投入石瓮,埋下。十年后,瓮中树叶被编纂为长达30卷的《辍耕录》。                                                             (《留给明天》)

十、排比议论法

【例】守者,守卫也;护者,保护也。守护,是一种境界。守护,一般指对静物及思想的恪守。守护,是针对非热闹、非时尚而言的。

庄子守于静,钓胜于鱼,深知鱼乐之趣;孔子守于仁,仁者爱人,施于仁政,克己复礼;屈子守于志,投之汨罗,而不改其志,志洁如橘兰;陶潜守于菊,采菊于东篱,荷锄于南亩,钟爱于松菊;诸葛守于忠,出师一表寄深情,白帝托孤辅幼主;岳飞守于国,精忠报国刺字节,风波亭上忠魂铸;苏武守于节,漠漠秋场节度存,十九风霜寄归思;谭嗣同守于义,慷慨就义,雄姿视天下,肝胆比昆仑;尾生守于信,守诚信于三日,名声与万世;关于守于诚,兄弟系于身,桃园三结义。

守护,是心灵之光,思想之翼;守护,是海之灯塔,天之彩霞。

【例】凡高注定是一颗恒星,所以他一直孤独着?但是为什么老天连“高出不胜寒”的孤独都不给他?为什么连他自己都认为自己是凡粟一粒,没资格被别人尊敬?我不明白!为什么天才扣响扳机之后,鲜血溢满画页之后才能给与称号?我不明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